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總統薩達特為國家爭回西奈半島,為何卻被自己的國民暗殺?

fairyfaye


如果薩達特看到今天的中東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是否會對自己當初的行為而感到可笑或者是悲哀?無論薩達特的行為多麼正確,但只要時機不恰當就是錯誤的,這不是薩達特個人的悲哀,更是整個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悲哀。自他死後。阿拉伯世界再有也沒有一個領導人可以把中東國家團結在一起的人了。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1918年—1981年),埃及第二任總統,也是唯一在戰場擊敗以色列的人。是中東阿拉伯國家反以的盟主和領袖。在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在十月戰爭8週年閱兵典禮時,被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刺殺,終年63歲。薩達特的遇刺主要是基於國內國際兩個矛盾。國際上是由於同埃及“擅自“同以色列和解。再就是國內經濟的衰退。在兩個國內國際兩個原因相互作用下,導致遇刺身亡。


在國際上,薩達特已經深刻地意識到,阿拉伯國家根本無法消滅以色列。以色列在中東的存在將是必然的。而埃及為了消滅以色列揹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以色列“和解“同。通過和平手段收復西奈半島是唯一的選擇。所以,薩達特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前往以色列進行和談。會談的結果無疑是成功的。埃及和平收回西奈半島。為此在1978年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同獲諾貝爾和平獎。

1979年3月簽署《埃以和約》,結束了兩國之間歷時三十年之久的戰爭狀態。但薩達特的行為在阿拉伯世界看來無疑就是背叛,惡棍,叛徒。阿拉伯國家聯盟把埃及開除。紛紛與埃及斷交。埃及在阿拉伯國家內部空前孤立。也遭到埃及國內強硬派的指責。薩達特處於國際社會的“孤立“狀態。



如果說國際問題對國內影響不大的話。那麼埃及的經濟衰退和腐敗和對穆斯林分子的打壓就成為壓死薩達特的最後一顆稻草。薩達特的經濟政策,使得埃及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沒有享受經濟改革的成果,社會底層的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社會的安寧取決於廣大的普通民眾對國家看法和認同感。


七十年代末的大幅度農產品價格提高,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抗議,罷工,槍殺此起彼伏。而薩達特對激進宗教的打擊,也使得薩達特成為穆斯林世界的敵人。各類反抗被雖然被薩達特鎮壓下去。但熊熊烈火已經是無法避免了。此時的薩達特即便不不遇刺也必將下臺。

站在今天的立場上來看,薩達特無疑是正確的今天埃及激進穆斯林的泛濫,正是由於薩達特繼承人對他們的放縱。現在阿拉伯國家都已經與以色列和解。而當初最先與以色列和解的卻是薩達特。只不過薩達特看到太遠,走的太早。所以成為了錯誤。成為叛徒。薩達特的作為現在看來,是他為埃及作出的最大的貢獻。偉人的眼光超越時代,看到本質。但為此他獻出了生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他為埃及從以色列手中收回了西奈半島,為埃及帶了和平,他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然而,在閱兵的時候,他卻被自己的士兵掃射,子彈命中要害,一命嗚呼!在他倒下前,他說了4個字,道出了萬般的不解。那麼,像他這樣一個英雄到底為什麼會被自己的士兵掃射,還有他最後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位英雄就是埃及前總統薩達特,出生於埃及一個普通家庭,他年輕的時候,進入軍校學習。1952年7月,薩達特參與了納賽爾領導的的革命獲得了成功,並且代表自由軍官組織發表了推翻法魯克王朝的第一個聲明,宣告了埃及的新生。此後,薩達特在埃及政府擔任要職,並在1964年至1966年和1969年至1970年任副總統。1970年9月28日,當納賽爾總統逝世後,薩達特擔任了埃及總統,就此開始了他的總統生涯。

當薩拉特當上埃及總統,他的第一要務就是反擊以色列的侵略,收回被佔領的土地。1973年10月6日,猶太教贖罪日當天,突然攻擊以色列,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在薩達特的指揮下,埃及軍隊取得了突破巴列夫防線以及殲滅以色列190裝甲營的勝利,但是最後第四次中東戰爭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收回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

