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11月20日,據央視網報道,近日江蘇淮安警方依法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緩存公民個人信息1億多條。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徵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證返照查詢9800多萬次,獲利3800萬元。警方已將考拉徵信服務有限公司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銷售、技術等20餘名涉案人員抓獲。

如今,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支付方式主流,而移動支付主要以二維碼支付為主。甚至很多蘋果手機用戶根本不用自帶的Apple Pay、NFC等支付方式,清一色的使用二維碼。

在介紹區塊鏈的時候,表哥說過,移動支付的背後是央行,是人民幣。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貼到哪裡,人民幣就用到哪裡,依賴強大的國民出國購買力,實現了真正的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原有的金融模式所不能達到的。

誰還記得,2014年,剛剛上線不久的二維碼支付曾被央行叫停。

為了這一杯羹,銀聯甚至煞有介事的出臺了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萬萬沒想到,回過神的央行迅速成立了網聯,銀聯作為原來的親兒子,親眼看到了央媽的新二胎。

網聯收編了微信支付寶,以及形形色色的支付機構,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支付艦隊。

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清單裡,有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支付公司,看起來級別還挺高,比如通聯支付,比如資和信支付,比如拉卡拉支付。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通聯支付的董事長是萬建華先生,萬先生有中國銀行卡之父的美譽,他是銀聯的創始人,後來創建了通聯支付。從通聯支付的成長曆程看,很顯然萬先生想做成中國的VISA,但最終淪為微信支付寶的服務商。

拉卡拉則是聯想系成員,成立第二年就和銀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它當年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銀聯的配套服務商。隨著微信支付寶的盛行,拉卡拉也漸漸變成了微信支付寶的服務商。

能夠清晰的看清形勢並準確調頭的,都是優秀的企業家。

對於考拉徵信的事宜,拉卡拉的工作人員聲稱,只參股,拉卡拉與考拉徵信之間的財務、業務、經營等都是各自獨立的。

這個解釋略蒼白。表哥查了下,拉卡拉是考拉徵信的第一大股東,具有絕對的控制力。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一、拉卡拉的核心業務

公司於2019年4月上市,交出的第一份半年報顯示,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支付。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公司的經營邏輯也就很清晰:收手續費。

在很多商超酒店,我們都能看到類似的支付設備。除此之外,各色各樣的收銀機、手持POS,遍佈大街小巷。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結賬的時候,伸出手機,把二維碼往上面一放,結算完成。

在支付機具方面深耕多年的拉卡拉,依託於常年的經驗,在2019年上半年表現不俗。

公司服務的有效商戶超過2100萬家,商戶規模繼續穩步增長。總體交易呈現出高頻、小額、活躍狀態,累計交易筆數達36.7億筆,同比增長67%;實現交易金額1.7萬億元,同比減少11%,經營策略的調整進一步推動商戶群體結構變化,高頻小額交易大幅增加,大額交易有所減少。基於小微商戶端的掃碼交易增長尤為顯著,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同比分別增長82%和84%,公司發展小額高頻商戶的市場策略執行效果明顯。

和新大陸這類硬件為主的廠商相比,拉卡拉的服務團隊比較強,尤其是面向小微企業。其實在微信支付寶到來之前,一些夫妻店的小商超就開始用拉卡拉。甚至面向個人收款客戶,拉卡拉還做過耳機插孔的手機硬件。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2011年前後,表哥收到了一個代理商送的拉卡拉刷卡器,煞有介事的研究了一段時間。

當時的拉卡拉把科技樹走歪了,沒有預測到兩點:一是二維碼替代銀行卡成了主流;二是蘋果帶頭下,手機廠商們竟然取消了耳機插孔。

二、上市即巔峰,拉卡拉的業績

10 月 22 日公司公佈 2019 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6.9億元,同比下降 12.42%。歸母淨利潤 6.16 億元,同比增長 26.92%,扣非歸母淨利潤 5.94 億元,同比增長 28.38%。

這是個一言難盡的業績。

對於支付為核心的上市公司來說,營收的下降意味著交易額的下滑。但是淨利潤如何增加的?財報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銷推廣活動。

也就是說,正因為上年同期營銷費用過高,淨利潤比較低,今年才顯得淨利潤同比增加了。

如果營收持續下滑,未來的淨利潤堪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是因為支付市場的競爭,太慘烈了。尤其是一些互聯網玩法的支付廠家的參與,免費送機具、手續費壓到最低,積壓了公司的生存空間。

三、考拉徵信,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

公司招股書顯示,考拉徵信為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公司,主要從事徵信業務。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拉卡拉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對商戶有徵信的需求,通過該子公司完成:商戶驗證服務,用於反欺詐系統的開發建設。

據招股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初始股東也比較有趣,大股東是拉卡拉網絡技術,A股上市公司旋極信息、藍色光標、拓爾思、數知科技也是公司的大股東之一。

創業需要36條軍規,上市後卻不守規矩:拉卡拉旗下企業大量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這幾家公司為什麼要參股一家徵信公司?背後的目的很值得深思,尤其是考拉徵信曝出濫用客戶徵信資料後,更值得思考了。

同時,拉卡拉的招股書還顯示,拉卡拉的股東孫陶然曾任考拉徵信的執行董事、經理,由此可見,拉卡拉工作人員聲稱的只參股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四、悄然成長的小貸業務

在國家重拳打擊P2P業務的時候,拉卡拉在悄悄的發展一種新業務。

公司半年報顯示,在商戶經營業務板塊中,公司有兩類業務非常含蓄。

一是貸款服務。針對公司的支付商戶在日常經營中存在的週轉資金短缺情況,通過與銀行、小貸公司等貸款機構合作,為商戶提供貸款服務,公司向提供貸款服務的合作機構收取服務費。

二是理財業務。理財服務。針對公司的支付商戶在日常經營中存在的資金短期閒置情況,通過與銀行、公募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為商戶提供理財服務,公司向提供理財服務的合作伙伴收取服務費。

與此同時,公司還研發了一鍵信用卡髮卡服務雲平臺“卡伴侶”,集成信用卡申請、刷卡、消費等功能。用戶一鍵提交資料,向多家髮卡行申請信用卡,公司向合作的銀行收取服務費。

這幾項業務放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

拉卡拉號稱2100萬商戶,但是按照半年報披露的數據推算,半年戶均交易額才8萬元,戶均交易筆數175筆。

這個數據有點寒酸,可能不少網購用戶的消費數量都已經遠超拉卡拉的商戶了。

也就是說,公司的龐大商戶群,很可能就是一些很小的個體戶,甚至個人。

面向他們的貸款業務、理財業務、信用卡業務… …

越看越像51信用卡了。

包裝精美的一種P2P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