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動大數據:杭州、成都、重慶等二線城市流入強勁

11月19日,京東數科發佈了一份基於大數據的人口流動研究報告。該報告根據京東賬戶收貨地址的變遷,來觀察人口流動的情況。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在傳統的統計方法中,住戶是否搬遷需要其主動申報或者到入戶調查時才能被研究者知曉,而此類調查,可以獲得更具實時性和多樣性的數據,為現有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補充。

人口流動大數據:杭州、成都、重慶等二線城市流入強勁

資料圖:遊客和民眾正在欣賞浦江兩岸夜景殷立勤 攝

沈建光介紹說,在此份研究報告中,作為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的人口流動呈現出三種模式。

首先是廣州模式,數據顯示,遷入廣州的人口主要來源於廣東省內。除了北京這個人口遷入第一大來源地外,廣州排名前十的人口遷入來源地均為廣東省內的城市,這顯示廣州發展對廣東省的“強輻射”效果。

上海和深圳的模式有些類似。沈建光介紹說,研究發現,兩地遷入人口來源地既有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有重慶、成都等二線城市,還有周邊都市圈的一些城市,這顯示上海和深圳的發展對周邊以及全國有著較為均衡的輻射效果。

第三種模式是北京。沈建光介紹說,從數據上看,北京與上海、廣州和深圳的人口交互特別密切。但除了天津和廊坊,並沒有太多的周邊城市成為北京人口遷入來源地。這說明北京發展與周邊都市圈聯繫的緊密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也彰顯了官方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建設雄安新區的重要意義。

人口流動大數據:杭州、成都、重慶等二線城市流入強勁

成都市天府大道。成都日報資料圖

在二線城市方面,報告指出,近年來,二線城市及其形成的都市圈在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數據顯示,杭州、成都、重慶、長沙等二線城市人口流入強勁;成都、青島等部分二線城市表現出很強的都市圈效應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