足協“限薪令”只是下策,放養中超方為上策,讓市場決定球員價值

足協“限薪令”只是下策,放養中超方為上策,讓市場決定球員價值

智道11月21日訊 足協官方發佈了暫緩國內職業球員簽訂工作合同的通知,這是“限薪令”來臨的徵兆。足協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防止金元中超讓本土球員失去上進心,但“限薪令”只是緩解這一症狀的下策,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徹底放養中超並擴軍方為上策,原因如下:

第一:據悉,“限薪令”將會在2020賽季實施,中超本土球員的稅前年薪上限為1000萬元人民幣,而參加2019年亞洲盃和40強賽的國腳可增幅20%。這意味中國男足國腳在“限薪令”之後仍可以拿1200萬元的年薪,國內拿著千萬年薪,過著安逸的生活,還有哪位國腳願意去留洋,以目前國腳的能力在歐洲能拿100萬元年薪就不錯了。國內球員年薪封頂,那麼歸化入籍球員封不封?外援封不封?國足目前5大外援入籍球員(艾克森、阿洛伊西奧、阿蘭、高拉特、費爾南多)均已經與恆大簽下高薪大合同,艾克森的年薪就超過5000萬元,這些球員需不需要封頂?這對今後新入籍的外援也會產生影響。還有中超球隊最大支出還是外援的薪水,比如上港的胡爾克和奧斯卡,恆大的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足協單單限制本土球員的薪水,遠遠不能制止金元中超的繼續蔓延。

第二:限薪只是解決表面的問題,若中超球隊開出高額的贏球獎金又該怎麼算?只有讓市場決定球員的價值,才能真正的限制金元中超,那就是放開外援名額限制,徹底放養中超,並擴軍。如果中超可以放開外援名額限制,本土球員的身價和薪水自然而然一夜回到甲A時代,各中超俱樂部會選擇務實的非洲、南美球員或歐洲球員,會挖掘各大洲的年輕外援,而本土球員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能力不行的請去中甲、中乙。中超僅16支球隊,每賽季降級2支,這遠遠不夠,球員比賽少,薪水多,足協應該擴軍中超,最好學英超西甲20支球隊,密集的比賽更加能鍛鍊球員,多幾支中超球隊可以帶動中國足球氣氛。

足協“限薪令”只是下策,放養中超方為上策,讓市場決定球員價值

“限薪令”只能治標,而放養中超才能治本!或許有人擔心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足壇就是動物世界,溫室裡的綿羊永遠是綿羊,如果將外援這些“狼”放進來,或許這群綿羊群裡也會出現幾支會跑的山羊、羚羊。道理就這麼簡單,用進廢退,本土球員天天與外援激烈競爭,自然而然會出現有血性有能力的球員,而不是目前國足球員不敢拿球、不敢突破的糟糕局面。

足協“限薪令”只是下策,放養中超方為上策,讓市場決定球員價值

放養中超,放開外援名額限制,擴軍中超,每年3支球隊降級,增加一週雙賽的概率,球員踢得比賽多了,自然而然會漲球。只要每一支中超球隊奉獻2名國腳,我們足以組建一支新的“虎狼之師”,而不是如今活在政策保護下的“溫室花朵群”,面對實力稍微強一點的菲律賓和敘利亞就怯場,散失了原本正常的實力。

中超不應該像動物園,用鐵欄來隔離外援猛獸的來襲;中超更應該像原始森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才能練出不怯場的好球員,若你害怕競爭,請離開中超去低級別聯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