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鴨要怎樣飼養和管理?

婦產科陳開華大夫


產蛋鴨管理的主要密度是提高產蛋量和蛋重,減少破蛋,並降低鴨的死亡率和消除率。飼養管理是一個相對重要的部分,是實現鴨種獲利的關鍵。因此,必須科學提出和認真管理。

餵鴨必須在全方向進行。小鴨的日齡必須相同,鴨子的品種也應相同,以便可以對它們進行良好的管理和餵養。不同階段對飼料的營養和生活條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鴨群中同齡鴨有利於統一配料,管理,防疫,消滅,實行全進全出,有利於計劃生產。

掌握正確的開始生產的時間,早早開始產蛋,鴨子的產蛋量低,蛋大小小且高峰期短。必須通過控制飼料以及改變飼料營養水平和增加開箱前光照時間的組合來進行調節。當產蛋率達到5%時,飼料中的鈣和磷應提高到產蛋水平。蛋鴨在初次生產時容易受到干擾,必須特別注意以確保蛋鴨將產蛋至高峰。

根據鴨蛋的產蛋率合理餵養,正確混合飼料,每天飼餵4-5次,每隻鴨子飼餵125-150克,在休息期間每天飼餵兩次。喂飼飼料是否合理可以通過觀察鴨子排出的糞便,蛋重,體重,羽毛等的變化來確定。如果鴨子的糞便全是白色,則意味著飼料中的動物飼料沒有被完全吸收。蛋殼很薄,而沙殼蛋的飼料或維生素D中缺少鈣。產量體重達到了體重的標準,產蛋一段時間後仍然有好的體重,如果產蛋量減少,則雞蛋餵飽量不足。如果鴨子跌落後立即變溼,則鹽分過高。

促進蛋鴨的穩定生產和高產。產蛋一段時間後,鴨子應注意在餵食後增加蛋白質飼料。必須飼餵更多的玉米,豆粕和其他飼料,增加放水和放牧的時間,鼓勵鴨子多運動,並增加人工光照。每天早晨,燈打開(打開)1-2小時,並且每天點亮16小時。鴨舍的保溫工作完成。在冬天,它應該達到6-7°C。鴨子排出後,應洗淨汙垢並暴露在陽光下。促進產蛋。

及時淘汰並更新鴨子。鴨子將在春季和夏季產蛋,並在秋季開始換羽。這時,應淘汰低產鴨子。在同一年,原則上不會淘汰春季鴨子,必須選擇性淘汰360天以上的鴨子。全年進行新的小鴨飼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鴨只因換羽而停止產蛋,三分之二的鴨產蛋。將高產的鴨毛從腹部的羽毛上折斷,然後更換羽毛。低產鴨羽毛整潔有光澤,淘汰時應將低產鴨消滅。


