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後莊村:“孝善扶貧”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憂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市文化和旅遊局駐兌鎮鎮後莊村扶貧工作隊通過基金引領、協議贍養、獎補激勵的辦法,嘗試“子女盡孝、集體盡力、社會盡心、政府盡責”的孝善扶貧模式,為農村貧困老人解憂。《學用新思想 建功新時代》專欄今天關注這一新探索。

後莊村72歲的村民任桃種了一輩子地,家裡收入微薄,這兩年老伴又臥病在床,日子過得很緊張。子女雖然也很孝順,但因為日子也不寬裕,在經濟上不能給父母太多的幫助。為此,老兩口不免為養老問題而有些擔憂。

孝義後莊村:“孝善扶貧”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憂

就在幾天前,任桃老人收到了一筆錢,讓她對以後的生活有了更多信心。

老人收到的這筆錢出自“孝善養老基金”,這是由駐村扶貧工作隊和後莊村村委聯合發起的一項養老扶貧計劃,受益人主要是2016年初識別後的60歲及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有2017年度已脫貧的原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老年人。

孝義後莊村:“孝善扶貧”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憂

基金的主要來源是以戶為單位,子女採取自願,每年可為每位老人交納最低1000元,最高2000元的贍養費,可由幾個子女均攤,也可一個子女代交。以此為基礎,市文旅局給予40%的補助,補助後每戶每年能達到1400—5600元。再加上國家給60歲以上老人每月固定發放的基礎養老金,每一位享受孝善養老基金的老人,每年至少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任桃的女兒告訴記者,得知基金成立後,她立刻就跑去村委交了錢。在她看來,照顧好父母的生活,本來就是應盡的義務,如今還有駐村工作隊和村裡幫助減輕負擔,自己更應該積極配合。

孝義後莊村:“孝善扶貧”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憂

72歲的村民馮秋梅同樣也是這份孝善基金受益者。以前,偌大的院子裡只有老兩口,總是顯得空落落的。孝善扶貧活動的開展,讓子女們回家更勤快了,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

老人的兒子剛結婚不久,院中的紅色地毯、空中懸掛著的紅色彩帶,染紅了院子,紅透了日子。

孝義後莊村:“孝善扶貧”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憂

在後莊村村委會門口也有這樣一抹紅,是一張公示單,上面清楚記載著,目前已收到子女出資金額32000元,市文化和旅遊局黨員捐款12800元,這些正是“孝善養老基金”能夠持續運行的基礎,也是一份對農村貧困老人的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