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年薪7萬到八萬加元是什麼水平?

用戶8573490314507


我整理了一份報稅的資料,所謂“報稅”就是根據個人收入情況報所得稅,基本上可以反映家庭收入狀態。

聯邦稅方面,年收入低於37885加元為低收入,稅率只有15%;高於這低於75769加元為22%,再往上到123184加元以下為26%,這兩檔算中產;年收入要是高於123184加元為高收入了,稅率是29%。

近年來聯邦所得稅的趨勢是緩慢下降,如2007年最低稅率為15.25%,上限為36378元,最高稅率的起徵下限為118285元;2002年最低稅率為16%,上限為31677元,最高稅率的起徵下限為103000元。但“降低聯邦稅率”是前哈珀聯邦保守黨政府的政策,如今杜魯多的聯邦自由黨上臺,該黨主張適當的高福利、高稅收,因此這一趨勢可能會被反轉。

除聯邦所得稅外,各省還徵收省所得稅,其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聯邦稅率基礎上疊加一個固定的省稅率,如阿爾伯特省規定省所得稅率10%,即各檔所得稅均須在聯邦稅率基礎上加徵10%省稅,大多數省都採用這種方法;另一種則是單獨制定一套省稅率,如愛德華王子島省,規定年收入低於31984元、高於31984元低於63969元、高於63969元低於127938元者,其省所得稅率分別為9.8%、13.8%和16.7%。採用單獨分檔稅率的,劃分的累進檔數各不相同,最多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有5檔,最少的幾個省僅3檔。各省稅率也高低不同,除採用固定稅率的阿爾伯特省外,位於高緯度的努納武特專區稅率最低,最高檔稅率僅11.5%(年收入123184元以上),而稅率最高的薩斯喀徹溫省,最高稅率高達15%(年收入111814元以上,前述愛德華王子島省是超過部分才適用最高稅率)。

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省稅規則最為繁瑣,每個家庭年收入的頭37568加元,省稅稅率5.06%,家下來37570加元年收入稅率7.7%,如果還有更多收入,再接下來的11130加元稅率10.5%、比這更多的,接下去18486加元稅率12.29%,年收入超過104754加元則為高收入,稅率統一是14.7%。因為所得稅有幾檔,所以有時候不一定加薪就會增加收入,有一年我太太加薪就正好加過了一條報稅線,結果薪水加了,拿到手的錢反倒少了。

我這裡說的是家庭收入,但加拿大雙職工家庭比例並不高,所以很大程度上個人收入就是家庭收入。

一般而言,個人年收入7-8萬加元,是中產階級的年收入中偏下線,加拿大醫生、律師等高收入的自由職業者,年收入在16-25萬的居多(專科醫生和高級律師更多),而部長、國會議員等高級公務員的收入也普遍在25-40萬,構成加拿大高收入階層人口基石的高級藍領,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非常多,學校教師的收入一般也有兩位數。總體上,有工會撐腰的人收入會不斷提高。

加拿大中產中收入較低的,則非公司小白領莫屬,他們構成了所謂6-10萬收入線的中堅,人數也特別多,加拿大是個成熟社會,“外快”很少,公司白領上升只能循序漸進,收入很難迅速提高,但他們工作穩定,又有各種額外保險和比較好的養老福利,因此收入和消費都是社會的主力,彈性也比較大(升遷或有特別機會就能升到高收入階層,但一不小心也會掉下去)。

再往下就是服務行業僱員、小時工和季節工了,他們中有些人單位收入也很高,但工作不穩定,額外福利也不好,就比較辛苦了。不過加拿大是福利國家,低收入者有一些便利,比如社區各種設施就減免收費等,藥費也可以豁免一些(醫療本來就是免費的),不過這樣一來就只能湊合活著,想讓自己或孩子有更好機會就難了。

此外,加拿大各地收入差異不太大,但生活指數差異很大,而且物價、生活指數未必和收入對應,比如多倫多和溫哥華房價差不多,物價前者便宜很多,但收入前者卻高得多;又比如卡爾加里房價和油價都遠低於溫哥華,收入也更好,但物價卻是後者高一些,因此同樣的收入情況,生活質量差異是很大的。如果在大溫地區,7-8萬一年如果是一個人,且家裡是雙職工,可以過得很不錯,如果是一家人,那麼大約也就是過得去的水平吧。


