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變得不再“好玩”

看完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專場音樂會,我腦海裡突然冒出了一句話,是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一本書名:所謂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


當然這不是說彩虹合唱團變得不再“好玩”,過去大半年他們在綜藝節目上和 rapper 跨界表演,給電視劇、紀錄片唱主題曲,和手機品牌合作在過山車上唱歌的廣告片,他們依然是全中國最“會玩”的合唱團。
說不再“好玩”,更像是在說當下的彩虹合唱團並不再寄望於《張士超》、《感身空》、《春節自救指南》那樣的網絡爆款神曲,他們找到的是一條更深遠、更有舞臺張力也更讓人回味的道路。
在入場發給觀眾的小冊子上,金承志總結自己作品和演出的三種特質:幽默、細膩、文人情懷,而如果要我總結,我會把它簡化為回望歷史和關照現實。
現實一直是彩虹合唱團或者說金承志關照的重要客體,這也許是那些神曲能夠走紅網絡的根本原因,他們的作品給大城市裡的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極強的共鳴感和關懷,那種時代情緒是共通的,而金承志是“用肉身去感受時代情緒”。
就像開場前字幕君調侃可能沒能到現場的觀眾,他們被迫留在西二旗加班或者正堵在路上,想來這樣的故事大概真的是時刻都在發生吧。
這種關照現實裡還有一種獨特的浪漫感,這季音樂會的主題曲《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裡有一句歌詞,“我有一湖體驗多年積攢下來美好,不知該和誰分享。”它寫的其實是一個自閉症少年的心聲,但每一個有孤獨感的年輕人似乎也都能被這樣的歌詞會心一擊。

回望歷史則寄託著金承志的某種文人情懷。在“我有一個裝滿星星的口袋”現場,我們聽到了久違的《玉門關》,這首作品是金承志在2010年寫好的,幾十人的合唱團就唱出了十萬鐵騎、大唐盛景、壯士家國的陣勢。
文人情懷和懷古精神,金承志身上一直都有。大二他就寫出“國內合唱佳作”《淨光山晨景》,後來的《澤雅集》、《白馬村遊記》都是那種飽含古典主義的彩虹式作品。宣傳冊裡他寫2010年平安夜那場在超市裡的第一次“公演”,他用的比喻是武將的“初上陣”,“那是一場大戰之前的不眠夜”。
在《十三邀》裡他當著許知遠的面說自己沒有使命感,但是他和團員這一次又排出了《稼軒長短句》套曲,用中古漢語把辛棄疾四首耳熟能詳的詞唱出來,串起了他動盪傳奇的一生,這個不把責任感掛在嘴邊的人其實已經比販售野生歷史的人走得遠得多。
當然了,也許這也和責任感也沒什麼關係,不過是金承志從辛棄疾身上看到了一點自己的影子,終其一生他身上都有冒險精神和赤子之心,“像個孩子”。
每首曲目的間隙,像個孩子一樣的金承志都會講笑話,他貪婪地享受著觀眾幾乎停不下來的掌聲,但在總監手記裡,你能看到保持自省的他,他說“如果有一天,我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對掌聲的崇拜之中......千千萬萬,罵醒我。”

也許這種自省也正是彩虹合唱團不斷前進的動力。正式演出的最後一曲算是一段預告,他們唱了新套曲中的第一首《乘風破浪》。這組套曲叫《羅剎國紀》,將有13首曲目,震撼人心的中國鼓和超脫於合唱的舞臺劇形式,讓人期待他們到底還能玩出多少新花樣。
來北京演出之前,金承志發了一條微博說,“了不起,太陽跟西貝柳斯都是。”看完演出,心裡覺得應該加上一句,“你們也是。”

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變得不再“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