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隨著市場不斷下沉,作為商家數據和流量入口,支付服務對聚合服務商要求越來越高,而刷臉支付為聚合服務商升級支付服務提供了新的機遇。

撰文 | 陳大柴

出品 | 支付百科

從蜻蜓、青蛙到藍鯨,從支付寶微信到銀聯,刷臉支付市場正式進入“三國殺”時代,收單機構、聚合服務商、商戶將圍繞中國移動支付變革,支撐起中國刷臉支付生態。

在掃碼支付時代,正是藉助聚合才形成線下全面覆蓋的市場生態。而相比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終端設備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並且成本更高、體積更大,這也就意味著刷臉支付比掃碼支付更需要聚合。

藍鯨的出現,讓刷臉支付聚合充滿更多想象。聚合服務商能在一臺機器上,把刷臉支付的紅利釋放給商戶,同時也便於聚合服務商在較低成本下,深耕場景,增強支付外的B端服務輸出能力。

而微信生態裡青蛙刷臉支付促進了B端收銀效率上的提升,並且刷臉支付的數據化會員功能,能讓商戶和消費者體驗更好。

“以往部分聚合服務商能力主要在支付上,比較單一,而刷臉支付更能把收銀和營銷等綜合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這能帶動聚合服務商增強自身服務能力,進一步凝聚轉型動能。”利楚掃唄CEO王朋對「支付百科」說。

聚合支付借刷臉下沉

沒有場景的支付註定沒有持久的粘性,也沒有門檻和壁壘,掃碼時代聚合服務商跑馬圈地式的野蠻擴張模式已經式微,下沉至商戶端需求成為移動支付下半場制勝關鍵。

從2016年至今,聚合支付服務商心中一直存在兩個難題,一是聚合支付產品比較單薄,僅僅是多個支付通道的聚合,服務商戶的能力較弱;二是缺乏深耕場景的能力,導致行業門檻低,服務能力得不到沉澱。

當支付寶微信宣佈大舉佈局刷臉支付,讓聚合服務商看到了聚合向縱深發展的希望。

以支付寶、微信和銀聯為代表的產品架構方,不斷更新刷臉支付硬件設備,聚合服務商借助這些刷臉設備,結合自身連接商戶的支付能力以及聚焦下沉市場的優勢,能有效打通深度服務商戶的入口。

這時聚合服務商扮演的是一個關鍵橋樑的角色,它們在成熟的刷臉設備與商戶之間,只需開發場景化產品,比如會員營銷、點餐、收銀系統,而這些場景化產品又是支付機構刷臉支付落地的必要條件,也能有效提升商戶粘性。

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王朋對刷臉支付賦能聚合服務商有著較深的認識:支付機構將刷臉支付產品出讓給聚合服務商管理,聚合服務商作為橋樑搭建起的商戶管理系統,就能讓聚合服務商多了一個重量級籌碼,同時也利於聚合服務商提升它們在商戶心中的地位。

刷臉支付設備在聚合服務商的搭建下,成為取代商戶收銀臺前笨重收銀設備的一個利器,並且商戶得到的不只是收銀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衝擊傳統收銀設備市場。

杭州王女士在一家麵包店購物付款時發現,收銀臺除了掃碼設備,還有一臺類似於iPad的刷臉支付設備,王女士嘗試了用刷臉快速完成支付,“和掃二維碼支付相比,刷臉支付確實帶來一些便利,比如付款時剛好在打電話,掃二維碼就很麻煩,如果可以刷臉支付會方便很多。”

有頭部聚合服務商向「支付百科」透露,自從參與了刷臉支付項目,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收銀管理系統SaaS化,能讓聚合服務商取代以往商戶收銀系統中的大部分角色。

下一個獨角獸是誰?

