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生豬出欄量降至4.26億!上市豬業市場份額將從7.38%上升至30%

匯豐銀行預測,2019-2022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分別為5.47億、4.26億、4.69億和6.1億;市場規模為人民幣1.143萬億、1.032萬億、1.032萬億和1.141萬億,年增長率分別為19%、-10%、0%和10%。此外,如果非瘟疫苗在2020年或2021年仍不可用,養豬行業整合將加速。 今日簡要

我國生豬產業的未來行情?

關於行業前景的預測

對於中國的生豬市場,2019-22年的預測如下:

1. 出欄量分別為5.47億、4.26億、4.69億和6.1億

2. 市場規模為人民幣1.143萬億、1.032萬億、1.032萬億和1.141萬億

鑑於非洲豬瘟對豬肉供應的破壞性巨大,預計在2019年和2020年期間,豬價將居高不下。出欄量估計將在2019年下降20%至5.47億頭,20年下降22%至4.20億頭,相當於每年削減800至1000萬噸豬肉。

明年生豬出欄量降至4.26億!上市豬業市場份額將從7.38%上升至30%

母豬存欄下滑

明年生豬出欄量降至4.26億!上市豬業市場份額將從7.38%上升至30%

生豬存欄下滑


最近,有跡象表明局勢已經開始穩定下來。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復養的措施,包括貸款補貼、保險和成本補貼等。這將有助於農民開始補欄並增加產量,反過來又將有利於供應鏈中的企業,比如飼料和動物疫苗生產商,並開始緩解生豬價格上漲的壓力。

據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農民補欄積極。他強調了8月份的官方數據,即到年底前,豬生產能力將逐步恢復。

1、 8月份生豬庫存持平或增加的省份數目從7月份的8個增加到10個;在8個省,下降速度有所減緩。

2、在同一時期,大型農場有明顯的改善跡象。在年產量超過5000頭的9550多個豬場中,生豬和母豬的數量分別下降了0.3%和1.8%,明顯好於整個養豬業。

3、八月份仔豬飼料產量為146萬噸,較上月增長2.2%,5個月首次增長。

4、根據100家主要育種公司的數據,8月份,後備母豬的銷售增長了80%以上,市場供不應求。

5. 根據業界專家的實地調查,在2019年8月的母豬庫存穩定之後,願意擴大產能的農民比例正在增加。

因此,基於當前的市場狀況和行業前景,母豬庫存將逐步增加,根據疫苗的推出情況,2020年將出現兩種情況。

疫苗未上市:母豬庫存將在2020年增加5-10%,在2021年增加20-30%。

疫苗明年上市,母豬的庫存將在2020年增加10-15%,2021年將增加30-50%。

基於這些假設,2021年生豬總產量將增長10%,2022年將增長30%。這意味著2019年生豬產量將下降20%,降至5.47億頭。2020年下降22%,達到4.26億。2020和2021年分別恢復10%和30%,分別達到4.69億和6.1億。反過來,中國的生豬價格估計在2019年到2022年,每公斤分別達到為19元,22元,20元和17元。

行業變革勢不可擋 

目前,中國的生豬產業狀況可以用“支離破碎”來形容:2017年,中國總共有3700萬養殖戶,而其中3500萬養殖戶每年生產的生豬不到50頭。只有4500名農場主生產了10000多生豬,而僅有400多農場生產了50000頭。毫不意外,十大上市養豬公司的市場份額只有7.38%(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非洲豬瘟是如此難以控制)。

在中國,上游的動物飼料和疫苗產業也是“支離破碎”的。例如,2018年,約有6400家飼料公司生產了2億噸的飼料。但只有四家公司的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5000家年產量低於5萬噸。在動物保健業中,年銷售額達500億元人民幣,但8家上市公司的市場份額僅為17%。

中國養殖業受到許多力量的驅動,正在向現代化和工業化進行轉變,包括: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化的上升將導致農業勞動力減少;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將加速小農退出市場;非洲豬瘟提高了該行業的進入壁壘,給小型經營者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規模養殖場在招聘優秀員工、研發支出和金融實力方面享有顯著的優勢。由於他們的成本優勢,大型養豬戶與較小的競爭對手相比,盈利能力更強,也更好地應對豬價的劇烈波動。

在規模場的對面,仍有3500萬散養戶每年生產不到50頭豬。過去還有更多,但在過去的十年裡,他們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且這一進程將繼續下去。在未來的10年裡,他們中的大多數將退出市場,而每年生產5萬多頭生豬的養豬公司的比例將上升,佔到全國生豬的40%以上,雖然在今天只有10%左右。未來10年,十大上市豬業公司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從目前的7.38%上升至30%。與此同時,隨著小生產者被擠出,飼料公司的數量估計將從6000多家下降到2000多家。預計未來三年,動物保健行業將以10-1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明年生豬出欄量降至4.26億!上市豬業市場份額將從7.38%上升至30%

前十大養殖公司規模上升

明年生豬出欄量降至4.26億!上市豬業市場份額將從7.38%上升至30%

飼料公司數量持續下降

疫苗何時才能上市? 

非洲豬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目前已影響到60多個國家。而在中國,這種疾病已經蔓延至大部分城市。在全球範圍內,疫苗接種和藥物治療都沒有效果。非洲豬瘟病毒的複雜性是開發疫苗最大的困難,它的雙鏈DNA基因組比許多其他病毒要複雜得多。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7月說,疫苗的開發才剛剛起步,面臨著一些挑戰和技術上的瓶頸。上個月,於先生也證實在短期內無法推出疫苗。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志高在9月10號宣佈,一種雙基因缺失的減毒活疫苗已經完成了實驗室研究,在實現大規模生產的主要技術瓶頸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生物安全評估申請已經提交。通過實驗室研究,已經證明這個非洲豬瘟疫苗安全有效。

一旦農業農村部完成了生物安全評估,疫苗將通過一系列臨床試驗。如果這些措施成功,將批准商業化生產。目前,只有一家公司,洛陽的普萊柯已公開宣佈正在參與研製疫苗。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來上市疫苗。根據藍耳疫苗的例子,估計最早的上市日期將是明年。

中國第二個研究非洲豬瘟疫苗的機構是清華大學醫學院。2019年9月20日發表在學術刊物《細胞研究》上的一份報告指出,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首先分析了病毒衣殼蛋白P72的高分辨率結構,揭示了可能的裝配機制。這為疫苗的開發奠定基礎,但是沒有提到上市時間。

國際市場的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通常不需要進口太多豬肉。2018年,中國進口了156萬噸,主要來自德國、西班牙、加拿大和巴西。這代表了進口豬肉僅佔全國豬肉消費總量的3%。通常全球豬肉貿易量並不大,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是自給自足的。2018年,主要的四大出口國,歐盟、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他們在海外銷售了766萬噸豬肉。

但非洲豬瘟改變了全球豬肉貿易的前景,中國的進口將不可避免地增加。而主要的矛盾是,出口國將無法填補中國的豬肉供應缺口。首先,由於非洲豬瘟,全球供應緊張。其次,中國消費者更喜歡新鮮豬肉,而大部分進口都是冷凍肉類。第三,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使局勢更加複雜。

這些最終將推高世界上的豬價,特別是在中國。但也不僅僅是豬肉會受到影響,中國消費者也面臨著更高的雞肉、魚和其他替代品的價格。中國的豬肉短缺將刺激全球對替代牛肉和雞肉的需求,並使巴西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