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方言板路多!一個“毛”字就有多種含義,你曉得嗎?

我們聽外國人講中國話,總感覺他發音怪怪的,好好笑。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外語不像漢語,有四聲結構。奇怪的是桂林傳統方言,一詞多義,倒是有點像外語。比如外語的“OK”,通常表示行、同意、可以、好吧等等意思。有時還有不要緊、沒關係、不夠好、尚可之類的意味。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某事物不太滿意,感到失望卻又不得不接受時,也會用“OK”來表示。在桂林傳統方言裡頭,也有類似的現象。

桂林方言板路多!一個“毛”字就有多種含義,你曉得嗎?

比如“惡述”,——老煙槍的痰特別多,加上不檢點,到處亂吐,旁人就罵他“這個死老蔸巴,好惡述的,吐起一地就是,討死萬人嫌!”表示對他的討厭。——甲和乙在鬧架,丙跑來幫甲,於是乙指倒(1)丙的鼻子講:“你莫在惡述啵,哪個要你來狗咬耗子,多管閒事辣!”表示你莫來多事。——某人評論某人家屋事講:“哎喲,那一屋人好惡述的,莫克理他們。”你可以理解為那一家人不講衛生,或者經常鬧架,或者待人冷淡等等。惡述就是述說那些厭惡、可惡的人或事,也有寫成雲霧的霧,任務的務,撲素的素,庶民的庶的。“霧素”、“務素”、“霧庶”的,給別個看了還真有點雲裡霧裡,不知所云了。

桂林方言板路多!一個“毛”字就有多種含義,你曉得嗎?

又比如“毛”,桂林傳統方言可以講成“毛秀才(笨蛋)”,“毛乃吉(窮光蛋)”,“毛蠟子(零錢)”等等,同是一個字,卻有不同的含意,有意思極了。秀才本是讀書人、有學問的人,毛秀才就變成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人了,就像汗毛一樣又短又細又軟,還有使嗎聊消(2)。桂林人又把沒成熟的、皮還青的西紅柿也喊毛秀才,和不學無術的秀才意思就一致了。中國貨幣以元、角、分為單位,桂林人把一角錢稱為一毛錢,一毛錢是小錢,桂林人又稱它為散子,所以就喊成“毛蠟子”了囉。

桂林方言板路多!一個“毛”字就有多種含義,你曉得嗎?

再比如“裸火麻雞”,——某人因為不講信譽,別個評價他講:“那個鬼人,好裸火麻雞的,事情還沒成做完就腳板擦油開了溜。”——某人因為技術差火,看不起他的人就講:“莫克找他,他的技術好裸火麻雞的,江西老表起的牆,你走他也倒。”——某人做事不負責任,讓人擔心講:“這門重要的事你交給他克做呀,他裸火麻雞貫了的,到時候丟了金子不見顏色你才曉得錯。”裸火麻雞取材於火雞,因為形象不好看,也就成了桂林人用來取笑別個的對象。

桂林方言板路多!一個“毛”字就有多種含義,你曉得嗎?

還比如“約莫點”,——某人找工做要求不高,就講:“沒要緊的,工錢約莫點就得了。”某人克勸架,要雙方都讓下子步講:“哎呀,低頭不見抬頭見,個個約莫點算了。”某人買菜同人家講價:“就剩這點屎仔了,價錢約莫點我幫你一腳抖了克”等等。在桂林傳統方言裡頭,一詞多義,俯拾皆是,你只要留意,就會從日常生活中收穫到好多知識與樂趣。
——
(1) 指倒——指著
(2) 還有使嗎聊消——還有什麼名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