養種農村


蛋鴨養殖

採取輕度的限制飼養,適當多喂些青、粗飼料,或在原來的混合粉料中,摻進一部分稻穀後拌溼喂,每日飼餵兩次,保證每個鴨子都能同時吃到飼料,避免飢飽不勻。同時要加強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防止過肥。夜間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鴨舍用1盞15瓦的電燈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據鴨子的生活習性,定時作息,制定操作規程,儘量保持穩定,不要經常變更。蛋鴨開產以後各階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開產以後到300日齡分為產蛋前期,此後到400日齡為產蛋中期,400日齡以後到500日齡為產蛋後期。產蛋前期應儘快把產蛋推向高峰,在營養方面應根據產蛋上升的趨勢,增加日糧的營養濃度,適當增加飼餵餐數,除白天繼續喂3餐外,在夜間關燈以前增喂一餐,每隻鴨平均精料採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時間應達到17小時,人工光照時,開燈關燈的時間應該穩定,不能隨意變更。此段時間的管理是否恰當,應從下列幾個方面去觀察:初產蛋蛋重較輕,但隨著日齡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齡時蛋重應達到本品種的標準蛋重;而且產蛋率也是不斷上升的,在230日齡時,產蛋率應達到90%左右;210~300日齡時,每月隨機抽取10%的母鴨測定體重若是維持原來的體重,說明飼養管理是恰當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來;產蛋率時高時低,甚至出現持續下降;母鴨體重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說明飼養管理有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加以改進。經過100多天的連續產蛋後,進入產蛋中期,此時體力消耗較大,健康狀況已不如產蛋前期,在飼養管理上稍有不慎,產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現換羽,這是比較難養的階段。此階段的飼養力求保高產,使產蛋高峰期儘可能延長,在這一階段首先是在營養上保證滿足高產的需要,營養水平較上一階段略有提高,配合飼料的粗蛋白質19.5%~20%。隨著日齡增加,蛋鴨對鈣的利用率略有下降,應適當增加鈣的喂量,在配合飼料中添加1%~2%、直徑為1~2毫米的顆粒狀石灰石(或貝殼),或在鴨舍內單獨放盆,裝有上述規格的貝殼或石灰石顆粒,任其自由採食。氣溫在5℃以下時要保溫升溫,超過30℃時要防暑降溫。此階段管理是否洽當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如殼蛋光滑厚實,有光澤;產量時間集中,在早晨2~4時產蛋;鴨子精力充沛,下水後潛水時間長,出水後羽毛光滑不溼。說明飼養管理得當。相反的,若是蛋形變長,蛋殼薄,有沙點,甚至生軟殼蛋;鴨群出現每天推遲產蛋時間,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鴨子精神不振,行動無力,下水後羽毛沾溼,甚至下沉。上述情況表明飼養管理不當,應及時查明原因,加以改進。400日齡以後進入產蛋後期,此階段要根據蛋鴨的體重和產蛋率來確定飼料的質量和飼餵量。若鴨群產蛋率仍在80%以上,而鴨子的體重略有下降的趨勢,在飼料中要適當增加動物性蛋白質飼料;若產蛋率仍有80%左右,體重有增重的趨勢,則適當降低飼料中的代謝能,或增喂青粗飼料;若體重正常,產蛋率也較高,飼料中的蛋白質比上階段略有增加;如果產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時已很難將產蛋率再提高,無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關,促進運動;光照時間不能減少,操作規程要保持相對穩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應激反應。





北沐孤酒


產蛋鴨要怎樣飼養和管理?

產蛋鴨飼養管理的主要密度就是提高產蛋量和蛋的重量,減少破損蛋,降低鴨群的死亡率和淘汰率。飼養管理是比較重要的一環,是養殖蛋鴨實現利潤的關鍵。所以要科學飼養,精心管理。


一、喂蛋鴨必須實行全進全出,雛鴨的年齡必須一致,鴨的品種也要相同,這樣才能很好的進行管理與餵養。不同階段對飼料的營養和生活條件要求也有區別,所以,一個鴨群中日齡相同的鴨有利於統一配料、管理、防疫、淘汰、實行全進全出,便於有計劃進行生產。


二、掌握適時開產,蛋鴨過早開產全年產蛋量低、蛋小、持久性差,必須通過控制飼養來加以調整,開產前改變飼料營養水平與增加光照時間相結合。在產蛋率達到5%時,要將飼料中的鈣、磷提高到產蛋期的水平。蛋鴨在初產時易受到驚擾,要特別小心管理,使鴨群產蛋順利達到高峰期。

三、合理飼餵,根據鴨的產蛋率的高低,正確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每隻鴨喂125—150克,休產期每天喂兩次。飼餵飼料是否合理,可以通過觀察鴨排出的糞便、蛋重、體重、羽毛等變化來確定。如果鴨的糞便全部白色說明是飼料中的動物性飼料沒有完全吸收。蛋殼薄、沙殼蛋是飼料中缺乏鈣質或者維生素D。開產體重達到標準體重,產蛋一段時間後仍然有良好的體重,證明用料合理。如果產蛋量下降,蛋小是飼料喂量不足,如果鴨落水後羽毛立即變溼,說明鹽分過高。


