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陳姓的起源

中華每一個姓氏都源遠流長,有著一番意味深長的來歷,蘊含著一段生動有趣的故事。超越時空,追根溯源,今天與您一起尋“陳”之旅。


南方陳姓的起源

陳,左阜右東而組成。東為日在木中,觀察太陽活動的神木稱扶木或扶桑,阜為土山,扶木所在的地方稱為陳,是古代帝王諸侯觀察天文氣象之地。宛丘(今河南淮陽縣)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西周初封舜後媯滿之地,是先祖觀察天文氣象之中心。所以,專執觀察天文神職的氏族又被封於宛丘之地,逐漸成為陳氏族。

姓氏根祖—舜 帝

得姓始祖—陳胡公

說起陳姓起源,非常的複雜。歸納起來大概有五種說法。

出自姚姓或媯姓說

舜帝,也稱虞舜,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以地取姓為姚。舜在被選為堯的接班人前,堯為了考察他,讓舜搬到媯水旁居住,舜的部分後代以所居住媯水河為姓,為媯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建立周朝後,找到舜帝后人陳胡公媯滿,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周朝初年陳胡公滿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南方陳姓的起源

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25世,延續568多年。據《唐書·宰相世系》和相關史料記載,陳亡後,陳厲公的兒子陳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後改為田氏。公元前386年,陳的分支仕齊的十代孫田和時,廢齊康公而自立為齊太公,並受到周王朝和諸侯列國的承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

出自媯姓說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除胡公滿的後裔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

一是陳哀公之子陳留,避居陳留郡;二是陳湣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或潁川;三是遷居固 始,源於陳湣公次子陳溫之後陳璉,其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自秦漢以來,由田姓複姓歸宗的潁川陳氏一支,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顯赫,繁衍極盛,播遷極廣。

南方陳姓的起源

少數民族原有王姓或改姓說

少數民族中原有姓陳,非常之多,幾乎所有的民族當中都有陳姓。如:滿族姓陳有兩種,一種是原來漢人,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編入漢八旗,或者是到關外去生活。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京族裡邊陳姓是大姓;羌族裡邊陳姓氏大姓。

南方陳姓的起源

少數民族改姓陳的,也非常之多。如北魏鮮卑族陳氏 ,據《魏書·官氏志》記載:五代北魏鮮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而到洛陽,在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定族姓時,於496年改為單姓陳氏;蒙古族陳氏 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的姓。

賜姓改姓說

隋朝時期有一個叫陳永貴的將軍,原來是隴右地區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楊堅的寵信,官至柱國,領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郡陳公,陳永貴便以封號中的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

南方陳姓的起源

明朝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為籠絡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往往賜給漢姓漢名,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釐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姓名陳澄,官至工部尚書。

南方陳姓的起源

經過數千年的繁衍生息,時至今日,陳姓已遍佈世界每一個地區。根據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王姓人口總數5440萬,佔中國總人口的4.53%,是中國第五大姓。世界陳氏人口逾8000多萬,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五大姓。陳氏在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海南省、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第一大姓,在福建省、臺灣省和廣東兩省,陳氏約佔當地人口的10%以上。

南方陳姓的起源

說起陳姓,不得不說下陳姓南遷史。陳姓南遷的過程跌宕起伏,非常精彩。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重要南遷,全部遷往福建。669年,當時唐朝派河東人,山西一帶,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677年陳政去世,他的20歲的兒子陳元光,接替父親打了九年仗,在686年平定叛亂,報請朝廷批准設立了一個行政區,這個區劃對今天中國太重要了,福建漳州郡,就是陳元光設立的,他也被尊稱為“開漳聖王”,子孫就被稱為陳氏開漳聖王派。這一派非常重要,為閩、粵、臺灣以及南洋陳姓的主要始祖。今天的臺灣還有53座陳聖王廟。

南方陳姓的起源

最後讓我們一起傾聽這首很給力的《陳氏之歌》,敬仰跨越千年的姓氏血脈傳承!

龍的傳人,舜帝裔孫。

厚德載物,弘揚吾陳,

禮儀廉恥,孝仁忠信,

陳氏家族流淌中華魂!

耕讀之家,創業艱辛。

金沙岷水,潤澤毓秀鍾靈。

團結友善,意志堅定,

金門宴罷月如銀,

環佩聲聲出風城。

問到江南誰第一

鹹稱惟有陳氏。

傳承陳氏家族精神,

移山填海任我行!

百家傳承百家姓,

一筆難寫兩個陳。

陳府之南豪氣壯,

光大祖業有人來。

天下陳氏親連親,守望一家親

相望一家人,我們根連根。

同宗同源同根生,

同心同德同奮進。

潁川家聲振,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