這場戰爭之後,薩達特意識到戰爭不能解決埃以問題,他不顧阿拉伯盟友方面的反對和超級大國蘇聯的阻撓,以驚人的膽識,毅然決然地走上了通往和平的道路。1977年11月19日,薩拉特做出了驚人之舉——突訪昔日的仇敵以色列,並且在以色列議會發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講,破冰之旅,開創了埃及和以色列外交的新局面。

1978年9月18日,在美國的斡旋下,埃及和以色列簽署了戴維營協議。1979年3月26日,雙方又簽訂了《埃以和平條約》,正式結束了兩國持續了30年多年的戰爭狀態,並且收回了西奈半島69%的領土。薩拉特的此舉不僅為埃及收回了領土,而且促進了地區了和平與穩定,是埃及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然而,薩達特的此舉在埃及國內並沒有給他帶來讚譽,反而是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阿拉伯世界認為薩達特此舉背叛了伊斯蘭世界,他們聯合起來制裁埃及。而埃及國內的反對派勢力趁機興風作浪,想要推翻薩達特,並密謀暗殺他。隨後,1981年10月6日,在慶祝埃及十月戰爭8週年而舉行的盛大閱兵典禮上,4名宗教極端分子假冒參閱軍人,在途徑檢閱主席臺時,他們突然衝出檢閱方陣,用衝鋒槍向主席臺瘋狂掃射。

薩達特中槍倒下,在他倒下前,他說了4個字:“不,不可能!”這4個字道出了薩達特萬般的不解,他至死都想不明白他為自己的國家收回領土,捍衛國家獨立,維護國家主權,最後卻被自己人暗殺。他臨死前,是不解的、不甘、痛心……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著名埃及總統薩達特遇刺事件。從此以後,各國閱兵再也沒有搞過實彈。

這位埃及傑出的民主主義領導人就這樣被自己人給刺殺,這真是讓英雄流淚又流血呀!隨後,薩達特總統的遺體被安放在紀念十月戰爭陣亡的無名戰士紀念碑下,非常巧合的是薩達特的遇刺現場和他的埋葬地就在咫尺。薩達特的墓誌銘:“薩達特總統,是戰爭中的英雄,是和平的英雄,他為和平而生,為原則而死。”


密探零零發


沒有薩達特明智的決定,今日內戰不休的敘利亞就是埃及的結果

埃及總統並沒有奪回西奈半島,西奈半島是埃及用承認以色列、和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換取回來的。就因為薩達特在第三次中東戰爭意識到無法擊敗以色列而在1978年承認以色列,並和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而被伊斯蘭分子所憎恨而刺殺。

埃及無名英雄紀念碑

先來重溫近現代埃及簡史

1、1517年埃及成為奧斯曼帝國行省;

2、1798年-1801年被拿破崙佔領;

3、1882年,被英國佔領;

4、1914年,成為英國保護國;

5、1922年,成為英國衛星國,享有有限權利;

6、1948年,埃及和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進攻以色列,即第一次中東戰爭;

7、1952年,納賽爾發動政變,1953年建立共和國;

8、1954年,英國從埃及撤軍;

9、1956年,因為納賽爾要強行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國、法國、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和蘇伊士運河;

10、1958年,埃及和敘利亞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敘利亞脫離;

11、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的西奈半島被以色列奪取;

12、1970年,納賽爾去世,薩達特繼任總統;

13、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為奪回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而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但失敗;

14、1978年,在美國主持下,薩達特總統和以色列總理貝京簽署和平協議,1982年以色列歸還西奈半島;

15、1981年10月14日,薩達特在閱兵大典上被伊斯蘭分子士兵刺殺,倖免於難的副總統穆巴拉克開始了他的獨裁統治。

薩達特總統

就任11年 薩達特遭遇4次暗殺

1、1972年10月12日,埃及開羅住宅區的一座清真寺附近發生意圖刺殺薩達特的事件;

2、1980年4月,因得知利比亞突擊隊要在葡萄牙機場伏擊的情報,改停英國而逃過一劫;

