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三則,那些動物告訴我們的哲理

寓言故事三則,那些動物告訴我們的哲理

故事一、終點的意義

一天,在一棵古老的橄欖樹下,烏龜聽見一隻長得很漂亮的雄鴿子說,獅王二十八世要舉行婚禮,邀請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慶典。

烏龜心裡想:既然所有的動物都去,那我是動物,我也應該去!

她上路了。在路上她碰見了蜘蛛、蝸牛、壁虎,還有一大群烏鴉。他們先是發愣,然後規勸並嘲笑說:“烏龜呀烏龜,不是我們說你,這麼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懂,婚禮馬上就要舉行了,可你爬得這麼慢,你能趕上嗎?等你爬到那兒時,別說婚宴早已結束,洞房也已鬧完,甚至小孩子也出生了,恐怕生下的小孩也已經長大成人都可以舉行婚禮了。” 但烏龜執意前行。

許多年後,烏龜終於爬到了獅王洞口。只見洞口到處張燈結綵,各類動物也幾乎應有盡有。這時,快活的小金絲猴告訴它說:“今天,我們在這裡慶祝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

如果當初烏龜聽了蜘蛛們的規勸後回頭,又怎能趕上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呢?

【感悟】堅持,是一個過程,一個持續的過程。想成一事,必從小事開始,積少成多,事實上,每次進步一點點並不太難。

生命的獎賞遠在旅途終點,而非起點附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達到目標,就算踏上第一千步的時候,仍然可能遭到失敗。但只要你堅持不懈,最後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寓言故事三則,那些動物告訴我們的哲理

故事二、猴畫狐狸

猴子發現狐狸在雞窩前鬼鬼祟祟,立刻提筆畫了一幅速寫,貼在雞窩前的大樹上。貉、狼和老虎看了,不約而同地把猴子圍了起來。

“你這是別有用心!”貉怒視著猴子說,“看你給狐狸畫的那嘴,簡直與我的嘴一模一樣!”

“你這是指桑罵槐!”狼逼視著猴說,“為什麼偏偏畫我老朋友的速寫?”

老虎怒氣最大,它一邊將速寫扯碎,一邊對猴子吼道:“你這是影射!狐和虎讀音相近。你的矛頭是對著我的!”

猴無法申辯,它糊塗了:我明明畫的是狐狸,可貉、狼和虎為何要發火呢?

據說,猴之所以常常抓耳撓腮,就是因為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你弄明白了嗎?

【感悟】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寓言故事三則,那些動物告訴我們的哲理

故事三、弱者的力量

獅子發現自己的洞邊上住著一群黃蜂,黃蜂每天旁若無人地在獅子的領地飛進飛出。獅子覺得,自己作為百獸之王,整天跟一群這樣的小傢伙生活在一起,實在沒有面子,便強烈要求黃蜂搬走,不然就要給它們一點顏色看看。黃蜂對於獅子的忠告,全沒放在心上,依然每天自由自在地在獅子的領地穿行。

終於,獅子發怒了,一頭撞向了黃蜂窩。黃蜂毫不示弱地向獅子撲去,並緊緊地叮在了獅子的身上。獅子痛得撒腿就跑,可是,怎麼也甩不了黃蜂,最終被累死了。

一天,黃蜂發現自己的窩邊住著一群螞蟻,黃蜂無法容忍這些小東西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於是,強烈要求螞蟻搬家。可是,螞蟻根本就不把黃蜂放在眼裡,依然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黃蜂的窩邊。

終於,黃蜂發怒了,黃蜂一頭撞向了螞蟻窩。頓時,螞蟻紛紛出動,並緊緊地將黃蜂圍住了,黃蜂動彈不得,最後成了螞蟻的食物。

【感悟】遇強不怕,是勇氣,遇弱就欺,是愚昧。要知道,既然作為弱者的你能夠戰勝強者,那麼,那些更加弱小者,同樣也能戰勝你。

寓言故事三則,那些動物告訴我們的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