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強硬的現實中,掙到錢,才是硬道理;掙到錢,才有活著的底氣和硬氣;掙到錢,才會有人生的幸福和尊嚴,掙到錢,才不會低人一等。

人生所有的問題,有時候都是錢的問題,金錢能解決生活的難題;也能滿足心中的慾望,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難死英雄漢。你有錢嗎?令多少人難堪和無奈。

這是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才華和能力,往往離不開金錢這個硬指標。你再有本事,掙不到錢,誰會相信?當然,掙不到錢的人,未必沒有能力才華,只是人心都是媚俗的,掙到錢,才能活得好過的好,才能享受生活;沒有錢,總是活得憋屈,過得寒磣,也沒有人瞧得起你。

我們都說財大氣粗,有錢的人都牛皮哄哄的,那沒辦法,有錢到底活著會硬氣,沒有錢,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裡,卑微地活著;有的人可以不要臉的吹牛,臉皮比城牆還厚,真正要讓他從兜裡往外掏錢的時候,就會被自己狠狠地打臉,沒有錢,你裝什麼逼?

人活著,都需要一個依靠,在這個時代,金錢無疑是人生最大的依靠: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萬萬不能;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有錢,無疑還是這個時代最經典的金錢語錄。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鑑於現實的原因,因為大多數投資者是在別人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投身股市的。他們往往是靠盲目衝動及樸素的攀比感性買股票的。投資者決策的唯一依據是看或聽報道、電臺等證券媒體分析行情動態,全無自己判斷走勢的主張。操作上並不重視甚至根本不進行個股質地、前景、價量關係變化的分析與研究,而是通過道聽途說捕捉所謂黑馬,稍有風吹草動就追漲殺跌,此類投資者最易失敗。

當投資者很難決定投資行為時,其情緒和動機將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以潛意識的概念,闡明瞭潛在的非理性情緒和動機對行為的影響。在股票投資中最主要的是決策:買什麼,賣什麼,何時買,何時賣,什麼價位。

以上五個問題如都能有正確的決策,一定會成為股市大贏家。但在股票市場中,平時很理智的人,也可以變得令人費解。這是由於當面對困難的選擇時,內心會產生衝突。

“貪就是貧”,賭徒般的孤注一擲,貪得無厭,看不清股市行情的潛在威脅,最終會一貧如洗。貪心的心理衝突,會使投資者無端感到苦惱,不僅會讓人變窮,還讓人內心疲憊不堪。

貪婪會阻礙人對情況的瞭解。貪婪使人充滿對財富的幻想。由於情緒反應過度,會使人整體無法判斷,進而無法產生正確的決策。特別是一大筆意外財富燃起的慾火,使投資者忘記潛在的風險。

具有貪得無厭心理的投資者一味追求最大的收益,而股市行情風雲變幻,其收益程度只可能是相對的,難以確定什麼是最大收益。過大的慾望,其結果常常會落空而痛失獲利良機。比如股價上升,給股民帶來10%的收益時,他希望20%的收益;當達到20%的收益時,他又希望著40%的收益……

結果總是不出手股票。等股價回落,他更不甘心,總想等股價反彈,賺得更多再出手直至收益甚而本錢都折了人的貪得無厭是最可怕的,即使是憑著超人的膽識持股到達了股價的頂部,若不及時賣出,那就意味著股價開始下跌。在充滿著投機利益的股市,人心思漲,人心思利,人心思貪,人心欽慕更大的輝煌,這是相當普遍的心理。具體有四種表現:

第一是當股指或某股上揚時,貪婪的投資者抱有相當高的期望,認為定能漲到多少點、多少元,篤信股評中講的第一目標位、第二目標位、第三目標位,非見到第三目標位不賣,遲遲不肯獲利了結。結果股價往往沒有到達第二或第三目標就見頂而下,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甚至還被套牢。有的人直至反彈後仍記住原來的期望價,以致機會稍縱即逝,留下遺憾。

