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祕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城商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當中重要的一部分,已經走過了近25年的歷程,從最初的城市信用社起家改名至今,城商行從立足當地、服務當地到逐漸走向全國,以“立點輻面”打法走出其獨有的擴張之路;值得肯定其發展同時,部分城商行也在信貸資產方面面臨著“資產差、不良高”的尷尬局面,對此,本文通過收集整理其歷年及最新財報數據,帶你瞭解現有城商行真實信貸資產質量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據未大叔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9年10月底,全國已上市城商行總共有22家,其中A股市場10家,H股銀行10家,A+H股銀行兩家2家。

考慮到數據量較大,篇幅較長,計劃將其分為上中下篇進行發佈;上篇主要介紹22家城商行最新信貸資產表現情況,中篇及下篇各詳細介紹11家城商行信貸資產表現及其趨勢,最後會整理成一篇供大家參閱!

本篇主要從貸款餘額、個人信貸餘額、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不良貸款結構、逾期金額結構等七個緯度介紹各城商行信貸資產表現情況。

01

貸款餘額

從貸款餘額規模來看,貸款餘額突破5000億以上的有3家,其中北京銀行貸款餘額規模最高,達到驚人的13585億,上海銀行、江蘇銀行也接近萬億大關,同時,也有多家城商行貸款餘額規模尚不及北京銀行的零頭,單獨從貸款餘額來講,行業分化加劇,梯隊已經顯現,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無疑是第一梯隊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2

個人信貸餘額

個人信貸餘額方面,目前尚未有一家突破5000億元,其中個人信貸餘額規模最高的仍舊是北京銀行,突破4000億元上海銀行與江蘇銀行也都突破2500億元大關,其餘各家尚未有突破2000億元;火焰的另一面,也有城商行仍舊已對公業務為主,如個人信貸餘額規模最低的晉商銀行,在貸餘額僅有151億元,尚不及眾多城商行零頭,個人信貸開展方面遠遠落後於同行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從個人信貸餘額的構成來看,各家將其劃分為住房按揭、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等四個部分,結合下圖不難看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仍是70%以上城商行的主營業務,但也不乏一些城商行另闢蹊徑,大力發展近年比較火熱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如天津銀行此類業務佔其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達到76%,鄭州銀行此類業務佔其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達到58%,上海銀行此類業務佔其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達到56%,其餘南京銀行、徽商銀行、西安銀行、江蘇銀行等該類業務佔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也都突破40%,可以看出,個人消費信貸正成為某些城商行眼中的“香餑餑”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從個人信貸質量表現的絕對值“不良餘額”表現來看,上海銀行個人消費不良餘額成為已公佈該類數據中首家不良餘額突破1000億元的城商行,但結合其個人消費信貸餘額高達16000億元,其個人消費信貸不良率僅為1.7%左右,不良率表現並不算太差;其餘幾家公佈此類數據的城商行當中,除鄭州銀行、中原銀行、重慶銀行個人消費信貸不良餘額突破3000億元,暫未有突破300億元大關城商行存在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從個人信貸質量表現的相對值“不良率”來看,住房按揭貸款的不良表現各家基本持平且保持平穩,而其餘三個各家表現高低不一;具體來看,成都銀行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與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都突破15%的大關,該細分領域質量表現明顯低於其他城商行,而盛京銀行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更是高達17.1%,在各家城商行個人經營貸款不良表現這塊摘得“尷尬”的第一名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3

不良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為不良餘額與信貸餘額的比值,是最直觀的展現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好壞的指標;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22家上市城商行不良貸款率平均值約為1.6%,從下圖來看,鄭州銀行、盛京銀行、天津銀行、中原銀行、青島銀行、甘肅銀行、哈爾濱銀行、江西銀行、晉商銀行、九江銀行等10家機構不良貸款率高於行業平均值,其中甘肅銀行不良貸款率最高達到3%,而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8%,兩者相差近3.5倍,同業內信貸資產質量差距正在加大!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4

撥備覆蓋率

撥備覆蓋率為貸款損失準備與不良貸款餘額的比值,該指標主要用來表明商業銀行計提的準備餘額對壞賬的覆蓋程度是否充足,因此又被稱為撥備充足率;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各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不得低於150%。

