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到那個身騎白馬的他,來洛陽白馬寺感受佛教在中國的源頭


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圖為洛陽白馬寺宰相墓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

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2013年6月15日下午開始,洛陽白馬寺舉行為期七天水陸法會的送聖儀式,上千名來自香港,臺灣以及內地的僧俗,居士觀禮祭拜,普願共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眾生安樂。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白馬寺保存的古代碑刻40餘方。其中,最具歷史價值的有:宋崇寧二年刻石、金"重修釋迦舍利塔記"碑、元"龍川和尚遺囑記"刻石、元"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明"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