第二是先前在股指和某股上升一段後,抱著平常心果斷獲利了結。但股市卻還一個勁地在漲,貪婪之心頓起,投資者後悔不已,便選擇另一隻股票加倍追漲,急於贏回來。但該股只漲了幾毛就量增價滯,又不肯及時停損,以致被放量下跌而深度套牢,連同先前的贏利也起賠進,望著盤面只能沮喪。

第三是以高價買進甚至在頂部加碼買進強莊股,以求暴富,誰知莊家突然跳水,再透支補倉,結果越套越深,束手待斃。

第四是遇股市下跌,拋掉了手中獲利盤甚至割肉盤後,不是從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供求面、成交量、主力動向、股指和個股所處的形態和技術指標上認真加以分析,而是一個心眼盼繼續下跌,指望跌到多少點、多少元時才買進,低了還想低,以致明明有較大的差價也遲遲不肯買回來。結果大盤因市場利好傳言而被主力急速拉高,低位補倉的希望落空,卻又沉不住氣,不顧一切地去追漲而再度被套牢,“吃了正反兩記耳光”。

在股市中,貪婪看起來是掌握不好買點(抄底)和賣點(逃頂),尤其是掌握不好賣點所致。其實,深層次的問題仍在於貪婪之心。譬如,拋早了只要是賺了,何必懊悔!又如,追漲後只出現小漲,就地派發獲微利就是了。再如,割肉後又跌了一段,應該慶幸,果斷買進,就算是在高位套牢後沒拋過,這樣就不致於踏空。市場中很多人以為,多頭傾向重的人被套牢是貪婪。其實,這話是隻講對了一半,空頭傾向重的人踏空也同樣是因為貪婪。

股市經常會表現出“提前”與“過頭”的現象,這種“提前”與“過頭”的現象常使手腳不夠敏捷的股票投資者措手不及,常使期望過大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股價走勢處於上升階段時,原來要漲到某一價位的卻常常在未漲於那個價位之前,就提前回頭整理了,於是,期望過大的投資者見行情未達到其預期目標,心裡就更不情願賣出自己的股票。股價趨勢往下走低時,本來在某一價可以止住,卻常常跌過頭,使得原已補回的賣方,見到行情似乎有再繼續跌落的“潛力”,但順勢再推它一把,等到推不動時,忽見行情往上加快回升,手腳較快的人可以買回來一些,手腳不夠快的只好望著勁升的行情不知所措。同理,漲勢的行情也可能存在“過頭”的現象,跌勢的行情也可能有“提前”的現象。對於行情“提前”或“過頭”現象的對應之策,只有“不貪”二字,投資者只要謹守“不貪”的原則,便不致於錯失良機或手忙腳亂。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2、k線基礎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3、均線基礎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4、切線基礎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5、指標分析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6、統計分析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7、選股方法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8、板塊輪動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在牛市中如何選股

在牛市中誘惑太多了,很多股民不知道買什麼好,買了總被套。在這裡給投資者一些建議,不妨關注一下短線選股的“三高”理論:

(1)漲幅要高。起步於超跌反彈,既而發動強勢行情的股票也有,但那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股票發動行情,起步於較好的技術狀態,經歷了由緩漲到加速的過程。大部分投資者希望做到最美的一段行情,所謂“富貴險中求”,行情進入加速度的一段,必然是一般人認為“險境”的地方,也即漲幅已高的時候。漲幅高包括三層互不矛盾的意思:一是絕對漲幅要高,如果股價從底部啟動50%以上,進入主升浪應是順理成章;二是實現階段突破,能夠成功突破前一頂部的股票,理當看好,不能突破或在前一頂部下逡巡,有無功而返的可能;三是創新高,股價創歷史新高,說明價值重新發現,價格重新定位,在成交正常的情況下,理應看高一線。

(2)主力資金介入程度要高。並非莊股就好,關鍵是散戶的地位,決定了不可能對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太深。而主力資金多半研究實力雄厚,其敢於重倉介入的股票,前景看好。散戶無法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但可以通過K線研究主流資金的進駐程度。主力淺嘗輒止的,我們放棄;主力實力弱小的,我們觀賞;主力實力非凡、大舉入駐的,才是我們重倉參與的對象。當然,主力資金介入程度高與控莊股要有區別,如果主力已經將股票做成了新莊股,說明風險已經大於收益,理應迴避為上。

