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嘉賓如約而至,19歲的華創會說的都是“芯”話題

千餘嘉賓如約而至,19歲的華創會說的都是“芯”話題

協和海歸醫生尚小珂(左9)創業研發“心臟神器”奪得“華創杯”創業大賽冠軍。記者詹松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華創會讓千餘名五湖四海的華人華僑在漢相聚,這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團聚。

11月21日,第十九屆華創會將在漢開幕。20日晚,在東湖國際會議中心的會場外,兩名來漢參加華創會的嘉賓互相用普通話攀談,聊著聊著相談甚歡,冒出一句地道的武漢話:“哎喲,你是武漢人啊?我也是啊!”

今天的華創會,帶著新時代的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華人華僑紛紛“回家”。歸國、回漢,對於他們而言,不再是回與不回的艱難選擇,而是擁抱新時代、共享發展機遇的良機。

李東舸:

帶著隔空智能黑科技“回孃家”

千餘嘉賓如約而至,19歲的華創會說的都是“芯”話題

李東舸 記者史偉 攝

“我在武漢長大,但是這次回來發現武漢變化太大了,如果一個人走在路上會迷路的。” 華中科技大學大芝加哥地區校友會副會長李東舸驚訝於城市發展的“武漢速度”,鱗次櫛比的高樓、四通八達的交通,讓他印象中的故鄉增添了大都市的摩登氣息。

這次是李東舸第二次參加華創會,他將帶著黑科技項目“回孃家”。“我會向大家展示一個從來沒見過的東西,隔空智能。拿鍵盤舉例,現在大家用的是實體鍵盤,更高級的是投影鍵盤,但是你見過全虛擬的隔空鍵盤嗎?你的手指在空中盲打,電腦、手機、IPad上都能識別。” 在他的描述下,利用隔空智能技術,鍵盤都能“隱形”了。不僅如此,運用這種人工智能交互技術,動動身體做做手勢都能隔空穿牆打遊戲,實現了科幻片裡的場景。

“未來,我們的設備會更加智能化,這將改變我們的溝通方式,而更好的溝通也能更好的應用。”李東舸在美國創辦了智稜科技公司,目前在杭州和南京均有分公司,回到武漢後,他十分看好這裡的人才優勢,有意向今後在漢設立分部。

鄧中翰:

武漢佈局芯片產業早,看好“芯片小鎮”發展

千餘嘉賓如約而至,19歲的華創會說的都是“芯”話題

鄧中翰 記者史偉 攝

前天剛從歐洲參加活動歸國,輾轉換乘了多次航班抵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來不及倒時差便馬不停蹄地趕到華創會東湖國際會議中心。

“我來過武漢很多次了,對於光谷佈局的‘芯片小鎮’很感興趣,也很看好它的發展。”鄧中翰院士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換”道超車,打破我國“缺芯”瓶頸。1999年,他回國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成功地開發出中國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星光中國芯,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他領導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中國國內外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於計算機、手機及監控等領域。

此次是鄧中翰第一次參加華創會,他將重點關注智能製造暨第十屆田長霖論壇,“希望跟隨田長霖校長的步伐,藉助華創會這一平臺報效祖國,推動芯片領域人才的聚集與自主創新的發展。”鄧中翰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田長霖是他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時期的校長,也是田長焯的弟弟,20多年前曾親自出錢支持鄧中翰回國發展芯片事業,感情頗深。

對於光谷打造的“芯片小鎮”,他表示未來可期,“武漢佈局芯片產業比較早,特別是近年來,武漢在芯片產業上給予的舉措力度很大。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身,現在正是我們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時候。”他對武漢自主創新的優勢表示肯定,有很好的基礎,在存儲芯片領域有很好的佈局。

他還透露,目前,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和湖北省正在開始合作,結合相關大學正在做一些項目發展,“主要圍繞芯片產業佈局,解決‘卡脖子’技術。”

吳澤強:

期待通過華創會與武漢擦出更多火花

千餘嘉賓如約而至,19歲的華創會說的都是“芯”話題

吳澤強 資料圖

“原來武漢市有這麼多的大學生,這是武漢市的天然優勢,也是投資者非常看重的一點。” PreAngel美元基金總裁吳澤強對長江日報記者表示,一家企業想要創新發展,人才始終是第一競爭力,擁有百萬大學生的武漢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作為一家天使投資公司,吳澤強管理的PA基金目前已在中美地區投資了超過300個科技初創企業,主要覆蓋智能硬件、醫療健康、移動互聯網等諸多領域。“無論是從人才還是市場規模來說,武漢這座城市都讓我很感興趣。”吳澤強認為,作為投資人來說,重點要關注的是市場規模以及人才儲備,武漢在不少領域的發展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未來必將有新的突破。

“來武漢的次數不多,但是能夠感受到武漢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城市充滿活力,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在採訪中,吳澤強介紹說自己來過武漢三次,但是華創會是第一次參加。“華創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海外華人企業家有機會深入瞭解湖北、武漢,能夠吸引更多華人華僑企業家、投資者的到來,共享武漢發展機遇。”(記者汪甦 吳瞳 通訊員張文書 林紅 劉毓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