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非異客——初到金堂縣竹篙中學校支教紀實

——金秋十月,涼風漸起,秋意甚濃。10月10日這一天,讓我難忘,久違的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我們38位常青樹導師、學監,肩負責任,滿懷著希望,來到成都市金堂縣竹篙中學,奔赴新的崗位,接受新的挑戰。我有幸成為成都市常青樹計劃下鄉支教第十批導師其中的一員。時光飛逝,一轉眼,我在這常青樹導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一個月了,在竹篙中學這短短一個月中,感觸頗多。

身在異鄉非異客——初到金堂縣竹篙中學校支教紀實

——從成都出發,驅車100公里,窗外的景物越來越陌生,心裡突然有了一種“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我來到金堂縣最偏遠的農村高完中——竹篙中學。剛到學校時一看,依山而建的學校,校門不像城裡的學校那樣氣派,校舍比較陳舊,校園也不寬闊。我的心有了一點涼意。

——車到學校辦公樓前,剛一停下,張通平校長率學校領導就迎了上來,熱情地歡迎我的到來。張校長向我一一介紹了學校的領導,並將親自將我的行李拿到二樓辦公室。張校長端來一杯熱茶,溫和地和我交流起來。張校長說:“竹篙中學是金堂縣的邊遠完中,雖然近年來通過學校師生的艱苦努力,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非常歡迎你來到竹篙中學,實施成都市的常青樹計劃,我們地處邊遠的學校特別需要城裡的名師來支持和幫助,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我們學校有近70年曆史了,由於條件有限,生活相對艱苦,你在今後的工作中,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我們來解決。”聽到張校長的介紹,望著窗外整潔的校舍,成蔭的綠樹,飄香的桂花,幽靜的小路,我的心有點溫暖了起來。

——和張校長話畢,總務處李主任就提著我的行李,將我帶到宿舍,宿舍雖然簡陋,但寬敞、明亮、整潔,床上用品全是嶄新的。這讓我一下子有了歸家的感覺。

——午餐時,張校長陪我食堂就餐。還給我舀飯、舀湯,食堂的大姐們熱情周到,飯熱菜香。臨桌的美女教師,熱情地與我交談還遞上餐巾紙。

——剛回到住處,辦公室楊主任送來了蚊香。總務處李主任給我送來了新買的電水壺,工會唐主任來到宿舍與我拉起了家常。

——第二天,張校長陪我參觀校園。張校長向我詳細地介紹了學校A、B區的情況。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張校長將我的情況小學校老師們做了介紹,並不時地誇讚我,讓我有點不好意思。學校教職工中有我的學生,有我的家門,有我的同鄉。這裡與我的老家中江縣相鄰,他們都知道我的家鄉有特級英雄黃繼光,有中江掛麵,有“中江表妹”。我們的共同語言就多了,我們的情感就想通了,我們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這裡的校園狹小,爬坡上坎,教學設施較舊,又是金堂最偏遠的農村高完中。但是,在這片熱土上,有務實、管理有方的學校領導;有敬業、樂於奉獻的教師;有樸實、勤奮努力的學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幾天時間下來,我對竹篙中學有了新的認識,對學校領導和老師心生敬意。正如金堂教育局劉局長評價說:“竹篙中學是金堂縣農村高完中的一面旗幟。”

身在異鄉非異客——初到金堂縣竹篙中學校支教紀實

——學校很重視常青樹工作室的工作。我來的第三天,由學校分管教研的洪主任牽頭召開常青樹工作室導師、學員見面會。年輕教師聽說常青樹工作室要增補新學員,他們紛紛報名。10月16日,是我到學工作的第6天,在張校長等學校領導的全力支持下,成功舉行了竹篙中學常青樹工作室選拔新學員的教學活動。常青樹金堂小組的5位導師全部參加,張校長等學校領導全程參加了聽課和評課,張校長在評課中作了總結髮言。張校長親自安排幾位導師的生活,並委派總務處李主任全程接送其他4位常青樹導師。10月29日,在大邑實驗中學舉行的成都市常青樹計劃工作室學員培訓會,工作室學員全部參加。

——分管高三年級的何文靜副校長,邀我參加高三縣月考分析會,並讓我發言給高三工作作指導。學校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教學課堂改革,高中進行的是“三導一本”課堂改革,同時在各年級進行“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積極地參與這些活動,並與工作室的工作結合起來,要求每一個學員積極參加,不斷學習,接受挑戰,做出成效。

——成都市常青樹計劃的領導也非常關心我的工作與生活。11月6日下午,範曉寧組長、徐文基教授和縣教育局的文福老師一行,專程趕到竹篙中學,關心我的生活和工作開展情況,使我倍感溫暖,倍感鼓舞。領導的信任關懷,學員和教職工的支持,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增添了我努力做好導師工作的信心。在這一個月裡,我認真地履行我的職責,每天去聽學員的課。課後我們坦誠地交換意見,他們虛心好學,努力上進。我們就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困惑問題進行探討。

——受張校長的薰陶,我在吃晚飯時,與學生們交談,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思想情況。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有一次我問一個高三的學生,學習情況。他一臉真誠地回答了我的每一個問題。有幾個高一的同學對我說:“老師你真好,你是常青樹老師,沒有架子,跟我們一起吃飯,我們感到很溫暖。”我笑著說:“這沒有什麼,老師和同學就應該親近嘛!”

——這是我剛到該校工作不久的一天遇到的事情。晚餐後,我在操場漫步,正好看見有一個男同學打了兩瓶開水,不小心,一瓶開水倒在了他的腳背上,他不知所措。我急忙走過去扶著他,先在水龍頭衝了冷水,再脫了鞋襪,又衝了冷水。給他重新打滿了水瓶裡的開水,一手提水瓶,一手扶他向宿舍樓走去。一邊問他是哪個班的。在宿舍樓下,我叫兩位男生輪流揹他上樓,我提著水瓶一起到六樓。我上下樓跑了好幾次,跟管理員交代,叫宿舍的同學聯繫班主任,並讓他們照顧該同學,安排好後我才離開。

——每當夜深人靜時,住在這簡樸的宿舍裡,睡在這陌生而寬大的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我的夫人一個人操持家務,幼小頑皮可愛的孫子,也主要由她照顧和接送上幼兒園。想到這些,不禁傷感起來。第一個週末回家,孫子看到我時說:“爺爺,你辦了事了嘛?”我說:“嗯,辦了事了,爺爺回來帶陽陽。”他高興地說:“好!”他找我時,夫人就對她說:“爺爺辦事去了”。夫人說,我沒在家時,早上起來他要爺爺,下午放學回來要爺爺,晚上睡覺時也要爺爺。聽到這些,我的心有些酸楚。

身在異鄉非異客——初到金堂縣竹篙中學校支教紀實

——身在異鄉非異客,竹中師生情誼深。這裡的領導和教職員工把我當成家人,我也成了這大家庭的一員。既然我選擇了做這一工作,我就要義無反顧地做下去,並努力做好它。他鄉即故鄉。我將在常青樹導師這一崗位上,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發揮自己的才智,不斷學習,讓常青樹常青永駐,我用用汗水給她澆澆水,施施肥,培培土,希望成為一片茂密長青的森林。

“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經拉開,

就一定要積極地演出。

既然腳步已經邁出,

風雨坎坷也不能退步。

既然已經把希望播在這裡,

就一定要堅持到勝利的謝幕!”

這就是我的心聲,也是所有常青樹老師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