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很多農民祖祖輩輩都是靠種地為生的,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現在的年輕人幾乎沒有在老家種地的,基本上都到城裡去打工了。現在農村剩下來的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種地,也正是因為如此,農村很多土地都處於撂荒狀態,嚴重的浪費了土地資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開始推行耕地退出政策,一畝地能夠補償5萬元,不過大多數的農民都不樂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1、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對於老一輩的農民來說,種地就是他們的工作,一份工作做的時間長了,總會有很多的感情在裡面,不管是習慣還是喜好,不可能那麼輕鬆的放下來。很多農民雖然年紀大了,也無法再繼續種地,但是他們對土地卻有著非常深的感情,如果讓他們把土地給轉讓出去,無論如何也捨不得。雖然轉讓了土地能夠拿到不少的補償,但是在很多人心裡,這些錢遠沒有土地來的重要。

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2、為後代人著想

農民之所以想要保留土地,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也是想為子孫後代著想。這些土地可以說是隱形的財富,雖然自己年齡大了,種地已經是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們卻希望把這塊地給傳承下去,留給子孫後代。畢竟現在的土地價值不斷提升,如果說盲目的把土地給賣了,萬一以後有什麼好處,子孫後代也享受不到了。因此很多農民覺得留著耕地,就算自己不種,也要留給後代,讓他們能夠獲得福利。

3、給自己留條後路

在農村一直流傳一句俗語叫做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對農民來說,無論是在城裡工作還是自己做生意,土地都是最後的退路。很多農民並沒有特別穩定的工作,做生意行情也不是特別的好,隨時都有可能會下崗,如果真的沒了工作,生意也賠了錢,手裡還有土地,不至於餓肚子。但如果說把土地給轉讓出去,以後在城裡待不下去了,想回農村也不行。

農村推行了耕地退出政策確實很不錯,補貼的標準也不算是很低,然而因為上述的這三個原因,很多農民都不願意退出。關於這一點,國家也能夠理解,但如果農民任由土地荒廢,以後可能會被無償收回,到時候損失就大了。

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圖 / 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今日互動:各位朋友,你們對此事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分享

我是泉新三農,一位想為淳樸的家鄉帶來清新的精神面貌,為古色的家鄉帶來高新的技術的新媒體人!

也歡迎各位農友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

農村大動作,允許“以地還錢”,一畝地賠償5萬元,農民願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