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以前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后来,还有一句话叫“少不听李宗盛,老不听林夕”,因为李宗盛听不明白,因为,林夕的歌词,总是听的人心痛。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一直到现在,网上又出现了一句话,叫“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可是,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觉得非常模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然,对于这句话,不同的人理解,也会有不一样的意思。而大多数人的理解,或许都是差不多的。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这句话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来看看前半句“少不听毛不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毛不易把事情看的太透彻了。如果我们只是带着耳机听毛不易的声音,绝对不会觉得这是个94年出生的少年应该有声音,所以才有人说,毛不易的声音是有故事的。每个人都有故事,毛不易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可以唱出来。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毛不易唱哭过很多人。尤其是那首《消愁》更是让无数人曾热泪盈眶。“一杯敬明天,一杯敬死亡”,很难想象,一个94年出生的少年,能有如此通透的表达方式。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龄,但是在毛不易的口中唱出来,却全变了味道。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其实,有些事大家都懂,也非常明白,问题就在于能不能看透。在这一点上,毛不易可以说是透彻的非常可怕。在《拜托了冰箱》中,毛不易坦言,自己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创作的瓶颈,无法更进一步,甚至连维持原来的水平都很难做到。何炅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的自己,没有了生活。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以前的毛不易,他所有的歌曲,都是从生活里来的。无论是《消愁》里的沧桑,还是《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里中的真实,都源自生活。可是,当毛不易成名之后,这样真实的生活逐渐减少。现在,只有台上的那个巨星,而没了生活中的毛不易。这个时候回头看毛不易,耳边响起《消愁》,不但觉得太透,也太扎心了。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说完了毛不易,再来说说李宗盛,以前说“年少不听李宗盛”,这个其实很简单,因为听不懂。现在我们说,“老不听李宗盛”,是因为听的太心疼。李宗盛的歌词和曲,总是可以长到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有的时候,李宗盛的歌,就像是一根刺,直接扎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块肉上,拔也拔不出来。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最近,《不必在乎我是谁》火了,歌词中有一句“真的想让自己醉”,单单这一句,就唱出了多少男人的辛酸。有些人说,买醉是一个男人唯一的解压方式,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醉都不能如愿了,那该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李宗盛就是这样,把人的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让听众无处可逃。

为什么“少不听毛不易,老不听李宗盛”,因为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透

所以,现在我们说老不听李宗盛,不是不喜欢听,而是不敢听。和毛不易一样,李宗盛也把事情看得太透彻了,透彻的让听到他的歌的人,躲都躲不开。不过,最后大家还是会淡然的吧!就像是李宗盛的专辑名字一样,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如做个好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