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糖友該做的這些檢查不能少

剛被診斷為糖尿病的糖友一般都是茫然無措的,不知道怎麼會患病,也不願相信這個事實,而且對治療糖尿病毫無頭緒,但是不管怎麼樣,糖友都要做好終身“戰鬥”的準備。新糖友們也不要太心急,好好了解糖尿病,聽醫生的意見,新糖友該做的檢查可有不少呢。

新糖友該做的這些檢查不能少

新糖友該做的這些檢查不能少

  初患病這些檢查少不了

  調查表明,目前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在9.7%,而且正在以接近“暴發”的狀態迅速升高,防控形勢已到了不能拖延的程度。糖尿病的可怕在於潛伏在高血糖背後的心、腦、腎、眼、神經等多器官損害。醫生說,到醫院看糖尿病,除了明確診斷以外,還應進行一次全面體檢,明確是否存在糖尿病所致的急、慢性併發症,病情嚴重程度究竟如何。因為只有把糖尿病診斷、分型、併發症等問題徹底搞清楚了,才能儘早採取針對性治療。那麼,“糖友究竟應做哪些檢查呢?“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必須要做該項檢查。”醫生說,尿糖陽性僅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線索,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視餐後血糖,它對早期糖尿病的診斷意義更大。”醫生說,當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比健康人稍高,但還沒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時,就需要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確定究竟是糖調節受損還是糖尿病。胰島素功能測定不但能瞭解患者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並有助於對糖尿病進行臨床分型,胰島B細胞自身抗體檢查則主要用於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抗體呈陽性,2型則陰性。醫生說,無論空腹還是餐後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人尤其如此。因此,要想準確瞭解一段時期內血糖的總體水平,就要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人的診斷檢測項目有哪些

  1、血脂:臨床證實,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出現血脂異常。合併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加,且血脂異常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因此,糾正血脂紊亂是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環節。

  2、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尿中出現微量白蛋白,說明腎臟已經受損。對於腎臟受損的糖尿病患者,加強血糖、血壓控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3、眼睛:糖尿病發病20年後,幾乎所有患者都有眼部併發症。糖尿病所致的眼部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虹膜睫狀體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運動神經麻痺出現重影等。血糖控制好的患者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時間要晚於控制不好的患者。雖然嚴重的糖尿病眼部併發症者最終可導致失明,但如果早期進行眼部檢查並及時進行干預及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慢疾病的進展,甚至可治癒。一般常規檢查包括裂隙燈、測量眼壓、眼底檢查等。

  4、結核:糖尿病病人肺結核的患病率均高於一般人群,每年查一次為宜。

  5、甲狀腺:糖友要小心糖尿病合併出現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常伴有多種激素分泌異常,甲狀腺激素便是其中一種。甲狀腺激素與能量代謝、產熱密切相關,甲狀腺激素水平低會使產熱減少。老年人合併甲狀腺功能減退很常見,可很多人誤把精力不足、沒有食慾看成是衰老的表現。但只要及時檢查甲狀腺激素水平就可以診斷,口服甲狀腺素就能解決。

  及時發現糖尿病併發症要做的檢查

  1、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尿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可間接反映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情況。另外,還能較早地發現糖尿病腎病。

  2、肝腎功能:瞭解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是否正常,因為肝腎功能不全時,有些口服降糖藥是不能服用的。

  3、血壓:合併高血壓的糖尿病每天測量一次血壓,有 條件的最好每天進行多次測量;血壓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每週測量一次血壓。

  4、血脂:糖尿病患者血脂一般都高,通過血脂檢查,發現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而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調脂藥物。

  5、血黏度:血黏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晚睡前最好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有助於調血脂和預防血管栓塞。

  6、眼科檢查:能及早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決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楚時才去查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