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融水元寶山被竹木蔥蘢環抱,層層梯田簇擁,錯落有致的古老村寨,如同“掛”在山樑上。元寶山深處的小桑村,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這座小村名為小桑村,距離柳州融水縣城70公里,傍邊就是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座風光秀麗、苗族氣息濃厚的小村。然而,小桑村真正出名的地方在青山寨,國家AAA級石上人家景區就在這裡。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由於地處元寶山腹地,這裡風光秀麗,苗族的風情也很濃厚,苗族的吊腳樓也很多,真正有意思的就是有部分的苗族吊腳樓建在裸露的花崗岩上,歷經風雨而完好無損而出名,因此這裡也被稱為“石上人家”。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這裡遍地都是巨石,裸露在在草木土地上,有些石頭也不紮根地下,石上人家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上,無論是村民居住的房屋,或是小穀倉,都是在這些不規則的石頭上簡單的立起幾根木頭柱子,也不用東西固定位置,就這麼立著,但卻很穩當。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由於這些吊腳樓都是建在石頭上,所以第一層空著,第二層住人,山裡風比較大,夜裡的山風把木屋吹得有些搖晃,但無論山風吹得再大,這些吊腳樓就是屹立不倒,不偏不離原來的位置,很是讓人稱奇。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融水元寶山盛大“金秋烤魚季”,是融水的苗族同胞歡慶豐收的特殊節目。每年稻田插秧後,苗族同胞便將田鯉(又稱禾花魚)魚花放養在水田裡,等到秋天收割時禾花魚已經長大,於是人們就從田裡捕獲禾花魚,直接在地頭烤烤,以慶祝豐收。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小桑村的苗寨人家一大早就蒸好糯米飯,備好糯米酒和食鹽、生椒、生薑、山蒼子、野菜等佐料,引領我們來到山澗田邊烤起了一堆堆篝火,從田裡抓來一籠籠活蹦亂跳的禾花魚,用樹枝或竹片把魚一條條串起,形成一排排,然後放在紅彤彤的火炭上翻來覆去地烤焙。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鬥馬是廣西苗家特有的民族賽事活動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一直以來深受苗鄉人的喜愛。據傳在舊時,是作為一種婚姻裁決而舉行的,就是在苗寨裡,如果出現幾個後生追求一個姑娘的情況,苗王就組織鬥馬比賽,看哪個後生的馬鬥贏,姑娘就嫁給誰。後經幾百年的演變,現已變成苗山逢年過節的傳統娛樂活動,鬥馬場上馬兒英勇頑強奮力拼搏的精神正是反映了苗族同胞在長期生活中所形成的民族性格。


小桑村苗寨,江畫派將這裡長期作為寫生創作基地

詳細地址: 小桑村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