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在攻打荊州到巴蜀,拒漢水的戰鬥中打得很漂亮,甚至他的對手也不得不佩服他,但他並不是傳說中那樣用兵如神,百戰百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故事。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劉備死後,為了恢復漢朝,諸葛亮曾五次率領蜀軍北伐爭奪中原,但均以失敗告終。諸葛亮總結了歷次北伐的教訓,緩解了蜀道糧草供應不暢的局面。這位睿智的丞相不僅擅長軍事上的改良,如巴山蜀水和關隴等地的八陣圖,還設計使用了諸葛行波、諸葛銅鼓、孔明燈,還有同時發射實箭的連弩,製造了兩種交通工具木牛流馬,既適合山區交通,又適合在崎嶇的蜀道上使用。後來,小說家把木牛流馬描述成一種不用人力就能運轉的神奇東西,那只是一種誇張的比喻,其實木牛是一種沒有前緣的車,流馬是一種小巧的手推車。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公元234年,諸葛亮作了充分的準備,派出十萬大軍進攻魏國,諸葛亮到達渭水河南岸的五丈原以後,一方面建起了營地,另一方面又建起了耕種的土地,為長期的對峙做好了準備。同時,東吳的孫權也被諸葛亮派來的使者說動, 以兵分三路的方式對魏發起猛烈的進攻。當時,魏文帝曹丕因病去世,魏明帝曹睿繼位後親自率兵與東吳作戰,並派司馬懿在五丈原防守蜀軍,魏明帝向司馬懿交代了四個字“只守不戰”,司馬懿接受了意見,於是他只是管牢牢地守著兵營,蜀軍任憑挑戰他,但他始終沒有出來戰鬥。諸葛亮千方百計去激怒司馬懿,於是就派人給司馬懿送了一套女裝,意思就是嘲笑他像婦女一樣膽小如鼠,不敢去迎戰。司馬懿一笑了 之,懶得理會,因為他看穿了這是諸葛亮的計謀。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面對蜀軍的挑戰和嘲笑,司馬懿雖然很沉得住氣,但魏軍還是忍不住要求與蜀軍作戰。司馬懿對部下說:“別擔心,我要去皇上那裡徵求同意,才能和蜀軍作戰。”奏章上去後,經過一段時間,魏明帝派了一位大臣宣佈了命令,但歸根結底還是不能出戰,命令下達後,魏軍感覺非常沒勁,蜀軍的士兵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失望了。最後還是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司馬懿的意圖。其實司馬懿上奏章要求出戰是作戲給部下看的,試想一下大將統帥兵馬在外有必要向皇上請戰嗎?無論如何諸葛亮還是派使者去魏營挑戰,司馬懿每次接待使者都很有禮貌,他還藉機瞭解了諸葛亮和蜀軍的情況,當他聽說諸葛亮每天忙於工事胃口不好後,他對身邊的幾位將領說:“想想諸葛亮日理萬機卻吃得很少,這樣下去他的身體能撐多久呢?不累垮才怪呢!”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一段時間後,正如司馬懿所料那樣,諸葛亮終於因勞累過度而病倒,這個消息傳到了後主劉禪那裡,很快就派了大臣李復到五丈原去看望他。回國後,李復向劉禪彙報說“丞相病得很重,陛下應該考慮由誰來代替他。”於是劉嬋焦慮地說,“我怎麼知道誰能代替丞相呢?你應該再去五丈原,請丞相推薦接班人。”李復又來了五丈原,諸葛亮知道他來的意圖,就對他說:“請你告訴皇上,蔣婉將來可以接替我,蔣婉之後,費禕可以接任。”

幾天後,諸葛亮在五丈原的軍營裡去世了,享年54歲,根據諸葛亮生前的安排計劃, 蜀軍並沒有透露他的死訊,而是將他屍體包好放在車裡有序的撤退了,但諸葛亮的死訊最終還是沒有遮掩住,司馬懿知道後,立即派魏軍趕來,追到五丈原後蜀軍突然掉頭,於是後隊改前隊直向魏軍殺來,司馬懿大吃一驚,立即就命令了魏軍撤退,蜀軍最終安全的撤離了沒有任何傷亡。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最後,諸葛亮的遺體葬在陝西省勉縣西南的定軍山,現在我們也不知道他究竟埋於何處,根據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的計劃安排,命令部下他死後將葬在定軍山,但具體什麼地方他並沒有透露,只是讓士兵們抬著棺材一路往南走,繩斷便葬,諸葛亮的這一計策,目的就是防止仇家找到他的墓穴,不會引來盜墓賊。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卻讓所有部將不解,也迷惑了現在所有人

​儘管諸葛亮想恢復漢室、統一中國的願望沒有實現,但是他的智慧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品格,卻永遠被後人傳頌和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