李厚何


我女兒在加拿大做圖書館的IT年薪6W9,女婿在一家公司裡做設計師年薪8W1。聯邦稅+省稅29.65%,每雙週淨收入在四千多一點。我在5月份剛剛到他們那裡去過(加拿大的最南部,溫莎城。),他們生活很平靜,簡單。一個是吉林大學研究生學歷,一個是美國底特律大學研究生學歷。以技術移民身份進入的。我去是想實地看看他們到底生活得怎麼樣?因為他們可能只說好的不說壞的!也有人說他們華人在那裡生活連狗都不如……!連續三個月的探親生活,實話實說。就是一個域外人的平常社會,他們生活習慣與我們不同。我們如果想在那裡生活,就要習慣與尊重他們生活習慣。反過來,他們也很自然的尊重我們的生活習慣的!有一點是明顯的,老外們的生活重心不是吃!而是娛樂,運動!所以運動方面的器材是很貴的!而對於吃,住,行方面對於像我女兒們的收入來說是很小的比例!有一點我要說的,在我住的四個地方,老外們對我一箇中國的老漢是十分尊重的!當然我也會相應的反饋給他們!我女兒是04年移民的,女婿是07年畢業的,現在有200平的獨立渥+300平院子,另外有一個還在還房貸的150平的房子供出租!這就是他們的生活,順便說一句,汽車在那裡是生活的必須而不是炫耀!因為上班起碼要開車15分鐘,買東西起碼要開車20分鐘。看病那就要開車1~2個小時,如果想到華人超市,那麼,來回跑的一個週末就去掉了!


的哥佬685


加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約5 萬加元,就是說有一半家庭收入低於5 萬。

幸福是一個相對概念,與周圍比,而不是與中國瑞士比。年入7、8 萬,收入大約在前30% 水平,挺不錯了。如果不是居住在幾個大城市如溫哥華多倫多的高房價區,大體上可以擁有一座房屋(獨棟,聯排更輕鬆),一輛豐田、本田、福特類的中級車,一箇中產白領女朋友或太太(太太有收入就更寬裕,進入前10% 階層),超市、菜場財務自由,穿衣基本國內所謂名牌(其實國外大眾),龍蝦吃夠,海鮮除最貴的基本不計較價錢,牛羊肉挑質量比較好的買,美加旅遊隨意,別的國際旅遊,每兩三年可以來一次。

簡言之,過比較幸福的上中產階層生活。還不用操心關係、子女入學、退休保障。問題是,只要你碩士甚至本科畢業,有個不錯的工作,就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目前幾乎所有IT從業人員,都在這個水平或以上


捂嘴萬歲


孩子今年多大畢業,目前在一家機構上班,每個月3500刀,生活沒問題,物價很低,在家門口超市今天購買的豬肋排,如果年薪七八萬過的更舒適一些。



如水人生44845733


加拿大一年七八萬加元自己一個人租房夠吃夠喝,有老婆有孩子有房子有車就不太夠了。整天拿豬肉炫耀幸福的,都是社會底層,而且華人在加拿大飽受歧視,只能低三下四的活著,老外是個人就能打你罵你,給你中指,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安心的吃便宜豬肉,當然最好自己在家做,去餐館吃豬排牛排,你那點工資不夠的



墨西哥跳豆2019


要看你在哪個城市。如果是在溫哥華、多倫多這種房價超貴的地方,房租是個不小的問題。

在多倫多,大學剛畢業的新程序員一般年薪在五六萬,當然也有高端的FAANG程序員能拿到十萬的。所以七八萬比剛畢業的程序員高一點。當然比大多數非技術類低端職位如店員之類好多了,那類職位也就三萬多。但也不能驕傲,相比那些有工會保護的職位還是有差距的。多倫多地鐵售票員,只要肯加班,年薪能到十萬。公車司機,警察,汽車製造廠的員工,乃至垃圾收集員,可能工資都超過你。


HarryWang126641329


我在哈利法克斯,孩子在這上高中,感覺一週去趟超市花80刀買的食品可以吃一週,房價因地區而異,20萬-100萬都有,就看你想住在什麼地方,車基本都是日本車、韓國車,這裡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K吳426


在加拿大隻能吃豬肉的人和討飯的差不多,應當吃三文魚,皇帝蟹,龍蝦才算得上中等以上人群


用戶52155109032


7萬加元一年可買輕鬆一輛寶馬X7。7萬人民幣一年勉強買一輛東風X7,還得借點錢。


特胖老虎1602


一般的工薪階層。稅後到手每月也就3500 -4000。不過公司一般都會給你買養老(pension)也就是說,家庭生活,養房都夠了,退休除了社保還會有一部分額外養老金,也是足夠生活了。如果每月再投資四分之一,還能給孩子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