四、促使蛋鴨穩產高產,蛋鴨經過一段時間產蛋以後在飼養上要注意增加蛋白質飼料,要多喂玉米、豆粕等飼料,增加放水、放牧時間,促使鴨多運動,增加人工光照,每天早晨晚上開(點)燈1—2小時,每天光照16小時,做好鴨舍內保溫工作,在冬季要達到6—7℃以上,鴨群放水時要洗淨身上汙物,多曬太陽,促進產蛋。


五、及時淘汰和更新鴨群,鴨群經過春、夏兩個季節產蛋到了秋季開始換羽毛休產,這個時候低產鴨宜淘汰。當年的春鴨原則上不淘汰,360日齡以上的鴨,就要有選擇地淘汰。常年飼養,每年三分之一鴨群體停產換羽,三分之二鴨群產蛋。高產鴨羽毛支離破碎腹部羽毛脫掉,邊換羽毛邊產蛋。低產鴨羽毛整齊有光澤,在淘汰時要將低產鴨淘汰。


養家禽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跟據對紹鴨、金定鴨和康貝爾等蛋鴨產量性能的測定,150日齡時產蛋率可達 50%,至200日齡可達90%以上。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高產鴨群產蛋高峰期可 維持到450日齡左右,以後逐漸下降。

因此,蛋鴨的產蛋期可分為以下4個時期: 150-200日齡為產蛋初期;201-300日齡為產蛋前期;301 -400日齡為產蛋中期; 401 -500日齡為產蛋後期。 1。

產蛋初期和前期的飼養管理這階段的飼養管理重點是儘快把產蛋率推向 高峰。按產蛋期的伺養標準,提供營養豐富全面的詞料,特別注意蛋白質和鈣、磷 的含量及比例。產蛋率在60%以下時,可採用粗蛋白質為15% -16%,代謝能為 11。

3兆焦/千克,鈣和有效磷分別為2。 9%和0• 5%的營養水平。增加飼餵次數,白 天3次,夜間1次,每隻鴨平均採食在150克/天左右。光照時間應逐漸增加,至22 周齡,人工光照加自然光照合計達到16小時,以後保持不變。

增加光照的時間,要 平均加在早上和晚上,開關燈時間應固定,不能隨意變動,也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 光照,光照強度10勒(2。 5 -3瓦/米。),夜間用弱光照明。此階段飼養管理是否恰當,可從產蛋率、蛋重和體重等方面判定。

伺養管理正 常時,產蛋率上升快,150日齡左右達50%,200日齡左右進人產蛋高峰期。多數蛋 鴨品種初產蛋重40克左右,150日齡達到標準蛋重的90%以上,200日齡左右達到 標準蛋重,體重符合本品種標準。

2。產蛋中期的伺養管理此階段伺養管理的重點是儘可能使產蛋高峰期持續 時間長,應提供蛋鴨生產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穩定、安靜、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這一時期經過連續產蛋,體力消耗大,對外界環境極為敏感,飼養管理稍有不慎,就會減產,且難以恢復。

為使產蛋迅速達到高峰且長時間保持,從產蛋率達到 60%起就要用營養水平更高的配合飼料,可採用粗蛋白質為17。 5%,代謝能為11。 3兆焦/千克,鈣和鱗分別為2。9%和0。

5%的營養水平。產蛋中期還應淘汰低產鴨 以減少飼料浪費。低產鴨往往體重大,觸摸肛門小,恥骨間距離小。腹部過度下垂 和發生卵黃性腹膜炎的鴨,也應及時淘汰。不易確認的鴨可挑選出來放在一邊單 獨飼養,觀察幾天再決定是否淘汰。

這一階段伺養管理是否得當,應看產蛋率能否達到高峰期的標準且能較長時 間持續,同時結合觀察蛋的質量。如能達到上述標準,且蛋殼質地均勻,蛋型符合 品種要求,大小適中,說明飼養管理良好。

否則,應査找原因,採取相應措施。1。產蛋後期的飼養管理產蛋高峰期過後,產蛋率開始下降,如伺養管理得當, 產蛋率仍可維持在80%左右。 應根據產蛋率和體重調整伺料質量和數量。

