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 無需拒絕白米飯

世界權威雜誌《英國醫學雜誌》曾刊登過一篇文章稱,亞洲人患糖尿病跟每天多吃白米飯有關。研究顯示,吃米飯最多的人與吃最少的人相比,其患糖尿病風險增加了55%。那麼,以白米飯作為主食的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防治糖尿病 無需拒絕白米飯

防治糖尿病 無需拒絕白米飯

  沒必要拒絕白米飯

  白米飯的升糖指數(食物進入人體後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相對較高,多吃白米飯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確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鑑於該文章所涉及的研究存在侷限性,並不能就此得出每天吃白米飯就容易得糖尿病的結論。以米飯為主食的人只要吃得適量,大可不必過分擔心因此就會患上糖尿病。

  人為什麼會得糖尿病,並不是由某一種習慣或因素單方面決定的,而是由許多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飲食、遺傳、生活方式等都與糖尿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如果因為擔心患上糖尿病或者因為“勵志”減肥,就只吃菜而不吃飯,反而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穀物位於“膳食營養金字塔”的底層,營養的基石若不穩固,就容易導致多種營養素攝入不足,造成營養不良,從而導致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細菌、病毒等後果。更重要的是,如果米飯吃得少了,而油脂或脂肪卻吃得多了,反而容易引起血脂異常和肥胖等問題。

  粗細搭配最合理

  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患病人數居世界一。要想在飲食上遠離糖尿病,不吃米飯肯定是不行的,而應該學會粗細搭配。在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米飯等主食的同時,比較好能搭配一定的粗糧。

  精白米在加工過程中由於機器的脫殼和研磨,損失了許多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粗糧雖然在口感上不如精白米那樣光滑,但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比精白米、精白麵要低,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鎂等微量元素則比之更高。因此,適當吃點粗糧能夠增加胃腸蠕動,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此外還有助於預防便秘、調節血脂。

  專家建議,平時可適當選擇全谷、全麥食物,在主食中可以用部分粗糧替代細糧,如適當吃點糙米飯、五穀雜糧飯等。

  警惕高升糖指數食物

  專家提醒,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也沒有必要完全拒絕白米飯等主食,保證膳食的均衡才是健康的基石。糖尿病患者真正需要控制的,是每天所攝入的總熱量。建議患者諮詢相關醫生,根據自己的體重和血糖水平,請醫生給出適當的熱量攝取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