3、1981年4月30日,埃及警方在開羅機場逮捕一名帶9公斤炸藥的巴勒斯坦男子,懷疑他意圖刺殺薩達特,因為該男子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有關;

4、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在出席贖罪日戰爭勝利八週年的閱兵儀式上被士兵刺殺。

薩達特終結了埃及和以色列的敵對關係,保持了埃及的和平發展,但最終卻被同情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士兵刺殺。

若薩達特不死,今日的埃及必定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老大——雖然不如沙特有錢,但實力不比土耳其差。或者和土耳其一樣加入北約也不一定。

獨裁的穆巴拉克時期也不會出現。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達特遇刺原因非常簡單,和以色列搞和談。

在當時整個阿拉伯世界來說,猶太人佔據了聖耶路撒冷,就是穆斯林的共同敵人。

這個涉及宗教的根本性問題,在阿拉伯人看來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無論是極端保守的沙特、伊朗,還是相對世俗化的敘利亞、伊拉克,甚至被西方成為瘋狗的卡扎菲,對於以色列的態度都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消滅這個國家。

甚至是已經亡國的巴解組織,被以色列人搞得站不住腳,仍然拒絕和以色列進行任何談判。

然而這個節骨眼上,一直作為阿拉伯世界領袖的埃及總統薩達特,突然在1977年飛到耶路撒冷同猶太人何談。

此舉頓時遭到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強烈指責。

在所有阿拉伯人看來,埃及總統薩達特毫無疑問是穆斯林中的叛徒,為了自己的利益向異教徒屈服。

阿拉伯人從古至今的觀念都是:敵人可能會被寬恕,但叛徒一定要被處死。

所以,薩達特的下場幾乎是可以預料到的。

當然,薩達特搞和談在他看來是正確的。幾次中東戰爭都是埃及作為主力,幾乎每次都損失慘重,偷雞不著蝕把米。

盛產石油的西奈半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一直收不回來。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再次傾全國之力出動20萬大軍進攻,結果不但沒有獲勝,反而丟了蘇伊士運河,還被以色列軍隊打倒距離開羅不遠的地方。埃及損失4萬多人,2000輛坦克被擊毀超過1200輛,元氣大傷。

戰後,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又進行武器的換代,軍事實力飛速增加。埃及因缺乏軍費,軍隊戰鬥力反而極速下降。

薩達特認為,埃及沒有能力打敗以色列,既然如此還不如何談。

同時,埃及這幾年因人口暴增,國內經濟發展困難,經濟增長從百分之四降到百分之一,人民生活非常困難。因為備戰,埃及軍費卻從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這樣下去,恐怕也不用以色列來打,埃及自己就要垮了。

自然,還有國家戰略的因素。薩達特上臺以後,認為必須廢除前總統納賽爾的親蘇政策。薩達特認為,蘇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

找乾爹也要找個強的,應該選擇美國作為盟友。

美國為了抑制中東的反美實力,也可以和埃及合作,僅僅79到81年就提供了55億美元的援助。

但是,美國援助是有要求的,讓埃及帶頭和同以色列何談。在美國人看來,埃及是阿拉伯聯盟的領袖,他只要和談就會導致阿盟的垮臺,以色列就安全了。

為此,美國以讓以色列規劃佔領的埃及西奈半島領土作為誘餌,並且真的先還了百分之六左右的領土。要知道,當時埃及是沒有本事採用武力收復的,現在以色列竟然願意通過和談還,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因為以上原因,薩達特覺得和美國以及以色列何談。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薩達特作出驚人之舉——訪問了以色列並在其議會發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說。1978年9月18日,在美國的斡旋下,埃以雙方簽署了戴維營協議。次年3月26日,又簽訂了《埃以和平條約》,正式結束了持續30年多年的戰爭狀態。由此,西奈半島歸還埃及,但以色列船隻可在蘇伊士運河、蒂朗海峽和亞喀巴灣自由航行。

對於薩達特來說,他的行為幾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得知薩達特和猶太人何談後,僅僅首都開羅就有11個不同的極端組織宣佈要幹掉他。

阿拉伯社會包括埃及內部都有大量的極端分子。這些人為了處決所謂的叛徒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要麼薩達特不再公開場合出現,只要一露頭就會有生命危險。

