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泰控股權二度易手,國資實控人虧6億甩賣為哪般?

散戶炒股,兩年虧60%並不罕見,但國資炒上市公司控制權,兩年虧掉6個億,卻不多見。

兩年不到的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1月),創業板上市公司金力泰(300225.SZ)的實際控制權,經過了兩輪轉手——從民營老闆,轉為國資控制,再從國資控制,轉到民營老闆控制,一來一去,6個億沒了。

一進一出,6億沒了

11月18日,金力泰宣佈,公司完成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司第一大股東寧夏華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寧夏華錦)的100%股權,已經被其獨資的股東——華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錦資產),賣給了民營的海南自貿區大禾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大禾實業)。

根據金力泰披露的信息,大禾實業是在11月12日與華錦資產簽訂股份轉讓協議的,前者以5.07億元的總價,受讓了後者持有的寧夏華錦100%的股權。而寧夏華錦直接持有金力泰的72,561,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5.43%。

金力泰上一次實際控制人變更,是在2018 年1月23日,彼時金力泰的實際控制人吳國政,與剛剛成立的寧夏華錦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吳國政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個人持有的公司 70,551,000 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 15%)轉讓給寧夏華錦,從而導致公司實控人由吳國政變更為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同時,吳國政將其在股份轉讓後持有的金力泰剩餘 21,374,442 股股份,即4.54%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全權委託給寧夏華錦行使。

這一次控制權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5.50元/股,股份轉讓價款合計為人民幣10.94億元。股份轉讓價款均以人民幣現金方式支付。

寧夏華錦於2018年初成為金力泰第一大股東之後半年左右,合計增持201萬股,平均增持價格為5.03元,累計增持所費金額為1011萬元。

這樣算下來,寧夏華錦股權變更前,持有的金力泰股權總成本,上升為11億元,而此番,寧夏華錦的獨資股東——華錦資產,以5.07億元的對價悉數出讓寧夏華錦,不到兩年間虧損近6億元。

高位接盤

啟信寶數據顯示,最新取得金力泰控制權的大禾實業,成立於今年8月14日,註冊資本金10億元,由兩名自然人股東組成,其中自然人劉少林持有99.30%,劉小龍持有0.70%。

在啟信寶及天眼查等工商數據平臺中,此劉少林除與大禾實業有關聯外,並未有作為其他公司的股東或高管的情況,看上去頗為神秘。

受實際控制人變更消息影響,金力泰11月19日股價以漲停報收。而11月13日午間,金力泰發佈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次日股價也是漲停。

至記者發稿時前一日的11月20日,金力泰的收盤價為5.68元,較劉少林接手寧夏華錦股權時的股價,已上漲13%。

資料顯示,金力泰位於上海奉賢區,主營業務為汽車塗料和工業塗料,於2011年5月上市。吳國政是該公司主要發起人。上市之後,金力泰經營業績大致隨行業整體起落,雖未顯現太大的進取心,產品競爭力下降,但淨利潤還從未虧損。

2014年起,公司淨利潤持續下降,至2018年年報,公司歸母淨利潤只有1100萬元。

在2016年初至2018年年初的股價反彈行情中,金力泰的股價於6元左右起步,漲至2018年年初的16.8元的最高位(前復權價),超過了2015年6月的13.2元最高位。正是在2018年初股價高位,吳國政將手中股權悉數轉讓給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控制的寧夏華錦,可謂精準轉手。

彼時,吳國政持有的金力泰股權大量質押,此一轉讓,吳國政高位套現,解除了所有的股權質押。

2018年1月,新成立的寧夏華錦接手金力泰控制權不久,2月9日,金力泰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申請停牌,停牌前即連吃兩個跌停。

停牌期間,公司公告稱,擬採用現金交易方式購買北京富吉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不低於 80%股權。6月11日復牌時,公司稱該交易方案尚未最終確定。復牌後股價連續8個跌停。寧夏華錦年初10億買的股票,半年不到市值縮水近三分之二。

2018年7月23日,金力泰稱,終止收購富士瑞光電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後,金力泰的股價一直圍繞在5元上下波動。

國資股東緊急轉讓為哪般?

啟信寶數據顯示,寧夏華錦是在與吳國政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前半個月才成立 ,而且旗下除金力泰的股權資產外,並無其他資產。業界人士認為,寧夏華錦很可能是專為接收金力泰股權而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

寧夏華錦的獨資母公司是華錦資產,後者較前者早成立 5個月。註冊資本金也是10億元。華錦資產的獨資母公司是華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錦控股),母公司比華錦資產早成立兩個月。華錦控股註冊資本金也是10億元。

華錦控股有三名法人股東: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錦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錦泰控股)、乾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者持股比例分別為45%、40%、15%。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為社團法人。

但就在11月20日,華錦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變更為北京華馳志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馳志遠)。而華馳志遠的註冊時間看上去也頗為緊湊,其註冊成立時間為11月11日,在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轉讓華錦控股股權前九天才成立。

華馳志遠的獨資股東為汪強,啟信寶和天眼查等多個工商數據平臺顯示,該汪強除華馳志遠外,無任何在其他公司擔任股東和高管的情況。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苗宏安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是以國有資產向華錦控股注資,這一部分股權需要轉讓的,應當走國有資產公開掛牌轉讓的程序。但現在很多情況是,向社團法人注資的,不一定就是國有資產,所以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轉讓華錦控股45%股權,也並非一定就是國有資產轉讓。但不排除其只是作為一個通道,背後另有出資人,現在只是隱名股東變成顯名股東,或股權變更為另外一個隱名股東持有的情形。

從轉讓時間節點來看,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是在金力泰實際控制人股權剛剛變更,就轉讓了名下的華錦控股股權。

華錦控股旗下除了有金力泰的控股股份之外,還擁有健康產業、基金管理、實業投資、金融控股等多個板塊的實體企業。這一脫手,相當於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將其著意打造的1+9+N的九大業務板塊悉數轉讓給了民營企業。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業界人士稱,該筆轉讓的真正用意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山西神秘地產商也被坑了?

華錦控股第二大股東錦泰控股,穿透的大股東為杜飛飛,持股比例為99.93%。杜飛飛旗下主要資產有宸泰控股有限公司和明泰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泰地產)。其中明泰地產是註冊在山西太原的房地產企業,杜飛飛持股97.17%,其餘股份由杜玉明持有。

2015年,曾因太原司法系統內部團購房明泰領秀長風項目停工,明泰地產被媒體關注過。據媒體報道,杜玉明與杜飛飛為父子關係,二人在太原行事低調,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杜玉明。

僅從股權關係來看,作為持有華錦控股40%股權的企業法人,如果錦泰控股對華錦控股出資為實繳,則華錦控股因投資金力泰的6億損失,杜飛飛也將分攤超過兩億元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