掃碼支付時代,聚合支付服務商江山已定,在慘烈的競爭環境中,已無太多新生獨角獸的機會。但刷臉支付作為移動支付革命新起點,不僅將改變用戶使用習慣,而且對B端商戶能最大化賦能。

在刷臉支付熱潮之下,聚合支付公司能用刷臉設備打開商戶市場,從而把刷臉支付的便捷且豐富的功能傳遞給商戶,反過來,商戶也會增強對刷臉支付的好感, 以此建立起聚合服務商與商戶之間的粘性。

以刷臉支付的會員功能為例,消費者在支付時,刷臉屏會提醒消費者是否成為會員,在折扣、紅包、優惠券等營銷功能輔助下,消費者即能在線轉化為會員,隨後還會有充值等優惠活動,待會員數量不斷增加後,商戶就會更依賴有會員功能的刷臉支付方式。

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在上海工作的李先生最近經常去一家飯店吃飯,每次刷臉支付設備都提醒他要不要成為會員,被屏顯多次安利後,他最終成為會員,“綁定會員出乎意料的簡單,此後每次都能收到積分提醒,作為常客,積分累計多了還能兌換菜品、折扣菜金。”他表示。

最讓王朋感觸的是,刷臉支付給商戶營銷帶來了其他任何支付方式都沒有的獨特優勢,即讓消費者從被動變得主動。簡潔的會員綁定流程,吸引消費者主動建立與商戶之間的聯繫,王朋說,“看好刷臉支付,刷臉支付設備是個好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刷臉支付背景下,移動支付玩家都在面臨著調整,特別是聚合支付服務商,戰場已經明顯從掃碼轉向刷臉,現在是全部洗牌的機遇,誰掌握了刷臉支付入口,就有可能成為新的支付獨角獸。

對於新形勢下聚合支付業務的戰略佈局,近日赴英國參加支付寶合作伙伴全球峰會的王朋對未來有自己的思路:首先要搶先佈局刷臉支付場景,以支付為核心,增強綜合服務能力;其次,基於支付本身要建立一套包含分期業務的體系,這樣也能拓展聚合服務商的金融業務。

新一輪支付革命開啟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崛起過程中,第三方、第四方等非銀行支付機構在2017年至2019年之間,把移動支付交易量從300多億筆拉昇至近1800億筆,充分彰顯以掃碼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革命引領一時風潮。

在“斷直連”、備付金集中交存背景下,中國移動支付正式進入後備付金時代。億歐智庫統計,2017年之前,網絡支付機構備付金收入佔總收入比達到11.26%,2018年下降至5.4%。

在後備付金時代,曾經乘著人口和市場紅利春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們,正式宣告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遠去,而依附支付機構的聚合支付服務商們,等待它們的則是一個競爭更加慘烈、成本逐漸增加的移動支付環境。

倘若想從寒冬中走出來,聚合支付服務商就不能僅僅比拼費率戰,而是升級支付產品,專注商戶經營需求,不斷擴展金融增值服務等業務空間,為商戶提供支付收款、融資理財、營銷管理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以利楚商務為例,截至目前,利楚掃唄在16個城市設有直營運營中心,400多個城市設有業務合作伙伴,月處理交易筆數近3.5億筆,月受理交易金額近150億元,服務超60萬家商戶。利楚商務除了擁有聚合支付品牌“掃唄”,還有聚合支付SaaS系統租賃平臺——FU+,商戶智慧經營平臺——來智慧,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行業產品線。

刷臉支付的出現則是聚合支付服務商解決商戶綜合經營問題的密匙。無論是蜻蜓、青蛙,還是藍鯨,其在支付便捷性革命的基礎上,成為一個解決商戶收銀、管理、營銷等全能型的支付工具。

刷臉支付這種更注重解決經營問題的工具屬性,是POS機、掃碼盒子、掃碼槍都無法比擬的,同時也能帶給聚合支付服務商更強的議價能力,擺脫在三方和商戶心中的只能做支付的形象。

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除了工具屬性賦能,聚合支付服務商還將在支付寶微信以及銀聯的刷臉支付產業互聯網中受益。騰訊的社交、阿里的金融、銀聯的資源,會以更加開放的全場景輸出模式植入刷臉支付產品中,從此聚合支付服務商深耕餐飲、零售等細分垂直場景就有了更多加持。

移動支付入口從掃碼轉向刷臉支付,並非僅僅因為刷臉支付更加便捷,而是刷臉支付更懂商戶,更能解決商戶的痛點,實現“支付+行業”的解決方案落地,而這種能力正是掃碼時代聚合支付服務商所需要的。

刷臉支付金融標準即將推出,這也印證了刷臉支付將會成為中國移動支付的趨勢和未來,與此同時,支付巨頭也在加碼佈局B端市場,這些趨勢為聚合支付服務商轉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刷臉支付三國殺時代,聚合支付成價值窪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