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有一種,也可能獲得成功

說到成功,我敢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想擁抱它。作為一個成功者,不僅擁有人人羨慕的頭頂光環,還可能因此改變窘迫的生活現狀。於是乎,很多不成功的人開始追隨並學習成功者的經驗,並且亦步亦趨,希望可以複製成功經驗,使自己的人生也能得到昇華。

但是,不管怎麼努力,成功者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在尋尋覓覓中度過一生,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究其原因,一句俗語可以概括“騎著驢找馬”。本來都具備的潛質,只是跟著別人學,沒有開發出來。

總起來說,以下三種成功者具備的素質,需要我們借鑑和學習。

成功者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有一種,也可能獲得成功

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態,做事前努力做到知己知彼,不盲從,選擇最佳的道路去走。

歷史上,蠻族入侵中原的事情時有發生,來來回回的拉鋸戰屬常態。不過,公元765年的一次比較嚴重,回紇和吐蕃聯合入侵中原,竟然一舉攻陷了長安。

當時,郭子儀已經退休賦閒在家,緊急之下被重新請回來平亂。大家以為,老將出馬,定能率領官兵一舉打退回紇和吐蕃聯軍,用武力收復長安城。

沒想到,郭子儀沒帶一兵一卒,一個人便服深入回紇的營中,就像鄰居串門一樣,要見回紇首領。回紇首領聽說一個人不帶兵器、不穿盔甲來見他,很奇怪,就請進大帳,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老長官郭子儀。回紇首領曾跟隨郭子儀多年,看到曾經的上級毫無敵意地前來,立刻拜倒在郭子儀身前。郭子儀曉以利害,說服回紇首領退兵。後來,回紇首領還協助郭子儀,平了吐蕃之亂。

郭子儀的厲害在於,他知道面對敵眾我寡的形勢,只要開戰,那就開弓沒有回頭箭,拼光了也要打下去;但那樣做就現實的情況來看,無異於以卵擊石;但如果從德威來講,又是敵屈我直,與其打仗,不如和談。於是,郭子儀免冑入回紇大營,讓對方覺得,雖然自己屬於蠻夷,但郭子儀卻甘於放棄自己的優越感和武裝,表現的與他一樣,終於化敵為友,解除了長安危機。

知己知彼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說要自信,不管對手如何,都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結果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做事前試著推翻正常的思維,另闢蹊徑,選擇一條最佳的道路去走。

成功總是青睞不走尋常路的人。

成功者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有一種,也可能獲得成功

其次,用專業精神做你想做的事,心無旁騖,直至成功。

昨天看雜誌,讀到朱光潛七十年前的一段話:我們對於一棵古松有三種態度,一個木商看一棵古松,想的只是做什麼用,值多少錢,架屋還是制器,怎麼買它、砍它、運它;若是植物學家,就注意它的枝葉花果,生態特徵,以便分類;畫家不管這些,只欣賞它的顏色線條,氣概神韻。

可見,對於同一個事物,不同職業的人會從自己的角度去詮釋它,至於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都與自己的專業有關。

專業精神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礎,沒有之一。

關於專業精神,網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專業精神就是,錘子的心裡只有釘子,釘子的心裡只有木頭。”既形象又貼切。

戰國時期的庖丁,就用其專業精神給後世留下了典範。

一般的廚師一個月就需要換一把刀,但他殺了數千頭的牛,卻不曾換過一把刀。而且,他的刀口就像剛剛磨過一樣,鋒利無比。

庖丁的解釋是:“我的眼裡剛開始還是整體的牛,後來就只有牛的天然結構。我的刀只會沿著牛的骨節縫隙遊走,連筋絡相連的地方都不會碰到,更不用說砍骨頭、割肉了。所以,我的刀才會十九年鋒利如新。”

沒有這樣的專業精神,就休想幹成一件事。

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就是專業精神的完美體現。

成功者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有一種,也可能獲得成功

第三,不怕別人說愚痴,這是走向成功的必備優點。

看過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朝思暮想要發財的齊國人,一天在集市上走過一個賣金子的地方,看到黃燦燦的金子,他伸手拿了就走。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會隱身術,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人贓俱獲。

官府的人將他捉住,問道:“集市上那麼多人,你怎麼敢公然搶奪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候,不見有人,只見金子。”

這個寓言故事辛辣地諷刺一個眼裡只有錢的人。

不過,我卻從這個寓言看到了新的東西:愚痴,有時候也是優點。

荀況在《勸學篇》中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不捨,就是這種愚痴精神的提現。

生活中很多人想走捷徑,結果不是人設崩塌就是路走得更彎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看準一件事,就是鍥而不捨地做下去,哪怕有很多艱難困苦,都要具有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愚痴”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當然,這不是提倡學習那個拿金子的人做法,明白人一看就懂。

成功者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有一種,也可能獲得成功

成功,是一個誘人的詞彙,也是一個惱人的詞彙,每一個成功登上金字塔頂的人身後,都有數不清的“炮灰級”戰士,在哀怨中做了成功者的基石。

沒關係,如果你現在也不幸只能仰望成功,那就端正自己的心態,不盲從別人,停下來看看,還有沒有最佳的道路?如果找到了,就撇開人潮洶湧的大路,利用專業精神,砥礪前行,相信成功就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