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ERP,是否是新瓶裝舊酒?

雲ERP,是否是新瓶裝舊酒?

從ERP到雲ERP,作為一個掌握企業命脈的複雜系統,它的變化隨時反映著時代的“求生欲”。

“傳統ERP部署週期長、成本高、實施複雜,目前它已不適應新興數字世界的發展要求。”近日,甲骨文公司副總裁、NetSuite亞太及日本地區總經理潘傑君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Oracle NetSuite中國峰會上表示。

Oracle作為老牌ERP服務廠商,卻在直戳傳統ERP的軟肋,這是在打臉嗎?

其實,潘傑君後面還有半句話:被Oracle收購,同時也是由Oracle內部團隊創立的NetSuite ERP雲,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助力初創和成長型公司突破上雲疑難的雲ERP,主要特點是靈、全、快。

言下之意,這種雲ERP才是應運而生能適應數字經濟企業發展需求多變的解決方案。

那麼,雲ERP,是否又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概念呢?

雲原生的ERP,NetSuite與Oracle 的“出走”與“迴歸”

20多年前,甲骨文公司創始人Larry Ellison在一次與前任高管Evan Goldberg的一次電話交談中預言,商業軟件的未來一定在瀏覽器上,因為客戶已經厭倦了在服務器上安裝和管理軟件的麻煩,並堅信這將是今後“數千年”交付軟件的主要方式。這個想法打動了Goldberg,他下決心來做這件事,“不用安裝軟件就可以從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瀏覽器管理企業的財務和業務”

這也是雲ERP的定義,雲ERP,百科釋義:簡單地講,就是雲計算開發的ERP系統,系統部署於雲服務器端,用戶可通過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接入互聯網訪問雲服務器獲得ERP應用服務。

雖然他們之間的通話僅持續了5分鐘,卻孕育了一個影響深遠的事件:1998年,Goldberg創建新公司,開發基於雲模型的商業軟件,並先期以財務和會計為突破口,解決初創和高成長型公司最關心的財務管理問題。

幾年後,這家公司更名為NetSuite, 並在之後的數年中吸引了諸多外部投資者。2003年起, NetSuite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在基於網絡的會計系統和EPR系統的基礎上將觸角伸向了更廣闊的領域,如客戶服務和電子商務等。

2007年12月,NetSuite在紐交所成功IPO。

一直對自己老員工Goldberg倍加關注的老東家兼投資人Ellison決定,將這位老員工迎回甲骨文的大家庭。 2016年7月28日,甲骨文宣佈了史上豪邁的一筆收購案,以93億美金收購這家著名的雲ERP公司NetSuite。

從此,NetSuite獲得了一個新名字——Oracle NetSuite,開啟了產品和業務發展的新篇章。

整個過程,從前員工根據市場需求創建到甲骨文收購回歸,NetSuite的雲ERP顯得更有云原生時代的底色。在此次大會上,潘傑君同樣表示,“Oracle帶來的全部優勢都會在NetSuite上享用到。”

不過,如果NetSuite繼承了Oracle的所有優勢,是否會在客源上形成競爭或重疊呢?我們可以簡單瞭解一下NetSuite的業務與定位。

潘傑君強調,NetSuite是建立在整個Oracle雲的新平臺——第二代平臺之上,同時繼承了Oracle全部的自治數據庫,與Oracle並不存在“獨立運營”的關係。

其次,NetSuite重點行業是標準的零售分銷,還有高科技企業、服務新企業、新型的製造。從客戶畫像角度,是專注服務於快速成長的成長型企業,行業中也把這些企業稱為“瞪羚企業”。

這些快速成長,正在摸著石頭過河的企業對市場的要求,和那些集團式、大型的客戶群體的訴求顯然不一樣,漸進式的平臺已經無法滿足,而是需要一個非常靈活、能快速變動的服務平臺。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創業群體。他們同時也是對ERP雲需求最迫切的群體。兩年前,NetSuite進入中國,通過打造年輕、動感、創新、新穎的品牌形象,進一步與受眾拉近距離。

雲數字時代的快,更講究“可拓展性”

此次峰會,有三個詞被反覆提到,就是“靈、全、快。”從產品特性反推市場需求,ERP雲廠商或許能有更多啟示。

潘傑君說,“靈是什麼?很早以前就跟大家介紹過,NetSuite不單純只是一個ERP軟件,更像一個平臺,因為NetSuite背後是一個更大的平臺SuiteCloud。”

據介紹,NetSuite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在SuiteCloud裡面開發了應用,客戶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在NetSuite上面開發很多的延伸,這是技術。而這些技術開發的產品,在一個網站NetSuite的App.com上都有,可以讓客戶最終採購延伸用。

這是靈背後所強調的“可拓展性”,也是行業需求多樣化、業務快速更迭對產品的需求。

此外,NetSuite不只是一個ERP,還有SRP(服務資源計劃),有供應鏈、有製造,全方位的端到端的方案。“為什麼叫Suite?因為它是一個套裝,是全面的軟件解決方案。”潘傑君解釋,這種解決方案不僅適用於中小企業,也適用於很多大企業,覆蓋了財務、經銷存、專業服務公司、軟件、科技公司,這就是NetSuite的第二個特點,全。

“快”則更為量化,“45天,最快27天上線,從採購、從諮詢團隊進入最快27天,開箱即用。”

億歐採訪發現,這三種特性對於雲ERP的客戶和行情,背後體現的可拓展性是其中值得探討的一個。

以下是億歐對四川川潤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鍾海暉的採訪實錄(有所刪改), 我們試圖從用戶角度解讀分析雲ERP的“真才實學”。

注:四川川潤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創立於1992年的上市公司,面向國有大型客戶和國際上大型客戶,核心產品一是控制技術與服務,二是設備製造,即液壓設備和潤滑設備,主要面向風電行業和工程機械。

億歐:四川川潤的數字化水平在行業內處於什麼階段?

