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在歷經了《X戰警3:背水一戰》和《金剛狼》的票房失利之後,福克斯決定重整旗鼓,從新對旗下的漫威IP進行全新規劃。

在有了前三部X戰警電影的經驗之後,福克斯發現,想要再拓展漫畫迷的市場,已經是有些困難了。

尤其是在前三部X戰警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閉環,X戰警的靈魂人物:X教授和萬磁王都分別死亡之後,X戰警二代領袖鐳射眼在電影領域上的人氣不高,也很難接過X戰警的大旗。

於是,重啟就成為了福克斯的選擇。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沒有起源的起源故事

相比小眾的美漫粉絲,非漫畫粉顯然是更龐大的群體,也蘊含著更大的市場。

福克斯這次將X戰警的背景放到了X教授和萬磁王相識的時候。

對於已經是X戰警的忠實粉絲而言,在前三部電影中,X教授和萬磁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互相敵對,又互相稱對方為“老朋友“,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

在這樣的情況下,福克斯自然也是希望能夠將之呈現出來。

這樣不僅能夠將前三部電影所沉澱下來的觀眾激活,並且也能借由這個起源故事,吸納一群新粉絲,為這個已經上映了十一年的IP注入新的血液。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漫威和DC風靡美漫界多年,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DC的人物和故事,大多是發生在虛構的世界中,比如哥譚的蝙蝠俠、中心城的閃電俠等等。

而漫威的人物和故事,基本都能在現實世界找到對應的歷史事件和城市,甚至是原型。

誕生於布魯克林的美國隊長、皇后區的蜘蛛俠、這些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對應的城市和歷史事件。

甚至鋼鐵俠的父親霍華德史塔克的原型,就是美國1905年的超級富二代和超級天才霍華德·休斯。

就連角色的成長,也是有相應的歷史時期。

而福克斯在重啟X戰警的時候,將歷史背景放到了1962年的美蘇冷戰期間的最高潮,古巴導彈危機。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在1945年結束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當時僅有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

世界還沒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痛中恢復過來,就陷入了兩個超級大國的冷戰,國際環境一觸即發。

發生在1962年加勒比海域的“古巴導彈危機”就是冷戰的最高潮,這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7年間,兩個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時刻。

短短的13天時間(1962年10月15日—1962年10月28日),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人類與變種人的矛盾也是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劇情簡介

故事一開始,交代了變種人的兩大靈魂人物,X教授和萬磁王的童年遭遇。

心靈感應使得X教授,開始研究變種人基因,並且獲得紐約大學的教授稱號。

而萬磁王,童年由於本身的猶太人身份,全家被納粹所迫害,偽裝成科學家的“塞巴斯蒂安·肖”更為為了確認萬磁王變種人的身份,當著年幼萬磁王的面,將他的母親殺害了。

而萬磁王也是一直在追尋著當年謀害了父母的兇手。

故事對兩個人物的背景有了基本的交代。

在著簡短的情節中,對於X教授的看起來有些“聖母”性格,有著很好的交代。

因為教授的原生家庭幸福,並且受過高等教育,根本沒有受到過任何的歧視,所以,在X教授的成長中,他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光輝和世界的溫暖。

至於萬磁王對人類的惡意,則是由於同年遭到納粹的虐待,以及在肖的理念下“變種人才是人類的未來”。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鏡頭一轉,來到年輕的中情局女探員莫伊拉,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發現了變種人的存在。

但是奈何上司不相信,於是她決定找到世界上的知名變種基因教授,也即是查澤爾(那時候還沒被稱之為X教授,為了表述方便,我們還是將其稱之為X教授)。

在經過一番,眾人不相信,但是當主角展現能力,龍套角色表示目瞪口呆的爽劇套之後,電影來到了第一次矛盾衝突。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雖然世界對變種人表示存疑,但是CIA還是有著肖的檔案。

因為肖團伙,一直憑藉自己的能力,不斷在挑動著美國和蘇聯的關係,想著引發核戰爭,從而導致更多變種人的出現。

莫伊拉在有了X教授的幫助下,CIA也是決定對上了肖。

在當晚,X教授遇上了肖,同時也遇上了要向肖復仇的萬磁王。

而在對能力的運用上,老謀深算的肖要比年輕的X教授和萬磁王來得更加熟練,這次的行動宣告失敗。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為了要有對抗肖團隊的人,X教授和萬磁王開始了尋找其他變種人的幫忙。

在尋找的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彩蛋。

就是X教授和萬磁王找到過金剛狼,但是金剛狼卻是對兩人說了一句“滾開”。

這一句也是對應上了《X戰警:逆轉未來》中,當未來的金剛狼找到X教授的時候,X教授對金剛狼說“現在將這句話還給你,滾開。”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X戰警成立!

