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紀錄片破解多年疑案,富豪之子為自己製造“災星”

一部紀錄片破解多年疑案,富豪之子為自己製造“災星”

2001年,美國加爾維斯頓海灣,發現了一具老人的屍體。警方很快鎖定嫌疑人,紐約地產大亨之子,時年58歲的羅伯特·德斯特。隨著調查的展開,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大亨居然與三起命案緊密相連。他的妻子、密友、鄰居先後出事,每一次,他都是頭號嫌疑人,然而每一次他又都順利脫險。跟羅伯特相關的案件,成為讓警方頭疼的世紀級懸案,但是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後,案件取得了巨大突破,發現破案線索的,竟然是羅伯特本人出演的真人紀錄片——《紐約災星》。

被碎屍的老人

2001年,美國的德州海灣出現了一具屍體。警方在附近搜尋了很久,找到一張報紙,上面寫了一個地址。根據地址,警方找到一所房子,並在樓梯欄杆上發現了血跡。屋主告訴警察,樓下一號房住著一名叫莫里斯的老人,通過指紋和DNA對比,最終確認他就是死者。在對公寓進行搜查時,警方發現有人將通往二號房的血跡抹掉了。在二號房的廚房,發現了一塊突兀的罩單,下面有很多細小劃痕,將這塊地板整體翻起來,在下面找到了與死者血型吻合的血跡。

此時,二號房的租客成為案件的最大嫌疑人。屋主告訴警察,二號房住著一位中年女人,常年不在家。聽說有陌生男子偶爾來探望二號租客,警方起了疑心:房間內個人物品極少,根本看不出住了一個女人,偶爾出現的男子,會不會才是真正的租客?按照這條線索,他們翻遍了周圍的垃圾桶,終於找到一張取眼鏡的收據,上面留有一個名字:羅伯特·德斯特。

在紐約,德斯特家族可謂大名鼎鼎。他們是美國知名的地產商,曾被稱為“擁有紐約的人”,這家人拿下了世貿中心的重建項目,還佔有時代廣場大部分的商業地產。羅伯特就是老德斯特先生的長子,原本的家族繼承人。

羅伯特當時告訴陪審團,自己是為了逃避輿論壓力(他被懷疑謀殺前妻)來到當地,並與死者成為好友。有一天他回家後,看到莫里斯站在自家門口,手中拿著槍,為了自衛,他和莫里斯扭打起來,打鬥中槍支走火,自己不小心殺了莫里斯。此後,為了處理屍體,他將對方進行了肢解。

被警方抓獲後,羅伯特花費180萬美元僱傭了兩位知名律師。最後,法庭因證據不足,僅以“處理屍體不當罪”判處羅伯特9個月監禁。

莫名消失的前妻

這已經不是羅伯特第一次被懷疑參與謀殺案。1982年,他的第一任妻子凱瑟琳突然消失。羅伯特在紀錄片中回憶,他們原本約定好不要孩子,一旦凱瑟琳懷孕,就要進行流產。但當孩子真的出現時,凱瑟琳開始猶豫了。羅伯特說,“凱瑟琳的改變發生在我讓她流產之後,從1981年開始,我們的生活一半時間在吵架、打架、推搡中度過。”

凱瑟琳失蹤那天晚上,她和好友聚會聊天。剛開始沒多久,就接到羅伯特要求她回家的電話。凱瑟琳的好友回憶,接完電話的凱瑟琳渾身發抖,立即啟動汽車,並囑咐朋友,“如果發生了什麼事,你們一定要來看一看,我害怕羅伯特。”

凱瑟琳失蹤幾天後,羅伯特去警局報案。他稱,當天凱瑟琳回家後,兩人吃了晚餐,並於8時左右一起去了火車站。隨後,凱瑟琳登上了前往紐約的火車,自己則獨自一人返回家中。晚上11時左右,他撥通了妻子的電話,凱瑟琳告訴他已經平安抵達。從此消失。

