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團陂鎮華桂中學鄒翼鳳:不忘初心 匠心育人

浠水團陂鎮華桂中學鄒翼鳳:不忘初心 匠心育人


團陂鎮華桂中學 鄒翼鳳

我特別喜歡《華嚴經》裡的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認為教育也應該“不忘初心”。但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初心常常被我們遺忘。作為教師,因為忘記了初心,我們很少去仰望教育這片廣闊的星空;因為忘記了初心,我們常常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因為忘記了初心,我們常常以分數去衡量一個學生,以至於讓學生的心靈物化。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一節英語課上,有一位英語老師對他的學生說:“今天我們做一份試卷,如果你們認真做,都能得85分以上”,孩子們聽了,個個挺直了腰,躍躍欲試,期待老師髮捲後,能大顯身手。就在這時,安靜的教室裡傳出了一個小男孩的聲音,他說“老師,我也能得85分。”他的聲音很小,但足以讓全班同學聽見,學生們的目光頓時全都聚集到那個男孩的身上,他一下子成為了眾人的焦點。但男孩沒有低頭,看得出來,他此刻是充滿了自信的。可老師的一句話,就像一瓢涼水,讓孩子的心情一落千丈,老師說:“你想得85分,那是不可能的。”聽到這話,孩子當時就低下了一直高昂的頭。可以想象,孩子當時的心情。即使孩子真的不行,難道教師不能用愛的語言去保護一顆易碎的童心嗎?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而且教師的愛要面向全體學生,“白天鵝”固然可愛,但“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就像陶行知先生“三顆糖”的故事,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和責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自古以來,做老師就要做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不忘初心”就是要我們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本意,而我最初教育的本意就是愛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記得去年9月份,我擔任了一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於我而言,這是非常棘手的。不是因為教學任務繁重,而是因為華桂山的孩子們大多是留守兒童。我深刻的明白,我教給他們的,不應該僅僅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所以,每天我都會早早地來到教室,和他們一起晨讀,一起打掃衛生,幫那些頭髮散亂的孩子們,梳好辮子。課下,我喜歡和他們聊天,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到了週末,我也很少回家。我會利用雙休時間備課、批改作業,為下週的工作做好準備。母親會在週五的晚上打電話給我,詢問我,為什麼放假了卻沒有回家。我會告訴她,我在學校,吃得好、住得好,不用擔心。同事也時常打趣我說:“你一直以校為家,就嫁到浠水吧!”我通常笑而不語,但在我內心裡,我是願意的。我願意紮根浠水,我願意紮根教育事業,我更願意將自己的“初心”,獻給全天下所有的孩子。因為我愛這山,這水,更愛這童稚無邪的孩子們。

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有大量平凡而瑣碎的工作。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所以,讓我們用行動去播撒愛,讓我們用愛去培育心靈,讓我們“不忘初心,匠心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