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明確41項重點治理任務“重典”治霾 解百姓“心肺之患”

河南省明確41項重點治理任務“重典”治霾 解百姓“心肺之患”

初冬時節,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鳳湖生態公園蘆葦盪漾、候鳥棲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呈現在眼前(11月20日攝)。

今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如何?河南省將採取哪些應對措施?1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社會關切,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氣象預測結果及我省秋冬季汙染防治措施。

根據分析研判,近期可能面臨不利氣象條件,河南省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焦飛在發佈會上表示,氣象條件不利,採暖季汙染物排放強度增大,環境空氣質量形勢不容樂觀,改善空氣質量任務十分艱鉅。

河南省明確41項重點治理任務“重典”治霾 解百姓“心肺之患”

A

目標:實現PM2.5、重汙染天數“雙降”

最新氣象預測結果顯示,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冷空氣較弱,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將面臨霧霾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的情況。

進入10月份,河南省全面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後啟動了4輪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

11月初,省汙染防治攻堅辦印發了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對各項攻堅治理任務提出明確要求。

結合河南省實際,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劃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整個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即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9%以上,重汙染天數同比減少2天,這與國家下達我省的目標基本保持一致。

二是2020年第一季度改善目標,即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1%以上。

據此,河南省不僅要實現2019年年度目標,也要為實現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此外,在目標確定上,河南省還分階段、分區域、分地市明確了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B

措施:41項重點治理任務守護藍天

在攻堅治理措施上,河南省明確了41項重點治理任務。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年底前煤電行業完成160萬千瓦落後煤電機組關停任務;焦化行業、化工行業、有色行業達不到煤炭消費量或產能削減任務的企業實施停產。完成25家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任務。

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全力做好清潔能源和集中供熱供應保障。2019年全省天然氣資源供應能力達到135億立方米,新增風電裝機能力130萬千瓦,實現外電入豫500億千瓦時;鄭州市、安陽市、焦作市、濮陽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均達90%以上。加快推進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範圍內燃煤鍋爐和落後燃煤小火電關停整合。

運輸結構調整方面,2020年年底前完成15條鐵路專用線建成投運;統籌考慮老舊柴油貨車淘汰任務,建立淘汰任務清單,今年年底前淘汰數量達任務量的40%以上。

狠抓“三散”汙染治理,充分運用電量監控、無人機等技術,紮實開展“散亂汙”企業排查及監管工作。在保證群眾溫暖過冬的前提下,2019年全省完成“雙替代”供暖200萬戶。重點推進鄭州、開封、新鄉、鶴壁等第一批國家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平原地區實現散煤“清零”。

狠抓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全面落實非電行業提標治理、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鑄造行業深度治理、鍋爐綜合整治、工業爐窯汙染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共3.1萬個治理項目。

當前,河南省移動源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鄭州市2018年汙染源解析結果顯示,移動源汙染排放佔比高達37.2%,重汙染天氣期間,貢獻更高。加強移動源汙染治理,特別是加強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是當前重點工作。

“當前汙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汙染天氣依然頻發,成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發佈會上,焦飛表示,科學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才能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打贏藍天保衛戰。

為支持保障民生企業,防止“一刀切”,經省汙染防治攻堅辦研究決定,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對7類工業企業和重點項目,在保證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汙染防治設施齊全並正常運行的前提下不停產。

新聞1+1

重汙染天氣七類企業可不停產

1、對重點行業績效分級企業實施差別化管控措施。對被評為重點行業績效分級A類企業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可不採取管控措施,鼓勵企業自主減排;對被評為重點行業績效分級B類企業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針對不同級別採取相應的減排措施;對績效水平較差的C級企業,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加大減排力度。

2、對民生保障類企業實施“以熱定產”。對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障城市正常運轉任務、涉及居民供暖等保民生的516家工業企業,在滿足保障任務的同時,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實施“以熱定產”。同時,避免對居民供暖鍋爐和對當地空氣質量影響小的生活服務業採取停、限產措施,儘量減輕對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

3、對戰略性和新興產業的企業不實施應急管控。對於屬於重點新興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的99家企業,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鼓勵企業自主減排。

4、對涉及軍工產品和外貿出口的350家企業,在滿足產品訂單生產任務的同時,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實施“以量定產”,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

5、對綠色環保引領企業實施應急管控豁免政策。被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金融辦等部門評選為“河南省綠色環保引領企業”的40家企業,在重汙染天氣橙色及以下預警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鼓勵企業自主減排。

6、對綠色發展排行榜靠前企業實施應急管控豁免政策。對焦化、電解鋁、氧化鋁、化肥、造紙、陶瓷、鐵合金、耐材、碳素、醫藥、農藥、印染等12個涉氣重點行業的119家企業,在重汙染天氣橙色及以下預警期間,可不採取減排措施,鼓勵企業自主減排。

7、對重點民生建設工程項目不採取限制性停工措施。對國家和省重點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和當地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在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管控措施基礎上,給予支持鼓勵,加快施工進度,不採取限制性停工措施。

來源: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大河網-河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