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轉會期韓國賽區各種重建,為什麼LCK賽區的隊伍很容易就推翻重建?

是時候裝逼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韓國電競聯賽發展成熟

韓國的LCK聯賽發展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成熟,畢竟電競這個項目在韓國很早就開始起步了,並且電競一直是韓國人認同且重視的一個重要產業。

相比較與我們國內,我們雖然已經連續拿了兩年世界賽冠軍了,但光是比體系成熟度的話還遠不及韓國,我們的電競才初具形態,甚至還沒完全普及,很多人還對此存在著偏見,而韓國的選手已經遍佈世界各大區,韓援目前還是我們lpl賽區的中間力量(theshy、doinb、rookir……)

所以越成熟越職業化的聯賽對於選手的交易就越簡潔越程序化,選手就像商品通過合同被俱樂部買賣,看過nba的小夥伴們應該對此深有體會吧。

二、全國上下的期望與重視

韓國的lck是得到世界賽冠軍最多的賽區,它一直被公認為lol的第一賽區,所以正因如此lol的電競產業已經是韓國大力發展和扶持的主要電競項目了,而這兩年大家也看到了,因為各種原因韓國在世界賽的成績是一落千丈,打個世界賽別說冠軍了,決賽都進不去,那個雙韓包攬冠亞的場景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電競賽事沒有成績,哪來的收益?那投入了那麼多的精力和金錢不都虧光了嗎?所以不止是韓國俱樂部,韓國上下都很著急

,於是就發生瞭如今這種現象:各個老牌俱樂部為了取得好的成績為了能生存下去,他們就必須做出改變。

那有人會問了,改變是對的但人員更換也太徹底了吧?

確實,SKT連Clid都不留了,GEN除了尺帝全給扔走了,KT連院長BDD都不要了,為啥要這麼變啊?

原因就是俱樂部他們等不起,他們已經開始賭博式的重建,所以在我看來有些戰隊會因為這樣的重建一落千丈,比如說SKT,但LCK絕對會因此重新誕生一個銀河戰艦,只要他們能再次奪冠,那麼對於LCK來說,這些巨大的重建就沒有白費。

只要奪冠,那便是晴天。



主要原因是韓國電競氛圍就是成績優先,所以非常注重質量。

這導致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lck職業選手大部分都是“短籤”,基本都是籤一年的合同。

Faker作為SKT的隊魂,許多人說他有終身合同,可是他也是一年一年簽約的。

去年SKT簽下Khan、Clid、Teddy、Mata等人也是一年,而現在Cild和khan作為去年大腿人物卻直接走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Cild與Khan都想籤長約,Khan的已經25歲了,肯定想要養老;Cild20歲,想爭冠也要找個穩定的隊伍。

而這些條件,很少LCK俱樂部能夠滿足,但一簽長約基本是很多選手都樂意。

比如Gen,也就是三星財大氣粗直接籤Clid、Ruler、BDD三年。

那麼此時又來一個問題,為什麼LCK賽區的隊伍大多數都是“短籤”合同?

其實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LCK選手老齡化嚴重,每個隊伍除了首發,替補基本都沒什麼用。

去年SKT花了大價錢組了LCK最頂配置的組合,結果在世界賽才打個四強;其他隊伍投新人的,連自己賽區都沒能出線。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LCK賽區的俱樂部籤一年就是最好的選手,畢竟可以看狀況隨時拋棄掉。

要不然像wxz一樣,在S8過後續約寶藍三年,估計現在他是各種後悔不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有人點讚我的問答的人都脫單,分享的人都發財,評論的人都瘦了,關注的人出門買菜都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