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費談判無果後,韓三黨鞭今訪美“砍價”

(觀察者網訊)

韓國三個政黨黨鞭今天(11月20日)起將對美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就防衛費分擔談判闡述韓方立場。

韓聯社19日報道上述消息時,將此事形容為“開展一場超越黨派利益的殺價之旅”。

韓國執政的共同民主黨19日稱,黨鞭李仁榮和自由韓國黨黨鞭羅卿瑗、正未來黨黨鞭吳晨煥將於20日上午飛往華盛頓,會晤美國國會及政府要人,並於24日下午回國。黨鞭團將在訪美期間廣泛接觸參眾兩院人士說服美方不要在上調駐軍費問題上提出過分的要求。

三人還將會晤美國國務院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比根,與美國政府方面摸索妥協方案。他們還將到韓戰紀念碑獻花,並拜訪韓美友好合作團體“韓國協會”。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與美國官員18-19日在首爾就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新協議展開最新一輪談判。因雙方分歧過大,19日談判開始僅大約一個小時後,美方代表便提前離場,談判無果而終。

韓方談判代表鄭恩甫鄭恩甫表示,美方要求韓方在協議中增加新項目及“大幅”增加分擔數額,但韓方堅持認為,韓方所承擔的防衛費增量需在韓美過去28年商定的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框架範圍內,且需彼此接受。

他說,韓方將繼續保持“耐心”並努力推動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協議。

同一天,韓國《中央日報》分析指出,美方在防衛費問題上的態度發生變化。此前,美國防長埃斯珀15日在首爾公開向盟友韓國施壓,要求首爾承擔更多防衛費。CNN稱,美國要從9億美元提價至50億美元。

《中央日報》表示,從埃斯珀的發言可以看出美國的真正想法,“韓美同盟關係牢不可破,而韓國是個富有的國家,因此需要承擔更高的分攤額度,來抵消(美國對韓半島的)防禦費用(offset the cost of defense)。”

報道援引前談判團隊相關人士透露,美國此前都使用“貢獻(contribution)”這一措辭來委婉表達“抵消費用”的意思,而現在美方卻使用了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措辭——“抵消”。

分析認為,“貢獻”這個修飾詞是在同盟概念中使用的措辭,指韓美兩國為了共同的目標合作,同時韓國為美國的軍事努力作出一定貢獻。但“抵消”則完全是商業措辭,使用這一措辭就意味著,支付防衛費用分攤金額不是同盟概念中的合作貢獻,而是兩國之間的交易,乃至“協議”。“這一措辭體現了特朗普總統的視角。”

而在美國簽署防衛費分攤金額協定的歷史中,“抵消”一詞曾在西德的例子中出現過。

美國“二戰”後在西德駐軍,曾在1961年至1975年之間通過《抵消協定(offset agreement)》收取西德112.3億美元,年均8億美元。這便是美國最早的“防衛費分攤金額協定”。這筆金額中包括購買美產武器、購買國債、建造美軍營地、接收美國的第三世界援助金等費用。除了駐德美軍的費用支出,美國為德國防禦付出的經濟、貿易、外交費用都由西德承擔。

當時美國為了與蘇聯進行冷戰,每年的國防支出佔國內總產值(GDP)的8%,再加上越南戰爭,美國開始要求盟友承擔一定費用。

上述韓媒稱,迄今為止,韓國承擔的防衛費分攤金額主要是駐韓美軍人力成本、軍事建設成本和軍需後勤成本等三類費用中的一部分。“但如果把分攤金額的概念從“貢獻”變成“抵消”,情況將發生徹底改變。韓國可能會像西德一樣,需要一併承擔美國在韓國以外投入的各種安全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