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四開光坐墩

杌凳,杌凳是不帶靠背的坐具。是專指沒有靠背的一類,以別於有靠背的“椅”。

文昌院中兩個凳類產品因藝術差異性較大,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坦蕩的“楠木嵌青花螭龍紋瓷面圓凳”(圖1),一是侷促的“紫檀透雕花卉紋繡墩”(圖2)。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圖1 楠木嵌青花螭龍紋瓷面圓凳

按說這兩件傢俱並不是文昌院中最引人注目的,只因一個是上乘之作,另一個卻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普通之作。如果未一起擺放,或許還看不出箇中端倪,可巧這兩件傢俱緊挨著,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件傢俱顏色較深,遠看都像是紫檀的。當初王世襄先生看過“楠木嵌青花螭龍紋瓷面圓凳”後認為其“非楠、非樟、非櫸”,尚不能確定。而此圓凳共八件,故宮、頤和園各半,其中頤和園的這四隻被染成了黑色。

歷史的變動總有一定原因。或許黑色更適合頤和園整體傢俱的格調,或許當年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因紫檀器物少,故從故宮調過來後染黑仿紫檀傢俱用。近年來,經多位資深木器專家鑑定論證,瓷面圓凳為楠木的可能性最大,也更符合宮廷傢俱用料史實規律。

其實,此“楠木嵌青花螭龍紋瓷面圓凳”準確的說應該叫“圓花臺”或“矮香幾”,是過去宮廷室內用來擺放盆景、香薰的個頭較矮的花幾,今人習慣性地稱其為圓凳。王世襄先生把這個圓凳的年代定為“康熙”時期,而現在有學者則根據其造型風格認為是“雍正”時期。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圖1-1青花螭龍紋瓷面

圓凳製作於清代,但風格卻是明式的。從整體造型來看,圓凳氣勢坦蕩,圓潤婉轉。坐面瓷片(圖1-1)構圖摒棄滿花,把瓷的藍色集中在中心,中間是寬大的白邊,與邊框形成“青白黑”三個圓形層次的對比。三個圓之間距離基本相等,一環套著一環,流暢自如。大面積的留白和中心的青花,突出了坐面“圓”的主題。外撇的四足與牙板弧線一脈相承,連龜足都以嚴謹“承圓”的姿態外翻。坐面、牙板、託泥三處圓形上下一氣呵成,遙相呼應。圓凳無論向外張還是向內收都無處不在地展現明式傢俱整體意韻慣通的優良品性。

一般來講,圓型傢俱腿越少越難做。因為腿少,連接腿之間的牙板和凳面材料尺寸就大,弧度也大,取材難度就大;反過來,腿越多,則取材越容易。圓凳充分體現了設計的高級、製作的奢侈與氣勢的坦蕩。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圖2 紫檀透雕花卉紋繡墩

而“紫檀透雕花卉紋繡墩”(圖2)與之相比則遜色很多。其腿部上下堆砌了繁密省工的轉珠紋。腿足之間,吊牌式的花芯裝飾貌似高貴華麗,造型卻程式化,少激情。雖然雕花呈現歐洲巴洛克式樣,但其形狀卻偏於瘦高,少磅礴之氣,反而洩了整件器物的“氣”。促狹的坐面(圖2-1)更加放大了它盲目收緊的侷促感,降低了坐者的舒適度。材料採用了名貴的紫檀,可藝術價值和富貴程度都不高——“坦蕩不足,侷促有餘”,算不得上乘之作。

一組古典傢俱凳類設計軸測圖

圖2-1繡墩坐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