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上)

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下面30個商業變化,你如果能理解透徹,你將會如虎添翼。

未來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上)

一、互聯網進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的信息互聯網,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不再被區隔,把那些以特殊渠道獲得信息並牟利的二道販子淘汰掉了。

第二個階段的物體互聯網,解決了產品生產不銜接的問題,產品由固定變成了能和人類互動。產品型號和設計由一刀切變成了定製化、個性化。

第三個階段的價值互聯網,解決了價值不對等的問題,人們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再依靠職位、年薪、獎金等,比如區塊鏈能使每個人創造的價值都能得到精準記錄並隨時兌現。

5G則需要解決萬物互聯:數據自由共享、價值按需分配。幫助搭建一個底層建築,使上面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標。無論是找客戶、找戀人,還是找夥伴。

未來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上)

二、企業的三個等級

中國當下的企業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企業做平臺、二等企業做產品、三等企業做服務。今後企業的出路唯有升級成平臺,平臺化的本質就是給創造者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

三、商業關係的突變

商家和消費者的關係,正在從“買賣關係”升級成為“服務關係”,未來比拼的是你的深度服務能力。

商業核心優勢正在從“價格”變成“服務”!未來萬物唯一的標準就是“人”,一切都因討好了“人”而存在。你討好“人”的程度,決定了你存在的價值。

消費者需要從對產品的滿意感,升級為精神層面的滿足感。以前是人隨物動,現在是物隨人心。屆時商家的文化、創新、體驗及情懷,都將英雄有用武之地!

未來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上)

四、電子商務進化論

以前是商家生產什麼,消費者就得去買什麼。現在,是消費者需要什麼,生產者就得生產什麼,整個供應鏈都在被逆向打通,直到最好實現按需生產,每一件產品在生產前都知道他的消費者是誰!

五、未來的社會只有三種企業

1、負責國計民生的資源型企業(國企、央企)

2、負責商品流通的平臺型企業(騰訊、阿里)

3、在各種細分領域裡有獨特產品或深度服務的小公司

六、中國經濟結構進化論

從“按計劃生產、按計劃消費”,到“按市場生產,按利潤分配”,再到“按消費生產,按價值分配”,未來中國一定會“按需求生產,按需求分配”,滿足人的一切需求。

七、產業鏈的流向正在逆襲

以前先生產再消費,產業鏈流向為生產者到經銷商到消費者,未來一定先消費再生產,產業鏈流向變為消費者到設計者到生產者。

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將消失,而能夠根據消費者想法而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八、廣告業的進化論

中國廣告業的進化為媒介為王到技術為王到內容為王到產品為王。

未來最好的廣告一定是產品本身,最好的產品也一定具備廣告效應。

九、商業角逐的核心變化

中國商業角逐的核心先後經歷了地段、流量、粉絲。

未來是“影響力”和“號召力”之爭,從經營產品向經營人群升級,社群思維是每一個企業的必修課!

未來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上)

十、中國媒體的進化論

中國媒體經歷了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信息流的進化。

媒體正在由集中走向發散,由統一走向制衡。社會的話語權開始裂變,普通民眾迫切要求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權。而未來人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信息流的產生讓媒體消亡。

十一、社會行業將越來越細分

今後我們將不再彌補短板,而是延展自己的長處,你只需要將自己擅長的一方面發揮到極致,就會有其他人跟你協作。

十二、未來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

社會的傳統關係網被不斷撕裂,以價值分配為關係、新的鏈接正在形成,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進行價值傳輸。新的社會架構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而你所處的地位和層級,是由你所帶來的價值決定的。

十三、中國人正在由外求變成內求

外求即求關係、求渠道、求資源、求人脈、求機會,內求即坦誠面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激發起興趣、熱情、希望、理想,當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東西會被你吸引過來,這就是所謂的求人不如求己。

十四、信用無價

對於未來每個人來說,信用會變得很重要。行為——信用——能力——人格——財富。在大數據的幫助下,你的行為推導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後以信用度為支點,能力為槓桿,人格為動力,聯合撬動的力量範圍,就是你所掌控的世界的大小。

十五、財富創造的邏輯變了

之前,人們依託固定公司,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重複固定的勞動,屬於被動式勞動。未來社會的財富是這樣創造出來的:點對點的對接和完成每一個需求,充分融入到社會每一個環節,屬於主動式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