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民:半生拍摄普通人,他的作品构成一部“中国民生图像史”


朱宪民,山东省濮城人,中国纪实摄影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生于黄河边,长于黄河边。17岁离开家乡,70年代,他又回到黄河边上的故乡,从范县出发,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东北和大西北,半个世纪以来,持之以恒地关注平民生活,用镜头定格了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作品意境深远,极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图为朱宪民。

朱宪民用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拍摄这些普通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时间跨度超过五十年,成了一部“中国民生图像史”。图为1963 年,河南,黄河大堤的冬天。摄影:朱宪民

1968年,吉林,农村小学的劳动课。摄影:朱宪民

1968年,吉林,人民公社开大会演出文艺节目。摄影:朱宪民

1969年,内蒙古,边疆女民兵。摄影:朱宪民

1973年,内蒙古,下放到大草原的天津知青。摄影:朱宪民

1976 年,吉林,社员们在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场院里分粮。摄影:朱宪民

1977年,山东,黄河岸边拉煤的地排车。摄影:朱宪民

1977年,河南,文化大革命的痕迹。摄影:朱宪民

1978年,山东,奶奶和孙子。摄影:朱宪民

1978年,山东,屋檐下的妇女。摄影:朱宪民

图文摘自《真理的慧眼: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中国摄影出版社2017年6月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