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大家好,歡迎來到能量星球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突然看到有認識的人朝自己走過來,即使隔著30多米,還是開始緊張該如何打招呼;

走近後發現對方沒有跟自己打招呼的意思,趕緊低下頭裝作玩手機匆匆走過。

最怕對方會停下來聊上幾句,擔心他拋出來的話題,自己旋轉跳躍都接不住。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社交聊天,似乎和學習有了同樣的“魔力”,成了大學生不能忽略的難題。

那麼,跟人說話,怎樣才不會把天聊死呢?


1

把你的愛好,變成話題的一部分


初次見面時,聊完“你是哪的,叫什麼,家鄉特產”這種常規性話題,還可以從興趣愛好入手,深入交流。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只想簡單寒暄一下的話,就可以結束聊天)


有同學說:自己的愛好冷門、小眾,別人欣賞不來。那就從美食、電影這些普羅大眾的話題入手,一般都能引起共鳴。

也有同學講:自己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那就嘗試選一兩項比較大眾的事去做,一來是豐富自己,二來是容易讓你在人群裡得到回饋的聲音。


2

聊天避免閉環回答


為了不把天聊“死”,儘量別對對方說“我不知道”、“我沒去過”這類封閉的句子。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大部分人在提問的時候,都會選自己比較擅長的部分。

把他問的問題拋回給他,對方很開心,你也樂的清閒。中間你只需加一些“是嗎”“啊?”“後來怎麼樣了?”這個話題就能持續下去。

即使你不懂,也可以表現的很有興趣,只有聊天繼續,你才有機會把話題轉到你這裡。


3

如果不想回答:反問是最好的回答


總會有一些說話不走腦,甚至反射弧比較長的人會來問一些你不方便回答的問題,這個時候你可以直接用原話反問他。

這樣做是為了嘗試轉移對方注意力,同時也是對他的一種提醒。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如果對方就是想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他就是故意的,直接出言提醒他就可以了。


4

如果不想傷人,建議你不要說話太直接


在星球君看來,這世界上最蒼白無力的解釋,就是“抱歉我說話比較直接”。

任何時候都別期望你說了直接的話之後,用“抱歉我說話比較直接”把傷害降低。這麼做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聊天結束。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所以當你打算說重話讓對方警醒時,先在腦海裡捋一下自己的語氣和用語,不要到了後來企圖用道歉來彌補。


5

不會幽默,就不如沉默


幽默這個東西是天生的,並不是背會了笑話或者段子就能表演的。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幽默是種奢侈品,不能完美駕馭的話題,就是教科書式的討人嫌。

特別是土味情話段子,如果不是雙方都有小心思,除了能顯示低智商外,真的沒有半點積極作用。

不合時宜的幽默,不如沉默來的自然得體。


6

別怕冷場,這不一定是你要填的坑


有的人怕面對面乾坐著尷尬,總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填補這個“空場”,結果越是想說,越是把氣氛炒的尷尬。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其實有時候面對“空場”的尷尬,只需要做一些小動作就能化解,比如淡定地拿起杯子假裝喝水,或是起身去一趟洗手間,回過來總會有人開口說話的。

當然,如果你有很好的話題,又很健談,不妨找個話題開頭,緩解尷尬。


跟人聊天除了問“在幹嘛”,還能聊這些…


只是稍微注意一下說話方式,就能提升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印象,還不會讓別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何樂不為呢!



— End—

每一個有想法的年輕人都會愛上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