另一邊,肖的行動也是十分迅速,也是直接促成了蘇聯高層,決定將導彈運輸到古巴之中。

美國也是第一時間接收到信息,將自己的並對擺陣在海平面上。

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而X戰警和肖一行人也是發生了戰鬥。最終,以X戰警的勝利為最終結果。

同時,也是由於X戰警和肖的戰鬥,使得變種人的存在浮現在世人面前,美蘇兩國領導沒有多想,直接朝著X戰警一行人發射炮彈。

而萬磁王這時候,也是對人類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從而走上了變種人才是進化的未來的道路,與X教授分道揚鑣。

而在爭執中,X教授脊椎中槍,失去了行動能力。隨後萬磁王一行人離去。

故事到這裡落下帷幕。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第一戰》算成功還是算失敗

儘管這次重啟起源製作,由於個人原因布萊恩·辛格只是參與監製,沒有參與導演,而是交到了在2010年上映的反套路超級英雄電影《海扁王》導演馬修沃恩手中。

《海扁王》作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卻是將青春校園、浪漫愛情、黑色幽默、科幻動作等等元素全部糅合在了一起。

而導演馬修沃恩對電影節奏出色把控,讓眾多元素在一起,並沒有成為一個雜亂無章的大雜燴,反而讓電影在顯得荒誕之餘,有些瘋狂搞笑。(當然,對於漫畫粉絲來說,可能改的面目全非了)。

正是由於馬修沃恩對於眾多元素的出色處理能力,才使得福克斯和布萊恩辛格讓馬修沃恩執導《X戰警:第一戰》。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在2012年《復仇者聯盟》上映前,電影宇宙的概念除了漫威影業提倡之外,基本上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拍攝超級英雄電影,基本上是粉為兩大流派,一個是超級英雄個人的系列電影,以索尼的蜘蛛俠系列電影為代表。一個則是以福克斯的前三部X戰警為代表的群像戲電影。

個人系列的起源電影,很好拍攝,只要將主角從普通人蛻變成為超級英雄的過程拍攝出來,就已經算是完成任務了,在電影敘事上是單線結構。

但是,X戰警作為群像電影,不僅要平衡兩大變種人陣營之間的矛盾,要兼顧人類與變種人的矛盾,還要兼顧電影的主線劇情。

三線交錯,共同推進,這是在前三部作品的基本操作。

在前面也已經說過,福克斯為了獲取更大更多的票房,必須要照顧到非漫畫粉絲,所以,在劇情上,並沒有前三部的門檻。

所以,在劇情線上,就只是圍繞著肖一方,和X教授、萬磁王一方的矛盾來開展。

儘管劇情線減少,但是卻要交代每個人的起源、理念和轉變,對於導演自然而言也是一種考驗。

而馬修沃恩就符合了這個要求。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整部電影看下來,基本上可以說是很X戰警了,但又很不X戰警。

如果是剛入坑X戰警的觀眾,可能看完《第一戰》的感覺,就是裡面的人物關係都好混亂,好複雜。

變形女先是跟X教授不清不楚,然後又和野獸有一點曖昧,接著還跟著萬磁王跑了?這是什麼關係?

甚至可能會破口大罵編劇,寫的著這是什麼人物。

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基本上保留了X戰警系列電影的特色。

因為在變種人中,有很多不同的理念,以及他們獨特的經歷,導致了他們這樣的行為。所以在8年後上映的《X戰警:黑鳳凰》中,由於變形女的死亡,導致野獸與X教授的分歧,也是這樣的原因。

還有,電影中的一些超能力,基本上也都是X戰警的招牌技能。這也是屬於X戰警系列電影的特色。

丟失了X戰警的精神內核,電影《第一戰》還算是X戰警系列電影嗎?

但是《第一戰》拍攝的也不是很X戰警。

眾所周知,X戰警的誕生,是斯坦李親身經歷了美國黑人運動之後,本著良知才開始有了X戰警。

所以,X戰警的主題是歧視與包容,這一點在前三部作品當中,也都有體現。

但是,在《第一戰》中,卻是將這個最核心的特點完全地丟失了。

在這部電影中,完全可以將角色的名字換成其他英雄或者角色,這樣的劇情的都是可以成立的。

作為系列電影,作為IP電影,最核心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失去了X戰警最內核的《第一戰》最終以製作成本1.6億,獲得全球票房3.5億,只能說福克斯的算盤落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