(3)板塊呼應度要高。價值投資理念下,主力資金已經從個股挖掘轉向行業挖掘。有板塊呼應度的股票,說明該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屬當然熱點或潛在熱點,有發展潛力。即便是臨時性熱點,板塊呼應度高的特點也決定了被套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熱點的反覆表現,會多次創造解套獲利的機會。

在熊市中如何選股

在熊市中投資的股民十個有九個是要虧的,能少虧些就算贏了,賺錢更如火中取栗。但我們仍有部分股民在弱市的槍林彈雨中穿梭自如,賺得真金白銀。這不禁讓一些投資者分外眼紅。

熊市中選股的難度要遠遠大於牛市及盤整市道時,因為大盤是在不斷下跌,大部分個股的走勢也是逐級向下,只有極少數個股逆勢上揚。要從眾多個股中挑選熊市中的牛股,有點像大海里撈針,沒有一定功力的非專業投資者最好還是知難而退。雖然在熊市中選股難度很大,但還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1)選擇基本面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業績有望突升的個股。這類個股,無論在牛市還是熊市,都是受追捧的對象。由於基本面發生了重大好轉,必然或早或晚反映到股市上。當然還要注意介入時機,不要等股價已經漲上天了再買進。

(2)選擇具有長期良好發展前景的個股。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公司,是大多數人選股時追求的目標。這類公司經營穩健、發展前景光明,為許多人所看好,在牛市中股價可能高高在上,業績被提前預支。然而在熊市中則可能隨大盤大幅下跌、尤其是在暴跌時,倒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次絕好的買入機會,讓你用很低的價格得到一支優質股票,獲得意外的驚喜。當然選擇這類個股應立足於中長線,不能指望短期內即獲高額利潤。

(3)選擇主力機構介入的個股。股市中的主力機構實力強大,非一般中小投資者可比,但是它們也有進出不靈活的弱點,一旦介入一支個股,就要持有較長時間,尤其在熊市中,除非認輸割肉出局,否則就要利用每次反彈機會,伺機拉昇個股。中小散戶只要介入時機合適,成本價在莊家之下或持平,並且不要貪戀過高的利潤,則獲利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4)選擇在熊市後期超跌的個股。在熊市後期或熊市已經持續較長時間,一些個股總體跌幅已深,綜合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下跌空間已很有限,已經跌無可跌。即使大盤繼續下跌,這批個股也會提前止跌,率先啟穩反彈。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散戶在操作過程中,切記進行嚴格的倉位控制

股市走勢難以預測,投資者基本上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不過不能預測和被動接受是兩回事,被動之中也有可以主動的餘地,倉位控制就是投資者主動應對變幻莫測的股市的法寶之一。

所謂倉位控制,是指投資者決定做多某個投資對象時,決定如何分批入場,又如何止損或者止盈離場的技術。對於投資者而言,倉位控制是投資成功的一個關鍵點,值得投資者予以重視。

倉位控制是投資者資金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要嚴格遵守的紀律。特別是在弱市中,投資者只有重視和提高自己的倉位控制水平,才能有效控制風險,防止虧損的進一步擴大,並且爭取把握時機反敗為勝。

倉位控制得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幾個重要方面:

(1)最為重要的是倉位會影響投資者對市場的態度,從而使其分析判斷出現偏差。

(2)倉位控制將影響投資者的風險控制能力。

(3)倉位控制得好壞決定了投資者能否從股市中長期穩定地獲利。

(4)倉位的輕重還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心態,較重的倉位會使人憂慮焦躁。

倉位控制如此重要,可是很多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卻往往在這一方面出現問題。

簡單來說,投資者在倉位控制方面容易出現以下三個問題:

(1)部分投資者也知道留有一部分現金很靈活,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卻在不斷補倉,越補越套,最後變成了滿倉。其原因在於,沒有一個良好的資金管理計劃。在不同市道中,如果事先已經確定好了現金與股票的比例,就應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2)部分投資者能夠做到現金與股票的合理配置,但往往在品種搭配上出現一些問題。