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總統主持慶祝第四次中東戰爭8週年閱兵式。在中午12時59分,一輛牽引蘇制M46加農炮的炮車突然停在了閱兵臺前。眾人都以為這輛炮車很可能遇到了故障拋錨,也沒有在意。

很快四名身穿埃及陸軍軍服的男子衝出炮車,向主席臺衝去,一邊向人群投擲手雷,一邊用手中的衝鋒槍掃射,目標就是薩達特總統。

薩達特總統被近距離擊中5槍,其中2顆子彈擊中肺部,當場死亡。

整個刺殺行動僅進行了45秒。

事後查明,這4名暗殺者都屬於埃及國內的極端宗教勢力。對薩達特造成致命傷的人,還是埃及軍隊連續7年的射擊冠軍阿巴斯·穆罕默德。

薩達特死前只說了一句話:為什麼埃及人要殺我?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看來,薩達特的所作所為確實是為了埃及,而不是為了他自己。

不過,當時絕大多數阿拉伯人都認為,薩達特死有餘辜,4個刺客是烈士。在巴格達、利比亞、德黑蘭、黎巴嫩,當地人們走上街頭,載歌載舞,猶如慶祝節日般歡慶薩達特的死。

事後,穆巴拉克接任埃及總統,埃及法院判處四名罪犯死刑,同時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也有300多人被判處死刑,埃及軍隊進行了內部的大清洗,那些具有極端宗教思想的官兵被大批開除或者提前退役。

鑑於薩達特對中東和平的突出貢獻,1978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給了埃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薩達特!


薩沙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薩達特被刺殺的原因比較簡單:他積極參與通過和談手段與以色列緩和關係,並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30年之久的戰爭狀態,從而收回西奈半島百分之六十九的領土。和談此舉,激發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滿。

注意:西奈半島不是埃及打回來的,是通過和談收回來的。

阿拉伯世界認為薩達特背叛了伊斯蘭世界

1973年10月,埃及、敘利亞發動對以色列的突襲,史稱“第四次中東戰爭”。

但是,戰爭結束後,埃及仍然沒有收回西奈半島。

此後,埃及總體薩達特開始轉變自己的理念:放棄戰爭模式,開啟與以色列的和談。

1977年11月,薩達特親自前往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開啟了埃以直接對話新歷史局面。

1977年12月,以色列總理貝京來到埃及,同薩達特舉行第二次會晤。

1978年9月,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斡旋下,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在美國簽訂戴維營協議。

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簽訂和約。

(左起:埃及總統薩達特、美國總統卡特、以色列總理貝京)

1980年同以色列正式建交,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30年之久的戰爭狀態,並收回西奈半島百分之六十九的領土。

和平才是最終的歸宿

薩達特清醒的認識到和平才是埃及最需要的,而不是與以色列一直保持敵對。

但是,其他的阿拉伯國家並不這樣認為。

作為阿拉伯世界的“天敵”---以色列,其他阿拉伯國家始終不同意與以色列談判。

薩達特此舉無異於“背叛”了阿拉伯世界。

因此其他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制裁埃及,同時埃及國內的反對勢力也乘機開始活動,想推翻薩達特政府,並密謀暗殺薩達特。

悲劇就這樣釀成

1981年10月6日,埃及薩達特總統出席在埃及首都開羅東郊舉行的一次為慶祝埃及十月戰爭8週年而舉行的盛大閱兵典禮時,四名假扮軍人的埃及宗教極端主義分子用衝鋒槍向主席臺進行了瘋狂掃射,薩達特當場遇難,和他同時遇難的還有埃及武裝部隊參謀長和總統私人秘書等7人。

就這樣,這位埃及傑出的民主主義領導人,為了捍衛國家獨立、維護國家主權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薩達特總統的遺體被安放在紀念十月戰爭陣亡的無名戰士紀念碑下。


古今眾談


由此可見,宗教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印巴不能協商解決問題,阿以也不可能。不是像咱想像的,以色列總統和阿盟秘書長倆人湊一桌,印度總統和巴基斯坦總理湊另一桌,一盤子涼拌白菜心,一盤子醋溜土豆絲,一碟子油炸花生米,兩瓶子二鍋頭,倆人掰著喝,誰輸了叫大爺,不是那個事。


