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蘭州市環衛工人確保城市環境整潔實錄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

凌晨3點,當這座城市還在沉睡,有一群人已走上街頭,在微黃的路燈下,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蘭州市共有12959名環衛工人,他們承擔著全市2326條道路、4454.4萬平方米的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清運、公廁管理任務,為375.36萬常住人口帶來整潔乾淨的生活環境。他們每天對9870餘個果皮箱垃圾進行巡迴收集,隨時擦拭保潔;蘭州市現有公廁1442座,其中環衛直管公廁619座,主城區312座實行24小時免費開放,環衛工人24小時保潔;32座生活垃圾中轉站,道路清掃保潔車1775輛,生活垃圾運輸車983輛,日均清運處理生活垃圾2400噸,主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一組組數字的背後,是“城市美容師”用辛勤汗水守護著金城蘭州美麗的容顏。今年以來,蘭州市圍繞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工作大局,結合“精緻蘭州”的城市定位,創造整潔、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 不斷加強城市環境衛生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環衛清潔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凌晨3點,環衛工已到崗

11月18日凌晨2時20分,位於蘭州市均家灘的一個小區裡,環衛工人李留根裝了一個饅頭,拿上水杯出門了。28分鐘後,他到達位於南昌路地下通道前的保潔路段,班組其他5名環衛工人也已到齊。“落葉太多了,大家抓緊幹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經過簡短交流,大家便各自開始分頭行動。4人負責清掃路面,2人負責清運。

此刻氣溫已是零下8攝氏度。如雪花般不斷飄落的落葉,讓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和清運垃圾次數成倍增加,樹葉掃了又落,落了再掃……牆根、樹坑,不放過每一個角落。

6時許,完成路面大清掃後,裝袋的樹葉被高高地碼在垃圾車上,整整拉運了3車。此時地上仍有大量樹葉。

李留根和工友們稍微停下來補充點能量。大家拿出各自帶的大餅、饅頭,就著開水吃起來。快速吃過早飯後,大家繼續清掃落葉。

8時許,第二遍清掃結束,不斷有環衛工人補充進來,大家齊心協力!

9時50分許,第三遍清掃結束。

與此同時,幾名環衛工人進行巡迴保潔。一把笤帚、一個簸箕、一雙手套和一塊毛巾,看見落葉、雜物隨時清理,同時,擦拭沿街的40個果皮箱,18個通信線纜箱,3個公交站以及地下通道等。

李留根所在的南昌路小組共有16名環衛工人,大家三班倒,從凌晨3點不間斷持續清掃保潔至深夜23點。至此,蘭州市的環衛工作仍沒有停止。洗掃車、吸塵車還堅守在環衛作業一線……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凌晨3點,李留根和班組其他5名環衛工人開始清掃路面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攝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環衛工人清理落葉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攝

精細化管控,城市品質再提升

許斌是蘭州市西固區環衛局的一名特種車輛駕駛員。11月14日中午,他駕駛 “西環073”號洗掃車在西固區蘭煉廠前路段進行洗掃作業。

“洗掃車通過高壓沖洗,將黏附在路面上的泥土、小石子通過吸盤吸入車身垃圾箱內,保障整個保潔過程無揚塵。”許斌說,機械化作業加強了對城區主次幹道、繁華路段油汙路面、汙水井口的清洗工作力度,實現了所有路面見本色。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許斌駕駛洗掃車進行作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攝

這只是眾多環衛工人的縮影,每一天,迎著一縷晨曦而來,披著最後一道霞光而歸。這座城市的美容師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用雙手守護這座城市。

“這幾年,蘭州的變化很大,在濱河路上散步,地上看不到垃圾,護欄上摸不到灰塵……隨時都有環衛人員在保潔,他們起早貪黑,工作很辛苦,敬業精神令人感動!”居住在七里河區的市民沈蕭說,蘭州變得越來越美麗,離不開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