產蛋 率較高時,維持原詞料營養水平;產蛋率較低時,適當降低蛋白質水平,控制體重增 加;同時,適當增加鈣、磷含量。當產蛋率降至60%左右,鴨群將進人休產期。產蛋期間,應嚴格執行光照程序,停電時用其他光源代替。

光照忽長忽短或停 電,會造成產窩外蛋和軟殼蛋,畸形蛋增多,如經常發生此類事情,會導致鴨群換 羽,產蛋量急劇下降。 喧譁、鞭炮聲、奇光或貓狗竄人鴨舍,會引起鴨群騷亂,會導 致軟殼蛋、畸形蛋增多,產蛋量下降。

因此,應保持鴨舍環境安靜,儘量避免聲、光、 人員及動物對鴨的干擾。禁止使用黴變詞料,黴變飼料含有黃麴黴素,鴨對黃麴黴 素非常敏感。飼餵黴變詞料後,鴨肝臟會嚴重變性,腫大,壞死,腹水增多,產蛋量 明顯減少,死亡率增加。

免疫接種和投藥是預防和治療鴨病不可缺少的獸醫處置 方法,但處置不當會使鴨群採食量大減,產蛋率下降。因此,免疫接種應安排在種 鴨開產前。鴨群發生疾病時,應選用不影響鴨採食量、安全平緩的藥物。

早晨產蛋 後應及時收蛋和消毒,以減少汙染的機會;商品蛋也應及時送走,分級、包裝、保管。 做好產蛋記錄,根據產蛋量的變化,分析查找原因,掌握生產狀況。全部


伯爵先生8


產蛋鴨子,要在農曆7月至立秋後開始苗養小鴨最好時間,因為秋後的鴨子蛋多,一幫一隻鴨能下120個一180個。所以,要注意時間。

當鴨有45天一60天后,能分出公母鴨時,把公鴨清理出來隔離餵養。以便引響蛋鴨生長,把選出來的母鴨開始用精飼料餵養,加大營養補充,提高下蛋效率。如果是籠養,必須保證水源供應,以免對蛋鴨帶來不良引響。

在農曆11月一12月鴨子就會開始下蛋,在下蛋期間,每天按時投放飼料,使蛋鴨正常一天一個地下。


快樂25225


1、產蛋鴨的生理特點和要求   (1)產蛋鴨膽大。   與青年鴨時期相比,開產以後,膽子逐漸大起來,敢接近陌生人。   (2)產蛋鴨食量大,食慾好。

  1、產蛋鴨的生理特點和要求

  (1)產蛋鴨膽大。

  與青年鴨時期相比,開產以後,膽子逐漸大起來,敢接近陌生人。

  (2)產蛋鴨食量大,食慾好。

  無論是圈養或放牧飼養,產蛋鴨(尤其高產鴨)最勤於覓食,早晨醒得早,出舍後四外覓食,放牧時到處覓食,喂料時最先響應,踴躍搶食,下午收牧或入舍時,雖已吃得很飽了,但還想吃,總是走在最後,戀戀不捨地離開牧區。

  (3)產蛋鴨性情溫順,喜歡離群

  開產以後的鴨子,性情變得溫順起來,進鴨舍後就獨個兒伏下,安靜地休息,不亂跑亂叫,放牧出去,喜歡單獨活動。

  (4)產蛋鴨代謝旺盛,對飼料要求高

  由於連續產蛋,消耗的營養物質特別多,如每天產一個蛋,蛋重按65g計算,則需要粗蛋白質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質13.5%計算)、粗脂肪 9.43g(按粗脂肪含量佔全蛋的14.5%計算)。此外,還需要大量無機鹽和各種維生素。飼料中營養物質不全面,或缺乏某幾種元素,則產蛋量下降,如蛋數減少,產蛋時間推遲,蛋殼粗糙或鴨體重下降,羽毛松亂,食慾不振,反應遲鈍,怕下水等。所以,產蛋鴨要求質量較高的飼料。