凱瑟琳的好友自己行動,將羅伯特家附近的垃圾箱翻了個遍。好幾個人發現,羅伯特早就將凱瑟琳的衣服、教科書當成垃圾丟掉了,就好像早知道她不會回來了。此外,他們找到一張羅伯特手寫的紙條,上面寫著“垃圾場,橋,挖,船,鏟子,汽車,卡車”,這張清單不就是列出了拋屍所需的事項嗎?警方後來調查發現,凱瑟琳失蹤一天後,德斯特集團接到了幾通從新澤西船底打來的電話。後來證實,這些電話是羅伯特打來的,他所在的位置有一大片樹林,過去是黑手黨拋屍的地方。

羅伯特在妻子失蹤後,立馬聘請了一位刑事辯護律師,這個律師還找了一位私家偵探去調查。私家偵探說,羅伯特不在場的證據漏洞百出。證實羅伯特與凱瑟琳失蹤“無關”最有力的證據,是凱瑟琳在第二天打出的請假電話。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電話很可能是羅伯特找人打的。不管怎樣,凱瑟琳再也沒有出現,有關她被謀殺的切實證據也一直沒找到。

中槍死亡的密友

在飽受輿論壓力的時候,羅伯特從自己好友蘇珊身上,感受到了安慰。兩人是大學校友,相似的童年經歷讓他們擁有很多共同話題。蘇珊的父親是黑手黨,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成年後的蘇珊成為了一名作家,具有跟媒體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凱瑟琳失蹤後,她成了羅伯特的代言人。

2000年,因為有人舉報羅伯特殺妻,凱瑟琳案件在沉寂18年後再次重啟。這次,警方第一時間聯絡蘇珊,然而就在警方問詢沒多久,蘇珊中槍死亡。巡警到達現場時,她家後門是敞開的,房間非常簡陋,傢俱幾乎都是別人借給她的,室內沒有強行闖入的痕跡。

遇害時,蘇珊正在構思一本關於黑手黨的書,據說要披露很多故事。警方原以為,這是一起黑手黨的報復事件,但後來轉換了思路。案發後,他們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上面寫著蘇珊的地址和屍體兩個字。寄信日期是蘇珊死亡的前一天,這說明寄信人就是兇手,他知道對方很快就會死。但同時,他又關心著蘇珊,害怕她的屍體爛在房間裡無人發現。

最可疑的嫌犯,依然是羅伯特。蘇珊死亡時,原本居住在紐約的羅伯特被發現出現在加州(蘇珊居住的地區)。此外,警方還在蘇珊電腦中找到了一張借據,其中最大的“債主”就是羅伯特,借款是5萬美金。蘇珊的好友說,案發時,蘇珊過得非常艱難,房租拖欠了幾個月,這種處境讓她的性格發生了變化,警方懷疑,蘇珊瞭解凱瑟琳的死亡真相,併為錢威脅了羅伯特。

破案的紀錄片

這一連串的懸案,吸引了全美的關注。2010年,有導演將羅伯特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所有美好的東西》。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電影上映後,羅伯特也去觀看了。不知為何,他還給導演打了電話,建議他對自己做一次採訪。

就這樣,紀錄片《紐約災星》誕生了。誰也沒想到,這部片子即將給案件偵破帶來巨大轉機。在紀錄片拍攝期間,蘇珊的繼子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了羅伯特的一封來信。那封信與警方收到的匿名信一樣,拼錯了蘇珊的地址,兩個地址都多了一個字母“e”。節目組請來一位文字鑑定專家,確定這兩封信出自同一個人。在拍攝現場,導演將兩封信一起拿給羅伯特,請對方辨別哪封是自己寫的,羅伯特不自覺地用手搓臉,表示自己辨認不出來,但拒不承認是自己寫了匿名信。

到這裡,採訪匆匆結束,羅伯特離席前往衛生間。習慣自言自語的他開啟“自我對話”,“看吧,你被抓住了。那個問題我回答不上來。我做了什麼?當然是殺了他們所有人。”然而,著急的他忘記摘下身上攜帶的麥克風,對白順著話筒源源不斷地傳到導演耳中!

紀錄片播出之後,2015年3月16日,羅伯特被起訴犯有一級謀殺罪。在法庭上,他拒不承認紀錄片最後的獨白,聲稱自己當時在吸毒。目前,羅伯特因有自殺傾向,被關押在新奧爾良的一處精神病院。 本報記者 李熙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