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男性對於愛情的恐懼越來越提前了。

相信大學裡講過這句話的男生不佔少數

“談戀愛還不如打遊戲,太費錢了!”

要談到結婚,男性的恐懼更是加深了一層。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不難看出,無論是戀愛,還是結婚,都離不開錢。在每個人的家庭背景都不盡相同,卻都需達到“男方要有房有車”普世標準的情況下,“錢”也就成了男性對兩性關係憂慮的根源。

這樣的憂慮,具體反映在,社會逐漸地給女性打上了“拜金”“物質”的烙印。特別是對相親的女性。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相親是人類為了以更高效率尋找適合自己的配偶而創造出來的交往模式。

但漸漸地,相親似乎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如今,相親更像是在現實逼迫下做出的不得已選擇。大多數選擇相親的人,都是被動的。

因為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大家大都比較現實。參加相親的人,就像站在櫥窗裡的商品,待價而沽。

小y今年30歲了,是某985的碩士。相貌普通,工作穩定,月入2萬。她說,她找對象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每月工資高於兩萬,有房有車。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這是某婚戀網上用戶的信息。裡面的關鍵詞——年齡、地區、學歷,都反映了相親強烈的功利性。

但是,為什麼只有女性才會在相親中飽受“拜金”的詬病呢?

因為,來相親的男女雙方手上擁有的資源並不對等。

中國社科院人口所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低學歷男人和高學歷女人最容易單身。而這兩個群體,最有可能有相親的需求。

高學歷的女性意味著她本身就有不錯的收入,體面的工作,不一樣的見識和眼界,也同樣會對另一半有相對較高的要求。最起碼,她們的理想對象收入不能低。

日劇《姻緣獵手》裡就提到了一個37歲的女強人蓮見利香。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她專注事業,小有成就,卻不知不覺錯過了適婚年齡。為了讓自己沒那麼孤單,她只能通過相親這種方式來接觸男性。但是很無奈,婚介網上適合蓮見利香的男性寥寥無幾。

為了能快點找到對象,她只能放低自己對另一半收入的標準。找了一個年長五歲,經常喜歡去便宜餐館約會的大叔。

而且很遺憾,蓮見利香的這段感情並沒有堅持到最後。

雖然她也想不妥協不講究,但是現實是不允許的。在男性眼裡,女性在相親環節談條件的籌碼更多的是外貌,是年齡。要是失去了這兩個籌碼,女性就基本上失去了在相親中談錢的資格。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種詬病,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對來相親女性的偏見。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對於相親女性“愛錢”的解讀,一部分源於偏見,另一部分則是源於現實。的確有一部分女性,把相親當成坐享另一半財富的工具。

《非誠勿擾》就曾出現,當孟非詢問女嘉賓要不要和男嘉賓握一下手時,女嘉賓的雷人語錄。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視頻裡,女嘉賓就毫不避諱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另一半20萬月收入的要求。她沒考慮對方的性格、人品,只在自我介紹裡寫著“想嫁給年輕的富翁,但富二免談”。

這種行為,不免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悲。相似的例子,其實並不少見。就這樣,相親女性逐漸被貼上“愛錢”的標籤。

可是,為什麼相親會變得像一樁買賣呢?

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有這樣一句話:“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是被要求奮發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聽說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天堂。”

不難看出,女性是很容易被誘惑的。通過各種手段滿足逐漸膨脹的慾望,就是部分女性填補空虛的方式。

正是藉著這個特點,各大商家利用起了各個節日,推出五花八門的折扣。也在各種平臺推廣“最有小資情調的網紅咖啡”“闊腿褲怎麼穿都好看”“哪些口紅絕對不踩雷”等鼓勵女性的消費的文案。

殘酷的是,對於奢侈品的過度追求,超出了很多女性自己的經濟實力。

為了繼續牟取利潤,更多的商家開始把各種商品和“男朋友”捆綁起來。悄悄暗示著廣大消費者,這樣的禮物,才代表著最好的愛情。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一部分女性就這樣在消費主義的浪潮裡經不住誘惑,逐漸迷失了自己。

曾經,大家會幻想著《你好,舊時光》裡,林楊拿著一個可樂易拉罐上的拉環當作戒指,向餘週週求婚的甜美愛情。現在,幻想歸幻想,很多人更想要的,變成了范冰冰之前訂婚時的超大鑽戒。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某知乎網友對部分女性在相親時過度關注對方收入的行為表示:“都是要搭夥過日子,為什麼不找個有錢的?”

如果說在日常裡,把對方收入當成擇偶唯一標準的是部分女性的潛規則,那麼相親恰恰給了她們一個可以明碼標價的正當理由。似乎只有憑藉對方的財富,女性才能完成自我建設。

相親,也恰好揭露了這些女孩本來的模樣。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對金錢的追求暴露了不少現實的醜惡,但是,拜金從來都不應該成為某個團體的標籤。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這是2018年知名婚戀網上經過調查總結出的“最不能忍受的6個關於女性的偏見”。其中,認為“女人都拜金”的觀點居於榜首。

的確,相親女性不應該天然的和愛錢畫上等號。

隨意地給相親女性貼標籤,會讓我們喪失對愛情的想象,也讓我們逐漸看不到婚姻或者兩性關係的本質。

《奇葩說》第五季裡有一期的就針對“讓伴侶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有錯嗎?”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經濟學導師薛兆豐告訴了大家這樣一件事。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金錢是建立起和諧婚姻關係的基礎。談錢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而男方無論是在相親,或者在日後的相處過程中,都不應該“談錢色變”,如臨大敵。

我們要看到,女性在提高對另一半經濟條件要求的背後,是她們對於自我標準的嚴格要求。

女性在相親中對 “錢”的重視,實際上反映了她們對未來本能的擔憂。

畢竟,社會對於當代女性的期待還是很高的。值得肯定的是,不管是相親女性,還是其他女性,都有權利追求更好的。

莎士比亞說過:“真實愛情的途徑並不平坦。”

相親也好,日常生活裡相識也罷。金錢的難題只是愛情考驗裡的其中一項。

有很多幸福是源於金錢,卻又高於金錢的。

所以,當我們發現對金錢的追求會犧牲愛情路上的其他財富時,也希望大家明白,放下對錢的執著,女性能發掘出自己更多、更寶貴的價值。

《非誠勿擾》女嘉賓:“想牽我的手?你一個月能賺20萬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