  (5)產蛋鴨要求環境安靜,生活有規律

  鴨子產蛋在正常情況下,都在深夜1~2時,此時夜深人靜,沒有任何吵擾,最適合鴨類繁殖後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時突然停止光照(停電或煤油燈被風吹滅)或有人走近,則要引起騷亂,出現驚群,影響產蛋。除產蛋時間以外的其它時間,操作規程和飼養環境也要儘量保持穩定,不許外人隨便進出鴨舍,避免各種鳥獸動物在舍內竄進竄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時放鴨,何時喂料,何時休息,都按一定次序嚴格執行,如改變喂料餐數,大幅度調整飼料品種,都會影起鴨子生理機能紊亂,造成減產或停產。

  2、影響產蛋的因素

  (1)品種

  品種是取得高產的先決條件,產蛋率的高低,產蛋週期的長短,產蛋持續性的強弱以及蛋的大小,都與品種有密切的關係。如能選擇一個優良的品種飼養,產蛋量可以幾成,甚至成倍提高,經濟效益也隨之提高。如何根據自己的飼養條件和管理技術,選擇適於本地飼養的高產品種是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

  (2)營養因素

  進入產蛋期以後,蛋鴨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階段都高,除用於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物質外,還需要大量由於產蛋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如能量、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必須充分供應。否則將影響產蛋率。

  要達到持續高產的水平,除品種是先天因素外,日糧中營養物質是否全面和平衡,數量能否滿足需要,這是保持高產穩產的必需條件。

  (3)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較複雜,對產蛋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光照和溫度。

  ①光照:對蛋鴨來說光照時間的長短與產蛋關係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濾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內,控制光照時間,目的是防止青年鴨過於早熟;即將進入產蛋期時,要逐步增加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目的是促進卵巢的發育,達到適時開產,進入產蛋高峰期後,要穩定光照制度(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目的是保持連續高產。產蛋期的光照強度以5~8勒克斯為宜如燈泡高度離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鴨舍按1.3~1.5瓦特計算,大約18平方米的鴨舍裝一盞25w的燈泡。實際使用時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燈泡,因為大燈泡光線分佈不勻、費電。日光燈受溫度影響較大,一般也不使用。燈泡必須加罩,使光線照到鴨的身上,而不是照著天花板。鴨舍灰塵多,燈泡要經常擦拭,保持清潔,以免蒙上灰塵,影響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顯示出來,故在產蛋期內,不能因為達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時數或提高光照強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過1小時,增加後要穩定5~7天。

  進入產蛋期的光照原則是:只宜逐漸延長,直至達到每晝夜光照16~17小時,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強度不可時強時弱,只許漸強,否則將使產蛋鴨的生理機能受到干擾,影響產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鴨適時開產,使產蛋鴨提高產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會使青年鴨的性成熟提前或推遲,使產蛋鴨減產停產,甚至造成換羽。


H夢想莉莉


蛋鴨的產蛋期可分為3個階段:產蛋初期(21~26周齡)、產蛋高峰期(27~60周齡)和產蛋後期(61~70周齡)。在產蛋期日常管理中,應及時飼餵優質配合飼料,清理糞便,勤換墊料,及時揀蛋,定期消毒。

(1)產蛋初期 在產蛋初期,鴨蛋產量逐日增加,蛋鴨的飼養密度、飼料、飼餵方式應保持穩定;飼餵方式可以選擇自由採食或人工定時飼餵(每天4次)。若採用人工定時飼餵,飼餵時間分別在上午6:00~6:30、 中午11:00~11:30、 下午16:00~16:30、 晚上22:00~22:30。每次飼餵量以鴨子在30分鐘左右採食完為準。高蛋白質(18.0%以上)、高能量(11.50兆焦/千克)飼料能促使鴨群儘快達到產蛋高峰期。對於產蛋初期的蛋鴨,每日光照時間應達到16小時。光照強度一般為每平方米鴨舍2瓦(普通燈泡),照明燈泡距離地面的高度為2.0~2.5米。晚間應給蛋鴨弱光照,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鴨舍1瓦,以蛋鴨能看見產蛋窩、料槽和水槽為標準。嚴禁在蛋鴨產蛋期縮短光照時間。飼養密度以4~5只/米2為宜。