養心74


薩達特最終遇刺,原因很簡單:一方面,薩達特為埃及爭回了西奈半島,促進了中東和平;另一方面,他卻得罪了阿拉伯世界大量保守勢力。當年的埃及總統薩達特,可謂是曾經世界上著名的風雲人物,如今幾乎所有到訪埃及的他國貴賓,都要去拜謁這位曾給埃及乃至整個中東的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

眾所周知,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向來水火不容,尤其幾次中東戰爭,人多勢眾的阿拉伯各國被打得七零八落慘兮兮,更是對以色列恨之入骨。在這種情況下,薩達特卻主動與以色列進行談判,雖最終爭取到了埃及與以色列關係的緩和,並收回來西奈半島,卻也讓阿拉伯世界很多人視為眼中釘。


說起以色列跟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就是小學生或多或少都可能有所耳聞,這對世代冤家的鬥爭,也是中東多年來戰火不絕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年以色列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強行建立,立刻遭到了阿拉伯諸國的攻擊。結果很打臉,面積、人口、裝備等各個領域幾乎都數倍於以色列的阿拉伯各國,幾次都被以色列胖揍,賠了夫人又折兵。

看了就想打,打又打不過,阿拉伯人無時無刻不在想怎麼拔掉眼前的這根刺,可每次行動都被扎得皮開肉綻,時間一長,阿拉伯人也就基本放棄了,改用其他方式對付以色列,但也促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大家不能跟以色列低頭也走近,兩者絕不能共存,只能是你死我活。幾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不僅實際控制了當年劃撥給巴勒斯坦的土地,還奪走了戈蘭高地、西奈半島等諸多他國地盤。


雖然事情一直這麼僵著肯定不是辦法,但阿拉伯世界就是沒人肯低頭,而這種情況之下,埃及總統薩達特成了頭一個吃螃蟹的人。薩達特出生於埃及,是阿拉伯人與蘇丹人的混血,在埃及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歷史上,薩達特都堪稱極其傑出的人物。除了擁有非常傑出的文化素養與外交才能,薩達特也善於用兵。第四次中東戰爭時,薩達特親自帶兵反攻以色列,一舉收服被以色列佔據的蘇伊士運河東部,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阿拉伯士氣大振。

然而薩達特也非常清楚,埃及與以色列的實力相差懸殊,如果戰爭進行下去,埃及也不一定能再討到什麼好,而整個中東的問題也不能完全用戰爭來解決。如此,向來在外交上奉行不結盟與中立、談判等原則的薩達特,在對以色列作戰首戰告捷的情況下,主動罷兵前往以色列訪問,並且發表了非常震動人心的演講。兩軍交戰,薩達特竟然突然主動向以色列伸出來橄欖枝,這件事在當時震動了世界。


薩達特親自出訪以色列主動示好,知曉自己斤兩的以色列也當然就坡下驢,與埃及握手言和。以色列不僅交還了西奈半島,還與埃及簽署了諸多能源等經濟領域的合作條約,埃以關係煥然冰開,這件事對於整個中東的和平來說,都是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可以說,薩達特爭取回的不僅是埃及的利益,更加為中東的和平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後他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也是實至名歸。

可凡事都有兩面,對於阿拉伯世界很多頑固保守勢力來說,就算他們打不過以色列,可也不允許自家有人主動跟死敵言和甚至交好,動手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正確方法,即便他們根本打不過人家。薩達特與以色列冰釋前嫌握手言歡,這無疑是在打阿拉伯保守派的臉,尤其是很多宗教人士來說,而刺客就是一名極端者。可以說,實際主義的薩達特,狠狠打了那些沒實力卻又好面子派的臉,他們自然不能容忍薩達特。

值得一提的是,那名刺客並未獲重罪,並在2003年被釋放,也由此可見薩達特當年處境的艱難。


澹奕


埃及總統薩達特被本國國民暗殺的原因,是因為他在美國的斡旋下,和以色列達成了戴維營協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1981年10月,埃及舉行紀念“十月戰爭”的閱兵禮。薩達特作為埃及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指導一場舉世聞名的戰爭。埃及武裝部隊強渡蘇伊士運河,突破以色列在西奈半島修建的“巴列夫防線”,收復了大片領土,取得十月戰爭的勝利。

