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前不久公安部召开了“净网2019”专项行动的新闻发布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从他们公布的案例里面听说了一个名词“暗网”。“暗网”从字面上来理解,是相对于明网而言藏在暗处的互联网。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相对于明网而言,“暗网”有很多不确定性,整治很难。怎么去做,怎么去整治,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压力和挑战?

净网2019

11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首先被公布的是北京、江苏、海南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侦破的多起利用“暗网”实施犯罪的案件。

近年来,由于“暗网”匿名性的特点,滋生了大量以网络为勾联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比如买卖各类枪支弹药、毒品、公民个人信息、提供黑客工具、传授黑客技术教程,网络攻击,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等等。

目前,“暗网”犯罪的打击已经成为国际网络安全治理的焦点问题,我国公安机关也在不断加强打击力度。

今年2月,山东烟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发现,有网民在网上大量出售迷奸药品。3月24日开始,专案组抽调50余名警力,成功打掉配置、销售迷奸药物犯罪团伙2个,捣毁生产、存储迷奸药物窝点7处,抓获杨某、刘某、曲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8名,收缴成品迷奸药物198瓶、处方药品317盒、日本产强力安眠药4700粒,以及其他大量违禁药品,铲断一条从日本走私违禁药品的地下渠道。

今年初,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发现一涉及生产、销售、使用联网型针孔摄像头案件线索,专案组从杭州某房东非法安装使用针孔摄像头偷窥租客案着手,不断深挖扩线,追踪溯源,完整查清一条由方案设计商、硬件生产商、二级生产商、代理经销商等4个层级构成的非法生产、销售针孔摄像头的黑色产业链条。

从7月8日开始,专案组集中收网,抓获非法生产、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犯罪人员26名,其中,治安拘留含偷窥某疾控中心女厕的内部工作人员、偷窥女生宿舍某中学教师等侵犯公民隐私违法嫌疑人17名,抓获监视色情按摩过程某足浴店老板等组织卖淫犯罪嫌疑人3名,抓获非法侵入他人摄像头偷窥录制隐私视频犯罪嫌疑人1名,治安拘留卖淫嫖娼等违法人员25名,查扣针孔摄像头成品及半成品5000余个,并发现一批涉及国内其他省市、涉嫌非法销售和使用针孔摄像头的犯罪线索。

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29亿,这是一个多么海量的数字。互联网的出现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就像我们平时在使用电脑和手机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清理一样,网络环境也需要不断打扫和清理。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净网2019专项行动共侦破网络犯罪案件457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32名。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2017年比2016年网络犯罪的案件结案数量同比增长32%,2018年比2017年案件量又同比增长50%,这个数字增长是相当快的。一方面,是成绩和成效,另一方面,任务非常艰巨。

专家观点

主持人董倩: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犯罪,通过“暗网”实施犯罪有什么特点?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

巡视员 张宏业: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当前“暗网”犯罪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高度匿名,难监管难溯源;第二,“暗网”犯罪的形态趋于多样化,从网络黑客窃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数字货币的非法交易到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等,犯罪形态越来越多样;第三,“暗网”犯罪跨区域性,跨国性的特征明显,给打击带来了难度;第四,当前“暗网”犯罪的发案数量以及涉及的人群在不断上升。

董倩:

发布会上有这样一个数字,今年以来全国共立“暗网”相关案件是16起。从绝对数量来看,16起并不算多,这个数字是说明“暗网”犯罪在我国还不是特别突出,还是说在侦破过程中的确是难度太大了。您怎么看?

张宏业:

【净网2019】“暗网”不是“避罪天堂”!

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当前“暗网”犯罪相比于传统形式犯罪和网络犯罪情况来看并不突出。由于“暗网”匿名性的特点,普通网民是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搜索访问的,需要使用特定的软件配置授权等等才能登陆。所以“暗网”在我国的受众面还很小。第二,由于“暗网”匿名性、难以追踪及监管难溯源难等特点使公安机关在侦破“暗网”类犯罪案件方面难度非常大。

董倩:

对于侦破者来说,这些专业知识是不是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这里面很多知识是很复杂艰深的。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

张宏业:

确实是这样,这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过程。我们作为专门打击犯罪的机关,这方面的知识更新获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追踪新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与犯罪分子抗衡。

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实体生活和网络生活难舍难分,现在出现了“暗网”犯罪,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怎么去发现它,然后防范它,再打击它。

暗网不是法外之地

在“暗网”上,访问者不会留下任何访问痕迹,访问都是匿名的,这也给打击“暗网”犯罪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而加密货币又成为“暗网”走向成熟的助推因素。

目前,“暗网”犯罪的打击已经成为国际网络安全治理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针对“暗网”,我国公安机关也在加强着打击力度。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就成功打掉了一个利用“暗网”等互联网媒介传播儿童淫秽信息的群体,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这也是中国破获的首例境外隐秘网络违法犯罪案件。

有专家指出,尽管各国一直不断打击“暗网”犯罪,但在技术、制度等多方面仍存在不小难度。各国在打击的同时,完善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也能增强“打击”效果,不让“暗网”成为法外之地。

专家观点

对于公安部门来说,国际合作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张宏业:

国际合作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国警方合作是非常顺畅的,由于“暗网”跨国性的特点,要求各国警方在打击过程中必须紧密合作。

董倩:

在这次专项行动发布会上,提到网络犯罪的时候就在说“暗网”,而且把“暗网”相关的犯罪案例说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宏业:

“暗网”犯罪虽然目前在我国尚不突出,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但可以预计随着新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给社会带来的潜在危害必然会不断增加。根据我们的一些调查,当前“暗网”用户中90后的群体已经占比达到47%,其中00后占到了8.6%。在一起案件中接触“暗网”的用户多为25岁以内的,其中最小仅14岁。“暗网”用户呈现低龄化趋势,“暗网”中充斥着大量宣扬暴力、血腥,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是巨大的。

董倩: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预防,怎么预防发生?您怎么看?

张宏业:

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都要重视。当前在互联网传播平台中,大量传播涉及“暗网”信息,一些平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也不够有力,另外对“暗网”的危害性和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和影响的宣传教育也不够全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