鍾海暉:我們公司處於非常傳統的製造業,最早之前我們有一些人口紅利因素,也是隨著大部分民營企業來的,最近這幾年有國產替代進口的紅利,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很多原來沒有突破的技術做到了突破。隨著所謂的工業化4.0、中國製造2025,我們公司已經開始的自動化建設。如果從整個公司鏈條來講,我們IT還是不錯的,自動化率有70%、80%,但是從製造體系綜合到整個公司自動化率是30%-40%,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億歐:ERP是很多企業的命脈,你們在用ERP系統軟件有沒有做一些部署來準備這套系統呢?

鍾海暉:您是指什麼樣的部署?

億歐:就是考慮風險性,怎樣用好它?

鍾海暉:當時我們選擇雲ERP也考慮到這個問題,確實最近中美貿易問題,Oracle又是美國的公司。不過Oracle團隊給我們做了一些承諾,他們是全球化的公司,不會因此就停止對中國企業的服務,還會保證我們數據的安全。

何況,像我們這樣的企業,雖然有一定的規模,但不像BAT這樣世界級公司有強大的世界級團隊,不會單獨配網絡安全團隊。我們公司會更願意藉助Oracle強大的能力,來保證我們公司數據的安全,所以最後選擇雲ERP。

億歐:除了風險安全,在使用過程中,你們內部流程肯定有變化,這個過程中對人員架構安排,有沒有提前的準備?或者在使用過程中是怎麼跟它磨合的?

鍾海暉:在跟NetSuite合同簽訂之前,我們公司已經開始流程變革。換一個ERP,或者換一個廠商,其實就是換一種管理思路。雖然內部遇到很多阻力,但我們推動變革的決心非常強大。想的是一定要突破。因為當時我們公司已經遇到瓶頸,規模不斷增長,但效率沒有提升,利潤沒有增長。

億歐:你們既提供服務,也提供設備,一般來講整套服務週期會很長,也很考驗售後服務能力。但你們在使用甲骨文ERP系統過程中,主要是使用它的財務管理和資源管理功能。售後服務不是那麼完善,那你們是會使用另外一套系統,還是就是ERP裡的售後模塊這個系統?

鍾海暉:就是ERP的售後服務模塊。為什麼要選擇NetSuite,就是因為它有強大的開放性。我們還有很多小工具,比如我們派單工具、售後服務公式計算工具,這些都是自主開發,或者市場有的小工具來接入,我要的NetSuite系統裡主要是主數據。

億歐:也就是說,你不會單獨用另外一套售後系統,而是選擇跟它開源合作?

鍾海暉:我們主要用小工具來合作、來串聯起來,而不是完全使用一套大型的售後服務系統。

億歐:使用小工具的考慮是因為成本,還是它的兼容性?

鍾海暉:首先,NetSuite本身兼容性比較強,我沒必要再投資做去做一個專門的板塊系統。第二,雖然單獨的售後服務系統不算很強大,但它的基本的核心要素都有,我們只需要一些小工具就完善它就OK。

億歐:所以你剛才提到可拓展性強,也就是說場景就是不光售後服務這個模塊,如果ERP裡面還存在其他的模塊,你們不必去使用其他的工具,而是隻要你們自己的工具加上他可拓展基礎接口就可以滿足?

鍾海暉:對。這又是我們看重NetSuite最重要的一個點。我們選擇的NetSuite,是因為它真的比較全,所有的功能都有,幾個核心的關鍵點都有,正因為它才會開放接口,做成一個生態。

億歐:你說的核心關鍵點是指哪些?

甲骨文:我來補充一點,關鍵點一共有5個層面。

業務上是第一塊從營銷來說,CRM(客戶關係管理),第二個業務層面,ERP(企業資源計劃) ,第三個在可連接的層面,SRM(採購信息管理);第四個是SRP(項目管理資源 ),第五個BI(商業智能) ,目前川潤這五塊都用了。

甲骨文:這個是我們每次要使用的核心點,主業務流都包含了,只要有了,大家就可以把ERP使用得順暢,只是效率再提高,可以開發一些小工具來,運營層面基本都包含了。

比如一開始客戶只選用我們ERP解決方案,他用了一段時間發現我還對CRM有需求,那我選用、添加就會比較靈活。

基本上從用戶來看,這種延伸的特性是看重NetSuite最重要的一個點。潘傑君把這種可拓展性比喻為雲的精髓,“就像一個精品酒店,按照你現在的需求做部署。”上ERP也好,雲ERP也好,都像買賣房子。

總之,對於快速成長的初創企業來說,沒有必要購買全套軟件,因為其中的大部分功能和應用對初創企業是雞肋且未知的。而那些為他們量身打造、從零開始構建的產品又違背了雲數字化的快速,因此雲ERP的精髓就在於很快能上線,並且還能根據需求不斷延伸。

“從一個房間開始,隨著你的需求慢慢地增加成兩個房間、三個房間、五個房間、十個房間,甚至打通。”

開箱即用、所見即所得,解鎖ERP雲新時代或許也是傳統ERP的自救。

本文作者龔晨霞,微信Gcx847076575,歡迎關注企業服務和產業互聯網的朋友加微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