在閱兵禮上,一輛卡車突然停下來,卡車上的戰士靠近檢閱臺,一名“戰士”用衝鋒槍向薩達特射出一枚子彈。 後來官方宣稱,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崛起”為幕後兇手,原因是埃及作為阿拉伯人的領袖,簽訂了戴維營協議,被視為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同時,由於和以色列和解,被視為背叛了伊斯蘭教。

薩達特實際上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對此前納賽爾遵循的政策作出了調整,與美國和以色列和解,最終收回了在中東戰爭中失去的西奈半島,實際上,薩達特認識到了問題的本質。如果埃及不和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西奈半島不會被順利收回,埃及的國家利益不能實現。然而,在整個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與以色列和解,相當於埃及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教。 雖然,後來穆巴拉克政府和塞西政府都遵循了埃以和平協議,但實際上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只是停留在官方層面,普通的埃及民眾並不認同以色列的合法地位,兩國民間關係遠沒有官方關係那麼密切。


叢培影博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一個細節,紀錄片裡曾經講過,在薩達特遇刺的時候,他身旁的軍官和文官沒有一個衝上去保護他或者幫助他的,據說只有一個小官員用凳子幫薩達特擋了一下,而薩達特臨死前只說了一句話:“真是不可思議。”



從這一點就能得知,不光是埃及的老百姓放棄了薩達特,就連他手下的官員們也拋棄了這位贖罪日戰爭中的英雄。

而薩達特之所以會被拋棄,筆者認為是因為薩達特違背了前任總統納賽爾的政策。眾所周知,納賽爾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支持者,他執政以來也大力強調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重要性,說白了就是想把阿拉伯國家給團結在一起,而僅僅存在三年的阿拉伯合眾國就是這種運動的產物。

納賽爾強調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政策,也讓他在阿拉伯世界吸粉無數,利比亞的卡扎菲和伊拉克的薩達姆就曾是他的忠實粉絲。



在納賽爾執政的時候,埃及無疑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而幫助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也是當時埃及的的主要任務之一。

納賽爾去世之後,薩達特走馬上任,當時埃及的國內局勢十分動盪。因為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慘敗和西奈半島被佔領,埃及的老百姓已經對軍方失去了信心,埃及軍人甚至不敢穿軍裝上街,因為回被老百姓吐口水。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薩達特發動了贖罪日戰爭。總體來說,埃及軍隊在戰爭初期的行動也是可圈可點的,但是沒有堅持到最後,也沒有通過武力收復西奈半島。不過戰爭初期的勝利,也讓埃及的老百姓恢復了對軍隊的信心,薩達特也成了戰爭英雄。



贖罪日戰爭的結局,也讓薩達特意識到以色列的強大。並且明白了戰爭沒有任何一方是贏家,受苦的只是老百姓,於是薩達特決定和以色列和解,打算通過外交手段收復西奈半島,而且他還成功了。

不過薩達特的這個行為也是有利有弊的,好處就是不用再打仗了,可以好好的發展經濟,改善埃及人的生活了。而壞處就是,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拋棄了埃及,埃及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地位到此結束。而埃及的老百姓也拋棄了薩達特,也為薩達特的遇刺埋下了伏筆。

由於納賽爾時代的政策,導致埃及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在他們眼中,薩達特和以色列和解,無疑是出賣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兄弟,但是他們不明白薩達特的這個行為,是為了讓他們免遭戰火。


昭武觀史


愛國需要鬥士、戰士,但更需要和平,需要向宿敵伸出和解之手的勇士,即便做這樣的勇士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就是薩達特之死帶給我們的啟示。

中東的歷史城頭變幻,中東的宗教矛盾交織,中東的仇恨千年淤積,現實的流血舊恨新仇,這就是中東,一個相恨相殺土地上的悲情演繹……

曾經的埃及是反以主力,薩達特更是反以鬥士和英雄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關於巴以分治決議成為了阿拉伯世界團結起來反對以色列的導火索。從第一次中東戰爭到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就當仁不讓地成了阿拉伯聯軍領頭羊和主力軍,薩達特更是靠摧毀巴列夫防線一戰成名,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