(2)產蛋高峰期 在產蛋高峰期,鴨產蛋強度大,消耗多,對環境變化、飼料變化等十分敏感。飼養方式建議採用自由採食。光照時間穩定在16.5小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5只。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觀察蛋殼質量有無明顯變化;鴨產蛋時間是否集中;精神狀態是否良好;洗浴後羽毛是否乾淨整潔;以便及時掌握鴨群的健康狀況。鴨產蛋高峰期要求飼糧的粗蛋白含量應達19%以上。

(3)產蛋後期 蛋鴨經長期持續產蛋之後,產蛋率下降。如果飼養管理得當,產蛋後期鴨群的平均產蛋率仍可保持75%~80%。此期內應按鴨群的體重和產蛋率的變化調整給料量。如果鴨群體重增加,有過肥趨勢時,應控制採食量。在產蛋後期,光照時間穩定在17.0小時或17.5小時。光照強度一般為每平方米鴨舍2~3瓦(普通燈泡)。嚴禁縮短光照時間。


山裡姑娘小麗


(1)春季的管理要點 春季氣溫逐漸轉暖,日照時數逐日增加,氣候條件對產蛋很有利。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因素,促使鴨子多產蛋。

首先,應提供產蛋鴨全價日糧,滿足產蛋鴨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其次,初春時節偶有寒流侵襲,還要注意氣溫變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春夏之交,氣候多變,要注意鴨舍內的乾燥和通風情況。當氣溫回升後,舍內墊料不要堆積過厚,要定期清除並進行消毒。平時應注意搞好舍內外清潔衛生工作。此外,早春也是鴨子傳染病的多發流行季節,應做好防疫工作。

(2)梅雨季節的管理要點 南方各地每年6月上旬開始進入梅雨季節,至7月上旬出黴。梅季常常陰雨連綿,氣溫高,溼度大,飼料、墊草極易發生黴變。此時的管理重點是防黴和通風,具體措施有:敞開鴨舍門窗(草舍應將前後的草簾卸掉),充分通風換氣,勤換墊草,保持舍內乾燥,嚴禁使用發黴墊草鋪墊鴨舍。疏通排水溝,保持運動場整潔,不可積有汙水。要嚴防飼料黴變,已發黴的飼料絕對不能餵鴨,以免鴨子發生黴菌性疾病。

的晚上可讓鴨在露天過夜,但須點燈,以防獸害。飲水供應必須充足,最好飲涼的井水。多喂青綠飼料,促進鴨子食慾。要防止雷陣雨襲擊,雷雨前趕鴨入舍。

(4)秋季的管理要點 克服氣候多變的影響,儘量使鴨舍內的小氣候保持相對穩定;適當增加日糧營養水平,日常操作規程要保持穩定。

(5)冬季的管理要點 冬季的管理重點是防寒保溫,措施有:關好門窗(草舍應掛上草簾),防止賊風侵襲,北窗必須堵嚴;舍內厚墊乾草,保持乾燥;鴨舍內溫度最低應保持在5℃以上。提高日糧中代謝能的濃度,最好飲用溫水。早上遲放鴨,傍晚早關鴨,控制下水時間。遇結冰下雪天氣,要先清除運動場積雪,敲破冰層,待氣溫上升後再放鴨。


農村人視野


一、蛋鴨產蛋期的最適宜溫度:13~20℃。

二、蛋鴨適宜溼度:1~14日齡,65%~70%,以後60%左右。

三、蛋鴨的飼養密度:1周齡,25-30只每平米;2周齡,20-25只每平米;3周齡,15-20只每平米;4周齡,10-5只每平米;5周以後,5-2.5只每平米。

注:冬季的產蛋鴨密度可適量加大(8-9只每平米),以利自體保溫!


用戶61700686371雲


我覺的可以散養,一年四季天氣不一樣。住的的地方乾淨消費,天天運動更好的空間提高產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