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吃7年藥卻不是心臟病,專家:帕金森也有“不抖”的

錯吃7年藥卻不是心臟病,專家:帕金森也有“不抖”的

由於右胳膊僵硬、活動不靈便,山東人劉先生被當地醫院診斷為“心臟病”,隨後吃了7年治療心臟病的藥。直到7年後他才得知自己患的並不是心臟病,而是帕金森病。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王學廉教授表示:帕金森病症狀多樣,並非只有“抖”,“不抖”的帕金森病更易誤診!

帕金森病被診斷為心臟病

劉先生今年58歲,是山東某技工學校的老師。2010年他的右胳膊出現僵硬感,活動不靈活,前往當地醫院診察後被診斷是患了心臟病,隨後他遵醫囑進行吃藥,一吃就是7年。

“幾年後,我的右腿、左胳膊也變得僵硬,平時說話變得遲鈍,不如以前流利。再過了幾年,身體的僵硬症狀越來越嚴重,讓我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吃飯拿不了筷子,我便開始用鑷子小心翼翼的吃飯。還有面部表情不斷地減少,表達不出笑意與生氣,走路、做動作變得很慢,還會自己把自己給絆倒,整個人生都灰暗了。這情況對我造成了嚴重影響,我就不再教學,退居後勤了。”劉先生講到。

“身邊也有得心臟病的人,不過為啥別人都沒有我這種情況?”這讓劉先生很不解。前不久,他在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王學廉教授處進行了確診,原來他患的根本不是心臟病,而是帕金森病。進行了一系列身體檢查後,發現劉先生的心臟並沒有問題。

確診帕金森病後,劉先生就開始藥物治療。起初吃藥效果很不錯,他的僵硬、緩慢症狀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但兩年半後,藥效就不斷下降。“吃的藥越來越多,效果反而越來越差,那段日子是真的很難熬。”劉先生說。

在王學廉教授的建議下,劉先生今年8月來到唐都醫院神經外科進行了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治療。9月下旬腦起搏器開機調試後,他的僵硬與緩慢症狀基本消失,身體變得靈活起來,講話不磕巴了,也能夠正常的吃飯、走路了,他對手術效果非常的滿意。

專家:“不抖”的帕金森病更易誤診

王學廉教授指出,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是“抖、僵、慢、走不穩”,其中“抖”的症狀深入人心,一提起帕金森病就會想到“抖”。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帕金森病人都會出現手腳“抖”的情況,而主要變現為身體僵硬、不靈活、動作慢,這更容易和其他疾病分辨不清。帕金森病起病隱襲、症狀多樣,經常會被誤診為頸椎病、腰椎病、老年痴呆症、抑鬱症等,不過被誤診為心臟病的並不多見。

王學廉教授提醒,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且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治療手段,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是對藥物重要、有效的補充,可以明顯改善帕金森病人的震顫、僵硬以及運動遲緩症狀,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超 張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