在此我摘錄劉亞洲將軍所著《薩達特之死》中,一段關於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精彩描述:

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是埃及人民永遠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是猶太人的贖罪節。世界上也許就屬這種節日最奇特了:人們整日不吃、不喝,也不許抽菸,坐在屋中祈禱。   他們祈禱上天賜予他們幸福與平安,然而得到的卻是戰爭。   凌晨,埃及軍隊突然越過蘇伊士運河,向駐紮在西奈半島的以色列軍隊發起猛攻。   以色列把全部精銳部隊調到西奈,阻擊埃軍,並派部隊攻入埃及本土,切斷西奈埃軍與大本營的一切聯繫。埃及軍隊以前給人們的印象是軟弱的,可這一次卻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它在後路被抄的惡劣情形下死戰不退。那許許多多悲壯場面使人聽起來不覺眼溼。有的埃及士兵把炸藥包捆在身上,與以色列的裝甲車同歸於盡;有的埃及士兵用身體堵住以軍堡壘的機槍口,讓其它戰友衝上去……一直到停火,埃軍始終在西奈半島屹立不動。   這一仗打破了以色列無敵於天下的神話,使埃及在世界上的威望大增。   從此,十月六日變成了埃及一個重要節日,而組織策劃和親自指揮了這場戰爭的埃及總統薩達特,一夜間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萬人矚目。

戰爭和流血讓薩達特和埃及知道了和平的真諦,開創了埃以共生共存之先河

然而激動人心的勝利並沒有改變第四次中東戰爭大局,埃及的西奈半島依然在以色列人手裡,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戰果也依然是屢戰屢敗,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鮮血汩汩在流,仇恨沒有未來,冤冤相報何時了……

四十年前,薩達特做為納賽爾的“自由軍官組織”的重要成員被法魯克王朝逮捕時,在獄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若不能首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誰就不能在現實世界中進行任何改革,也就不能實現任何前進。”


這一次,薩達特要改變自己,改變得石破天驚,改變得大逆不道!因為他要與以色列積極談判用和平手段收回西奈半島。1977年11月,他親赴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當局會晤,打開埃以直接對話的渠道;1978年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同獲諾貝爾和平獎。1979年3月簽署《埃以和約》,正式承認以色列,結束了兩國之間歷時三十年之久的戰爭狀態。


薩達特的勇氣和遠見,使他成為了當代文明世界的偉大人物。然而先驅者的光芒常常被大眾的愚昧盲從遮蓋,薩達特一時間成了那個時代阿拉伯世界的叛徒,成為了宗教極端主義的眼中釘肉中刺。



終於在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出席首都開羅舉行的十月戰爭8週年閱兵典禮時,被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刺殺,享年63歲。

宗教極端主義的暴行更加擦亮了愛好和平人們的眼睛

宗教極端主義的暴行是可恥的,它在毀滅自己的同時,更在毀滅人類的良知和探索。

所幸薪火相傳勇者繼,和平自有後來人。隨後的阿拉法特鑄劍為犁,開啟了巴以和談大門,書寫了從“反以鬥士”向“和平勇士”轉變的人生傳奇,也成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人物。



先驅者是不分國界的,類似於薩達特之於埃及,還有拉賓之於以色列,聖雄甘地之於印度,這都是仇恨泯滅人性的自毀長城慘案;先驅者的血是不會白流的,人性的光輝照耀一切,和平的春風吹遍世界,把人們的眼睛擦得更亮,使人們的心智走向成熟。

最後,謹以薩達特墓碑銘文共勉世人:

以寬大仁慈的真主的名義   

你不要認為那些為了真主而被殺害的人是死了,   

因為他們與真主同在。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總統   

是戰爭的英雄,和平的英雄,  

他為和平而生  為原則而死 

(穆斯林陰曆)一四〇一年十二月八日, 公元一九八一年十月六日,他的勝利第八週年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