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聚焦始於2001年“十五”期間的電動汽車專項課題。經過10餘年的發展,由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牽頭髮布的《中國製造2025》正式確定了製造強國的戰略,新能源汽車成為選定的重點突破方向。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至此,中國新能 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另一方面,自2008年起,中國已開始在有關稅費、財政補貼和其他利於新能 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上針對車企和消費者給予支持,持續深化政策並作出創新,構建了由上而下的四維激勵政策體系。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城鎮居民人均收支穩定增長,交通消費漲幅趨於放緩


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首,之於汽車行業更是如此。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消費支出增長率卻有所放緩。2017-2018年三季度,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增速明顯低於可支配收入增速。 2018年前3個季度,城鎮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佔總消費支出的13.5%,同比增長7.9%。結合近5年內趨勢與居民消費下降的變化看,城鎮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增速將在近期內保持緩速上升。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能源消費結構存在優化空間,原油進口依賴度日益增加

能源消費結構關係國家能源安全、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質量。近5年內,中國清潔能源消費佔比提升顯著,2017年已達 20.8%,但化石能源消費佔比仍接近90%,能源消費結構變化主要來自化石能源的內部結構調整。同時期內,中國原油進口量日益增加,近2年漲幅均超過10%。 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應用,將對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與緩解原油進口依賴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車聯網高速增長,藉助新能源汽車實現電動化與網聯化融合

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的基礎,在傳統汽車廠商、新興汽車廠商、互聯網企業、第三方TSP企業與各類服務商紛紛湧入車聯網 行業的背景下,其市場規模正高速增長,技術不斷突破。基於車聯網平臺,汽車、駕駛員與城市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成為 可能;行駛與車況數據可以傳輸至後臺雲端,及時為駕駛員及乘客提供各類服務。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興新能源汽車廠商 尤為注重車聯網服務的構建,傳統汽車廠商也在促進電動化與網聯化的積極融合。

新能源汽車不斷突破,已由概念成為現實,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自動駕駛技術正向L4階段邁進,與純電動汽車的兼容性絕佳

自動駕駛將是未來出行不可或缺的智能配置,也是汽車智能化的標誌之一。目前,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向L4階段邁進,有關交通法規正在出臺中,系統取代駕駛員的時代即將到來。 純電動汽車較內燃機汽車而言具備絕佳的自動駕駛技術兼容性,其電力驅動與電子控制系統可與自動駕駛技術必須的傳感 器和計算機硬件設備高效對接。自動駕駛技術與車聯網技術亦互為表裡,二者於新能源汽車上的規模化應用是必然趨勢。(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您分享文章,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