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文 | 徐藝婷

11月10日,《人民法院報》刊登了一則公告,稱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杭州蕭山區人民法院依法終結其破產程序。

那個號稱“車載水可以實現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一次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的青年汽車集團,終於開始崩塌了。

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之所以稱它是開始,是因為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只是青年汽車集團的諸多子公司之一。

企查查顯示,青年汽車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龐青年的名下有65家關聯企業,包括北京、貴州、濟南、泰安等多地的青年汽車公司。此次杭州子公司的破產,仿如眾多房屋中垮塌的一間。

而早在今年7月,浙江青年蓮花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就已經分配完結,破產程序已被終結。

龐青年擅於“白紙攤大餅、平地起高樓”。但如今,破產的多米諾骨牌開啟了。

龐青年的兩重身份

1958年出生的龐青年,已經61歲了,本該安享天年,卻身陷囹圄。在過去的六十年裡,他有過兩重身份。

第一重,風雲浙商。

他可不是“國民老公”王思聰,能從父輩那裡接過幾個億的“小目標”來試錯。貧苦出身的龐青年,從放牛開始一步步向前。

那時,他還是個進步青年。林場裡的休息時間,別人都玩撲克牌,他卻去觀察茶樹,琢磨怎麼讓茶葉的產量翻倍。這樣的精神換來了成績,也打動了領導。不久,他被提拔為林場場長。

出了林場,他又做起了橡膠輪胎的生意,獲得了商業生涯裡的第一次成功。這給了他造車的資金,也給了他造車的底氣。

20世紀90年代末,他前往德國考察,回來後成立了金華尼奧普蘭車輛有限公司,亦即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

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那時候,砸下大錢換技術的青年客車,的確迅速打開了市場。龐青年本人也在2006年和2009年兩次上榜“風雲浙商”。

可惜的是,在這之後,他就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

藉助此前累積的名聲,在商海的第二階段,龐青年塑造了自己的第二重身份:“資源獵手”。

他獵到的第一項資源叫蓮花。蓮花汽車本是英國品牌,母公司名叫寶騰。青年汽車明明是與寶騰旗下的另一子公司合作,卻打上了“蓮花”的標誌,搶注了“蓮花”的商標,以假亂真。

這次牛刀小試之後,龐青年的膽子越來越大。

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龐青年

2010年,青年汽車許諾在寧夏石嘴山市總投資267.09億元,建設年產21萬兩重型卡車、10萬輛蓮花轎車的大型汽車生產基地。依靠重型資源的石嘴山市急於進行產業結構轉型,自然對青年汽車夾道歡迎。為表誠意,當地相關部門甚至拿出了煤礦贈予青年汽車。

他們千想萬想都沒想到,龐青年非但沒在那裡造車,反而轉手就把煤礦賣了,套現10億元。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地官員曾經哭訴:“政府遭遇了一場騙局,但又無法維權。”

處境相似的還有鄂爾多斯、六盤水、濟南等多地。他們都雙手奉上了本地的優質資源,換來的卻是龐青年轉頭後的嘿嘿一笑。

青年汽車,造啥呢?

即便是拿了各地那麼多的資源,青年汽車如果踏踏實實做,也有機會打造真正的造車企業。畢竟他曾走過穩健的路,青年汽車的大巴車也曾最高賣到每輛380萬元,還服務過兩會。

但龐青年卻瞄準了一個更大的風口,叫新能源車。

青年汽車下設商用車、乘用車和汽車部件三大板塊。繼大巴之後,它已經許久沒有生產出可以在市場立足的產品,直到2017年8月的一個簽約儀式。

這個簽約儀式有著較長的名字:光大金控財金資本有限公司設立50億基金,支持青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簽約儀式。

儀式在浙江金華舉行,那是青年汽車的大本營。

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光大金控財金為何要投資50億元?

因為青年汽車號稱剛剛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宣稱“不用加油、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500公里,轎車續航1000公里”。

該車輛不僅已經下線,還可供參觀並進行現場演示:技術人員從自來水管接水,注入蓄水箱。駕駛員登車,繞場一週返回。

如此看來,相較於只會PPT造車的賈老闆,走過更多路的龐青年還是更老道一些。他知道,拿出實物才能讓人信服。

儘管簽約儀式的影響力並沒有達到龐青年想要的效果,但已經足夠用來當作背書。

隨後,龐青年去了河南南陽。

2019年5月,《南陽日報》發表了一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的文章。報道中提及,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車輛加水就可行駛。

在這個三線城市,青年汽車原本可以安安靜靜地造車;這篇文章出來以後,一切都變了。

關於“騙取新能源補貼”的質疑紛至沓來,但龐青年卻回應稱“技術成熟,不是瞎編”。

老賴的終局

從2017年8月至今,已經足足兩年。

兩年裡,蔚來、威馬、小鵬等一眾新勢力造車坎坷備至,但已實現電動車的量產。兩年裡,那個號稱已經造出全國首輛水氫燃料汽車的青年汽車卻一直停留在原地。除了嘴上的反駁,拿不出什麼實在的成績。

水氫燃料不一定能實現,龐青年的日子則肯定不好過。

青年汽車子公司破產,龐青年的“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企查查顯示,龐青年21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因未按時旅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的有7項。此外,他還多次被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有39條股權被凍結的信息,有2370條關聯風險。

龐青年早已是“老賴”了,青年汽車集團也早已危如累卵,終局可以想見。

在龐青年的個人介紹頁面裡,他有諸多標籤:高級經濟師,全國創新能手,中國經營管理大師,2006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50強。

值得深思的是:這樣一位風雲人物,怎麼走著走著就到了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