已是初冬,夜晚的張掖路步行街依然人來人往,步行街東側一座藝術感十足的“橙色公廁”格外醒目。“這個公廁沒有一點兒異味,特別乾淨。打造精緻蘭州,就應該從這些小事著手。”蘭州市民周勤芳說。

這是一座24小時開放的公廁,管理員彭勝加和妻子陳淑萍負責公廁的保潔,夫妻二人隨時沖刷,隨時擦拭。“我們工作是挺辛苦的,但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踏踏實實做好。”陳淑萍簡單的話語中透著樸實。

蘭州為何越來越乾淨?是他們用汗水扮靚金城

彭勝加和妻子陳淑萍對公廁進行保潔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攝

“你好,我是欣欣茗園的市民,我想反映段家灘欣欣茗園這裡有個公廁乾淨、整潔,公廁保潔員是個40多歲的男性,特別勤快,服務態度也特別好,周圍鄰居都在誇讚……”這樣的電話,蘭州市城關區環衛局已經接到很多個。

2018年以來,蘭州市城關區環衛局把推進“廁所革命”破解市民如廁難作為利民惠民的實事之一,對全區老舊公廁進行提升改造,新建、改建、開放了一批又一批新型公廁。如今,廁所有了新模樣,溫情的設施、暖心的服務,讓“廁所革命”的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辛勤付出,換來理解和尊重

一座城市的背街小巷是否整潔有序,檢驗著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蘭州市每天出動近1.4萬名環衛工人清掃道路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及人行道、擦洗環衛設施,累計清理各類衛生死角5335餘處,清理垃圾38.22萬噸,沖洗雨汙水井口近90291次,背街小巷環境衛生、秩序持續好轉。

市民蔣心居住在蘭州市安寧區向陽新村。這裡曾是晴天土雨天泥,到處是垃圾。蔣心說,現在小巷裡沒人亂扔垃圾,因為路面太乾淨了,根本不好意思亂扔。一些老住戶開玩笑說,巷子裡的路面,乾淨得可以晾涼麵。“看著自己負責的片區,環境的一天天變好、垃圾一天天變少,負責這片背街小巷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張翠雲喜在心中,更努力地投入工作之中。

環衛工人默默的奉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大家不斷為他們送去關愛,讓環衛工人感受到尊重,體會到溫暖。

近年來,蘭州市環衛工人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西固區環衛局福利路站保潔員王繼蘭從事環衛工作已有25年。“1994年我剛上上班一個月工資才不到200元,現在每個月工資2200元。政府設置了環衛工人愛心驛站,供我們避雨休息、就餐喝水,沿街一些商戶,銀行也為我們提供免費茶水、愛心專座……環衛工人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都提高了,我們的幹勁也更足了。”王繼蘭說。

近幾年,蘭州市環衛工工資不斷提高,由2010年的平均900元提高至2019年的2460元,部分區縣給環衛工人購買了“五險一金”。全市一線環衛工人已申請辦理了101套公租房,設置環衛工人愛心驛站2220個。一些別具匠心的小木屋——愛心驛站裡,配有供環衛工人休息的桌椅,同時還配備了微波爐、暖水壺、一次性水杯等生活用品,還有些愛心驛站放置了報紙和簡單藥品,供環衛工人避雨休息、就餐喝水。

據瞭解,今年以來,社會愛心企業為環衛工人冬季送溫暖、夏季送清涼活動共計12次。在蘭州市首屆環衛工人節上,55名“環衛工人”“環衛崗位標兵”受到表彰獎勵,10名“最美環衛工人”赴青島旅遊。

“天冷有熱氣騰騰的牛肉麵、臘八粥,天熱有解暑降溫綠豆湯,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愛下,我們的生活有了更多保障,日子也越來越好了。”已從事6年公廁保潔工作的李清蘭說。

四季有輪迴,日月有交替。正是有了環衛工人的堅守,我們的城市變得宜居宜業、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