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22家上市城商行撥備覆蓋率平均值約為239%,從平均值來看顯然符合監管需求;但也有部分城商行該指標低於監管指標,如甘肅銀行,撥備覆蓋率僅為129.6%,顯然不符合監管需求,而青島銀行與中原銀行也都是踩著150%的監管紅線,因此,不難看出的是仍然有個別城商行在信貸風險防治這一塊“掉以輕心”

當然,撥備覆蓋率也不是計提的越高越好,現實情況的是,作為調節報表利潤的一種常用會計手段,各家機構都會計提較高的撥備覆蓋隱藏淨利潤,進而達到緩交稅費的目的;針對這種情況,財政部在今年9月也做出過指示,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不能超過現有監管標準的兩倍,即300%,然而大叔統計後不難發現,截止最新觀測日期,仍有不少城商行該指標明顯高於2倍的“上線”,其中寧波銀行這一指標更是高達522.5%,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也都紛紛突破300%,“藏富”過於明顯。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5

貸款撥備率

貸款撥備率是貸款壞賬準備餘額與信貸餘額的比值,又稱撥貸比,與撥備覆蓋率一樣,作為衡量商業銀行風險是否可控的另一重要指標;從計算邏輯上來看,該指標與“不良貸款率”的比值就等於“撥備覆蓋率”,因此也可以看出,當貸款撥備率高了,在不良率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撥備覆蓋率也會相應的增高,反之則亦然;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22家上市城商行貸款撥備率平均值約為3.5%左右,其中貸款撥備率最高值為天津銀行的4.5%,最低值為青島銀行的2.5%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6

不良貸款結構

按照《貸款分類指導原則》的規定,商業銀行一般將其信貸資產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等五類,其中次級、可疑、損失又被定義為不良貸款;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不良貸款餘額突破100億元總共有三家,分別為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毫無疑問的這三家也是信貸餘額規模最大的大家,因此鑄就了其較高的不良餘額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從不良貸款構成來看,22家上市城商行次級貸款佔不良貸款比重的均值為47.5%,可疑貸款佔不良貸款比重的均值為35.4%,損失貸款佔不良貸款比重的均值為17.1%;具體到各城商行表現上:

次級貸款方面,盛京銀行、南京銀行、天津銀行、甘肅銀行等次級貸款佔不良的比重均超過60%,其中盛京銀行更是高達96%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可疑貸款方面,鄭州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寧波銀

行、九江銀行等可疑貸款佔不良比重均超過40%以上,其中上海銀行可疑貸款佔不良的比重高達76%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損失貸款方面,貴陽銀行、成都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江西銀行等損失貸款佔不良比重均超過25%以上,其中貴陽銀行損失貸款佔不良的比重更是高達58%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07

逾期金額結構

逾期分佈方面,各家城商行基本上將其逾期金額按照逾期3個月以內、逾期3個月-1年、逾期1年-3年及逾期3年以上的結構進行公佈;因部分城商行暫未公佈逾期金額分佈情況,故選取了其中公示的17家城商行數據進行展現;

截止到2019年二季度,17家城商行逾期金額均值為85.3億元,,其中逾期金額最高值為天津銀行的185.5億元,逾期金額最低值為晉商銀行的22.7億元,17家城商行當中,上海銀行、天津銀行、中原銀行、甘肅銀行、哈爾濱銀行、江蘇銀行、江西銀行等7家城商行逾期金額高於行業平均值,約佔總數的41%的比重。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細分來看,逾期3個月以內金額平均值為39.7億元,其佔逾期總額比重的平均值約為43.8%,其中天津銀行逾期3個月以內的金額佔其總逾期金額比重最高,達到68.8%;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逾期3個月-1年金額的平均值約為24.1億元,其佔逾期總額比重的平均值約為30%,其中上海銀行逾期3個月-1年的金額最高為70.9億元,九江銀行逾期3個月-1年的金額佔總餘額金額的比重最高為60.7%;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逾期1年-3年金額的平均值約為15.5億元,其佔逾期總額比重的平均值約為21.5%,其中江蘇銀行逾期1年-3年的金額最高為53.1億元,晉商銀行逾期3個月-1年的金額佔總餘額金額的比重最高為55.1%;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逾期3年以上金額的平均值約為3.6億元,其佔逾期總額比重的平均值約為4.6%,其中天津銀行逾期3年以上的金額最高為15.5億元,江蘇銀行次之為15.4億元;

最新!22家上市城商行信貸資產質量大揭秘 |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