例如過於集中在某一個板塊,從而增加投資風險。

(3)很多投資者在確定好股票後,往往一口氣滿倉殺入。這種做法其實帶有很大的賭博性,一旦出現始料不及的狀況其損失是不言而喻的。

為了提高自己成功投資的可能性,投資者一定要做好倉位控制工作,避免在倉位控制上走入誤區。

對投資者來說,要想倉位控制得有效果,就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的標準採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具體來說,有以下三個標準。

標準一:依據股票價位控制倉位。

具體而言,對看好的股票,在基本面沒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應該採取高位輕倉、低位重倉、越漲越賣、越跌越買的策略,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頻繁地追漲殺跌。

標準二:依據資金分配控制倉位。

一般而言,此方法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所謂等份分配法,是將資金分為若干等份,買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買人後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人與上次相同數量的股票,依此類推以攤薄成本。而買入後假如上漲到一定程度則賣出一部分股票,再漲則再賣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機會來臨;所謂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將資金分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買入後下跌到一定程度再買入比上次數量多的股票,依此類推。假如上漲也是先賣出一部分,繼續漲,則賣出更多的股票。這兩種方法共同的特點是越跌越買,越漲越拋。對於投資者來講,應該採取哪一種操作方法,則需要投資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總而言之,投資參與的資金不能過重,建議倉位控制在20%以內,並且持股最多不超過3只。因為投資者永遠不知道股票的底在哪兒,留著多餘的資金用來補倉以降低持股成本,以便及時解套出局。事實上,投資股票控制風險比重視收益更重要,實踐證明保守的投資者生存得更久。在跌市中,要儘可能高估下跌的深度,要儘量持幣等待,不要頻繁地買賣股票,也不要試著去抄底,嚴格將倉位控制在三成以下,甚至空倉。

標準三:依據不同行情控制倉位。

如果在牛市裡,投資者的倉位可以保持在60%以上,俗稱底倉,剩餘資金可以做短線,隨機調整倉位;如果是在熊市,則應以持幣為主,當市場出現超跌,並預計將出現反彈時,可以在大盤和品種均超跌後,以不超過20%的小倉位試探性介入。如果繼續下跌,則應嚴格執行止損,切不可繼續加大倉位。市場的底部不是一日就形成的,不用擔心買不到股票。

但如果這裡不是底部,採取分批買入的方法加大倉位無異於擴大虧損。記住,熊市的殺傷力會超過所有人預期。如果投資者無法判斷市場的行情,此時滿倉操作是不可取的。同時,投資者的絕對空倉的操作行為更是不對的。需要指出的是,用於短線的波段操作或用於針對被套牢個股的超短線操作,不能採用分散投資策略,必須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認真做好每一隻股票。

需要強調的是,投資者在實戰中必須把預測、防範系統風險作為進行投資決策、倉位控制的前提。根據投資學的定義,市場風險即系統風險,將贏利目標、倉位控制和系統風險的大小結合起來。系統風險小時,適合投資,贏利期望值大,加大倉位,現金資產變為股票;系統風險大時,贏利期望值小,減少投資,降低倉位,將股票變成現金,保全資產的安全。

中國股市:掙到錢才是硬道理

上個世紀的美國著名炒家朱爾有句名言:“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炒股的技術來自於經驗的積累,這一積累過程是艱難且痛苦的,那些懶惰的人,不願動腦的人和只想快快發財的人在這行沒有生存的空間。

股市給那些缺乏經濟基礎的人帶來了以小錢賺大錢的機會。對那些才高志大者來說,股市簡直就是一塊經濟福地。然而這個“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殺機四伏,偶有斬獲雖然不難,要頻頻得手並非易事,而以此為生則更是對自我和人性的挑戰。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那就是:人性使然!說的全面些,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人性:討厭風險、急著發財、自以為是、趕潮跟風、因循守舊和耿於報復,使股民難於避開股市的陷阱。說得簡單些,就是好貪小偏宜、吃不得小虧的心態使一般股民幾乎必然地成了輸家。

