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除了解表散寒,還能治牙痛、頭痛、關節炎、鼻炎、痛經

細辛在《神農本草經》中為上品藥,味辛溫,未曾記載有毒。然而自宋代開始認識到細辛具有明顯的毒性,這種毒性亦經現代藥理證實。

一般認為本品味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口嘗細辛,辛辣之味顯著,質佳者不僅辛辣明顯,而且麻辣。因其能溫肺散寒、溫腎助陽、開竅醒神,故歸肺、腎、心經。

細辛除了解表散寒,還能治牙痛、頭痛、關節炎、鼻炎、痛經

解表散寒

細辛辛溫,能夠解表散寒,以治療風寒表證為主,適當配伍也可以治療風熱表證。用於表證感冒時需要抓住其應用要點:

(1)感冒兼有疼痛的病證,如頭痛、牙痛、關節痛等,因為細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2)感冒兼有鼻塞流涕較著者或鼻炎又因感冒而發作者,因本品具有較強的通竅作用,中醫臨床上,細辛是治療鼻塞流涕的常用藥,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鼻塞症狀。

(3)風寒感冒又見脈沉者。按照中醫理論,邪在表者,多見浮脈。風寒感冒為表證,脈浮者多見。然臨床上,風寒感冒亦見脈不浮反沉者,一般屬陽虛外感所致,治療上不僅要解表散寒,而且要扶助陽氣,此時可配伍麻黃解表,配伍附子以溫助裡陽,即組方麻黃細辛附子湯,是臨床常用方劑之一。除外以上三種情況,治療感冒時,細辛就無應用的必要了。

細辛除了解表散寒,還能治牙痛、頭痛、關節炎、鼻炎、痛經

止痛

《本經》記載細辛主“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溼痺痛”。本品止痛力強,廣泛用於多種疼痛的治療,如頭痛、牙痛、關節痛、腰痛、痛經等。細辛的揮發油、醇提物及水提物均具有明顯的止痛作用。

(1)治療頭痛。細辛治療頭痛,屬於對症治療。筆者常在辨證選方的基礎上,配伍細辛、川芎、丹參等以止頭痛。

(2)治療牙痛。細辛治療牙痛,無論寒熱虛實,均可配伍應用。筆者治療過一例牙痛,查無齲齒,以細辛、白芷,煎含漱口,幾分鐘內即達到止痛的效果,患者自述整個面部達到麻木的狀態。

(3)治療關節痛、腰痛等。此類病證,中醫大多診斷為痺證,細辛不僅能夠止痛,而且能夠發散風寒,治療風溼痺痛,不僅治本,還能治標。麻黃細辛附子湯、獨活寄生湯等均含細辛,均具有明顯的止痛作用。

(4)治療痛經。痛經的機理無外乎寒凝、血瘀,所以除活血外,散寒止痛也是痛經的常用治法。細辛不僅能夠止痛,還能通經散寒。含有細辛的當歸四逆湯不僅能夠治療血虛寒凝之寒厥(腰腿痛、凍瘡等),也是治療以受寒加重、得溫痛減為主要特點的痛經的有效方。

細辛除了解表散寒,還能治牙痛、頭痛、關節炎、鼻炎、痛經

通竅

本品具有較強的通竅作用,既可通有形之竅,又可通無形之竅,用於竅閉證。

(1)治療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見鼻塞不通、流涕者,不論是風寒、風熱,還是溼熱阻滯,細辛都是常用之品、治標之品,是中醫臨床上治療鼻炎、鼻竇炎等鼻部疾患的最常用藥物之一,多煎服。

(2)治療中風昏迷,可配伍皂角、半夏組方搐鼻散,共研細末,吹鼻取嚏以達開竅醒神之功。由於中風昏迷屬於臨床重症,這些簡便易行的方法,臨床已無用武之地,甚為可惜。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不可盲目試用,具體情況還需辯證。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需要諮詢的讀者,請關注我以後再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