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減藥減肥穩糧增魚 全省88.8萬畝稻漁種養獲“雙贏”

目前,稻漁綜合種養在我省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全省推廣實施面積由2013年的5個示範縣、面積12萬畝,逐年發展到2018年30個示範縣、面積70.5萬畝,今年達到了88.8萬畝。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蟹持盈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財,帶著十幾戶志同道合的農戶,連片經營3500畝稻田,發展稻蟹綜合種養。

陳財說起發展稻蟹綜合種養的道道滔滔不絕。“我們合作社發展稻蟹主要靠‘三好’:人好、地好、水好。人好,就是縣鄉都推動,農民肯幹;地好,是因為我們的稻田位於縣的優質水稻產業帶,土質肥沃、平整;水好,是因為我們種地養蟹的水來自於烏裕爾河,水質好、水生生物多、沒有汙染。”

陳財告訴記者:“春天水稻秧苗和蟹苗幾乎同時下地,秋天水稻長成了,蟹苗也長大了。這期間水稻和河蟹是互相幫助,河蟹能吃稻田裡的雜草和水中的幼蟲,它的排洩物還能成為水稻的生物肥,而且因為河蟹不停的爬行,施肥很均勻;稻田透光透風,能為河蟹提供清涼舒適的生長環境,還能為河蟹遮擋天敵。”

與普通水稻種植相比,稻蟹綜合種養的收益之好顯而易見。說到收成,陳財喜笑顏開:“有了河蟹的幫忙,水稻施肥量能減少一半,基本不用除草殺蟲,所以水稻的品質特別好,能達到綠色標準。再加上稻田裡水質好,水生生物多,河蟹飼料用得也少。一般稻蟹都長得個大,一個有二兩重,外觀顏值高,都是青殼白板,口感特別好。今年中秋節前我們的河蟹一斤賣到了70元,現在已銷售一空。我們的水稻也不愁賣,其中有1/3做成高端蟹稻米,裝上禮盒銷到南方,一斤能賣12元。粗算一下,一畝蟹稻比普通水稻回報率多30%,多收入500元左右。”

實施稻蟹綜合種養,打造綠色有機品牌,近兩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找到了“稻蟹共作”這個糧食增值的新路徑。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資源十分豐富,縣內有嫩江、烏裕爾河和雙陽河流過,水系長達160公里,發展稻蟹綜合種養的資源優勢十分明顯。依託這種資源優勢,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在大力發展水產業的同時,積極調整養殖結構,引導全縣水田鄉鎮實施稻蟹綜合種養。今年,該縣稻蟹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2萬畝,實現增收1400萬元。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瞭解到,近兩年,我省充分發揮水稻種植面積和單個地塊面積大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稻漁綜合種養推廣實施力度,先後累計投入2000餘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水稻種植優勢區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全省先後試驗推廣了稻魚、稻蟹、稻鰍、魚鴨稻、蛙魚稻、稻蝦、稻鱉等稻漁綜合種養模式。

“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魚、糧魚雙贏”。據農業技術人員試驗綜合分析,稻漁綜合種養不僅不影響水稻生產,還可以實現農業“三減”,農藥施用量平均減少43%,化肥使用量平均減少35%。不僅降低成本,還能生產出綠色和有機水稻,稻農增收增效非常明顯。黑龍江日報 記者黃春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