俗話說,掙錢只有三個方法:用手,用腦,用錢。用手掙錢掙的是辛苦錢,用腦掙錢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掙錢是用錢掙錢。用錢掙錢,聽來來吸引人,誰不想用錢掙錢?但用錢掙錢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錢,其次是你有相關知識來用這些錢掙錢。股市就提供了這種完美的機會。

盤勢起起伏伏,有方法的氣定神閒,沒有方法的,如無頭蒼蠅,追高殺低。遠觀大格局、放眼大方向、多空清清楚楚。多空分辨方式,簡單的用15日量價來分,簡單的用多空浪來分, 簡單的用技術指標來看。轉折抓法,簡單的用畫圈圈,起漲K和起跌K,學會這些,不保證你大賺,但最少可以知道風險所在,趨吉避凶,對一般初學者應已足矣!

沒有大盤的保護,莊家都不會用力做多的,拉高不過是為了解套而已,反彈都是為了再跌做準備。空頭中不找支撐,因為支撐多數是沒有支撐,多方還是要保重再保重。真的只有一個,就是趨勢。作股票放輕鬆,朝K線的方向做,你就是贏家。多方要保守再保守,宜出不宜入。下跌中最好的一隻股票就是現金。誰能保有最多的現金,才是下一波的贏家。莫要以為跌得已經很深了,而出手去承接,須知低吸是莊家大戶的權利,吾等散戶一旁納涼,靜心觀看就好。重要轉折抓到了,剩下的只有如何續抱空單,讓獲利自動的擴大而已,而這一個課題是很難的修為。賺了,就很想趕快獲利,太早回補,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續空嘛?不敢,只好眼睜睜的看他跌下去,高點沒空到,就會想要盤中搶反彈,試圖去低接,這些都是壞毛病,想要成為成功的操盤手,如何在做對趨勢後,讓獲利自然 的擴大是很不容易的。

底部要縮量,見到縮量了嗎?未見縮量,籌碼沒有足夠的安定度,大家搶反彈,等反彈,最多也是短命的反彈行情。沿著底部做整理,就是準備破底。 想在股票市場上賺錢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願意冷靜、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操作策略:選你所愛,愛你所選;不貪不懼,不怕認錯;抓住轉折,勇敢進場;認清趨勢,大膽獲利。定心、定法、依法,賺錢不但不難,甚至可以輕鬆愉快的賺大錢。 逆勢抄底,總是危險的動作,管控低成數的資金,成為必要的保險。抄底不成就是要立刻止損走人,無關對錯,這是紀律執行度的問題。破低急殺,要等待量縮 1/3以下的窒息量。

沒有看法,只有做法,其實是因為早已定法,剩下的只是照著做而已。 操作最高的境界,就是走入“法””的境界,能定法,依法者必定是贏家。 如果你仍然沒有一套自己進出的依據,東看一篇稿,西聽一段話,晚上又擔心美股走勢睡不著覺,到頭來還是一場空。輸家與贏家的差別,僅此一線之隔而已。

“法”是什麼,不是法師“做法”;而是“進出的依據”,所謂“新手看價、老手看量、專家看籌碼、贏家看買賣點”。買賣點就是贏家的“法”。對於心態穩定、資金自有的人,用簡單的法,就可以戰勝市場,重點在穩健獲利。 對於資金小,心理壓力大的人,追求的是頂尖的方法,重點擺在以小博大的短線搏擊技巧。而對於資金量大,毫無心理壓力的基金或法人,求的可能是能比定存高的獲利就好,因此重點擺在基本分析的投資。法,在不同個性的人的手上有不同的效用,你可曾為你的操作,規劃出適當的方法?

所有的技術分析都來自於統計歸納,今天只是止跌,能否止跌成功要看明天,至於會彈到哪裡?不預測、不預期,但是信號會告訴我們。股票是會說話的,只要你聽的懂他的語言,如何聽?請用“心”去聽,不是用耳朵去聽,當你用耳朵能聽到的時候,莊家的買賣點已經執行完畢,帶著降落傘離開了。

操作其實不必想太多,簡單的方法,幾乎是機械化的交易模式,有紀律的執行買賣點。如此而已。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