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在上海市16個市轄區裡,松江區可以說確實是不太顯眼。

但要回顧上海的歷史,大家就會發現,離開松江區,上海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金光閃閃的大上海了。

面積605平方公里的松江區,有一個響亮的稱號——上海之根。

這樣的名號聽起來確實很大,因為在大家印象中松江可能只能算是一個“郊區”,但是松江區確實當得起這個稱號,因為松江區的歷史,幾乎就是上海的歷史。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松江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歷史文化悠久,元朝時的松江就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奇女子。

她就是大家在學生時期就知道的黃道婆,她就是松江府人,中國紡織史上劃時代的人物,被稱為布業始祖。

其實明清時期的松江還有著非常多的故事,但是時間確實離我們太遠以及沒有最具體準確的依據,腔調樓市也就跳過這些。

時間推至1949年5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鬆江。蘇南行政公署設松江專區,專署駐松江,松江為其轄縣。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1952年恢復江蘇省建制後,松江專區隸江蘇省。

1958年3月江蘇省松江專區撤銷,松江縣劃歸蘇州專區。

直到1958年11月,松江縣劃歸上海市,可以說松江的存在是非常跌宕起伏的。

重新迴歸上海的松江也逐漸開始了它的城市變革, 松江各處都湧現出更新後的全新面貌。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1964年被拆除的松江岳廟與楊侯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2003年新的岳廟已在原址重建,除了遺留的一株古銀杏外一切都是新的。

像此類以舊換新式的更新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對於松江來說最大的

“本質式“的更新應該就是“2035規劃”。

2017年12月15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簡稱“上海2035”)獲得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2035規劃很寬泛,2035規劃下的松江成為了5大新城之一,如果問起來松江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很多人應該也都說不上來,但是之後批覆的《松江2035總規》則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機遇細分下的全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要求到2035年,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86.2平方公里。

生態空間面積不小於325.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不低2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

形成松江新城市級副中心、3個地區中心和若干個社區中心的公共中心體系。

規劃下的松江立足全域規劃,推動建設成為“科創、人文、生態”的現代化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就拿2019年的松江區來說,近兩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松江有軌電車與G60科創走廊。

松江有軌電車未來將構成松江區的交通骨幹。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G60科創走廊則是為松江區的產業指明瞭方向。

下圖就是松江區G60科創走廊的地圖,G60科創走廊也就是松江區沿著G60高速公路的9個園區,由於其中的園區有分區,因此圖中的園區多於九個。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松江區G60科創走廊的園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產業園區,松江也將以G60科創走廊建設為主要載體和戰略支點,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和帶動,大力發展高端製造和智能製造。

這意味著松江區的經濟結構將逐漸邁向中高端,經濟發展速度邁向中高速,

走出經濟轉型發展新路徑,也將帶來更多的“松江製造”。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松江有軌電車與G60科創走廊結合正是表示了上海市產城融合的發展方向,這也是松江區一套完整的計劃。

規劃後的松江最顯著的影響應該就是大家慢慢發現,松江的房子開始“好賣”了,在多年前,大家都將松江定義為偏遠郊區,買房第一個排除的置業目標地。

但隨著這幾年相關規劃的落實,“買房跟著規劃走”的說法確實不假,松江人口的導入對松江甚至是整個上海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大家選擇在松江購房的置業類型也悄然發生變化,對於前幾年的松江,最突出的應該就是有著大量自然生態資源的佘山板塊。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作為高端豪宅聚集區之一的佘山別墅區一直有著自身的板塊價值,不可複製的優質生態資源也吸引了眾多別墅客戶的青睞,大多數選擇松江的群體也都僅僅是衝著佘山的生態資源而來。

且不說那些上億的佘山別墅,就以兩千多萬套均總價的佘山東紫園來說,它就是幾年前的佘山豪宅標杆: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佘山東紫園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開盤時間:2017年4月30日

建築面積:554-578平

產品總價:2680萬起

佘山東紫園位於佘山南部,依託東佘山、月湖、佘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資源,利用本身原有地勢地貌來打造高端別墅社區。

佘山東紫園採用意大利文藝復興經典建築風格,採用坡地式園林設計,園林內遍佈成2000多種樹種植被,四周林木高低錯落,再依託佘山地塊原有的植物生態體系,使社區保持了佘山丘陵地貌。

項目容積率只有0.18!綠化率高達75%,佔地約443786平米,但是僅僅只有217幢獨棟別墅,可以說說是一個非常“私享”的純別墅小區。


項目目前在售的554-578平區間段的產品總價2680萬起。

而在時代變遷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追求庸碌繁華市區背後的自然生態新生活,隨著佘山相關交通規劃等發展,選擇在佘山置業群體逐漸擴張。

而佘山不僅僅只有這樣的天價別墅,剛需改善型的經濟型別墅也漸漸出現,例如佘山腳下的佘山翡麗雲墅: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佘山翡麗雲墅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開盤時間:2018年8月27日

建築面積:123-134平

產品總價:529萬起

佘山翡麗雲墅位於佘山鎮商業中心,10分鐘內享有優質生活配套。

9號線沿線,10站徐家彙,30分鐘大虹橋,更有多條公共交通環繞,多重優質資源薈萃,打造佘山未來人居藍本。

佘山翡麗雲墅距離佘山僅500米,擁有7大旅遊景點,3大休閒會所。

如果說佘山最有特色和價值的就是各項自然景區,那麼翡麗雲墅最有價值的就是它離這些景區都非常近,並且在整個景區輻射圈內,也很難找到同等價位的項目。

項目目前在售的別墅房源首付僅183萬出頭,總價500萬起。

像上文這兩個別墅產品,不管是豪宅型還是經濟型都可以說是代表了大部分衝著絕版自然資源而來的群體目標。

然而松江除了佘山,隨著“2035規劃”的落實,大家在松江的置業目標也發生變化,從“自然資源”轉向了“規劃”,例如就位於G60走廊旁的海倫堡蘭園: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海倫堡蘭園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開盤時間:2018年11月30日

建築面積:183-307平

產品總價:732萬起

海倫堡蘭園是一個高品質的大平層項目,就緊挨著G60科創走廊,可以說項目是位處規劃利好的輻射帶的,因此有著非常穩定的發展潛力。

項目走的法式高品質定位,因此項目相關配套也做到了松江的頂級規格,例如項目內有松江唯一一個無邊鏡面泳池,哪怕觀望整個上海,許多市區豪宅幾乎都見不到它的存在。

同時項目兩大會所營造的中央景觀軸也是引領著松江整個板塊高品質社區的能級進階。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海倫堡蘭園住宅風格是法式建築風格,講究軸線對稱,項目通過線腳、腰線將建築分成經典的三段式比例,使得建築古典、挺拔,更採用羅馬立柱、寶瓶欄杆等加以點綴,延續了宮殿式建築的精髓。

項目目前在售的別墅房源套均價都在千萬一下,是佘山當之無愧的性價比之王。

總的來說,松江有動輒五六千萬的天價豪宅,也有著幾百萬的經濟型疊墅。

有著追求自然生態的山居野墅,也有著緊跟規劃的品質法式大平層。

城市更新的腳步之下,板塊內的住宅變化也是悄然無息的,這也許就是城市更新帶給住宅最大的魅力。

不管是是哪種居住需求,只要你想置業在有著奇麗生態景觀,有著潛力規劃的松江,那就一定能找到適合的那個住宅新居。


以上是正文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上海之根”向“上海之巔”轉化的全新松江

把地產說清楚,把買房講明白。

關於樓市,我們只傳遞

#最有價值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