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冯鑫的成长路:年轻,折腾就对了

文、图/说话不温柔

按照《朋友圈的尖子生》目录,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冯鑫。

一张图看懂冯鑫的成长路:年轻,折腾就对了

一张图看懂冯鑫的成长路:年轻,折腾就对了

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得知冯鑫入狱了,对于冯鑫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小马宋的这本书和网上的信息,具体是什么情况,将来会出现什么变化,我无法知晓,所以本文只做小马宋《朋友圈的尖子生》里的冯鑫的故事做分析。

冯鑫是富一代。在成为富一代之前,做过很多工作,从这些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工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吃饭”,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冯鑫改变了他所处的环境,来到了北京。

事实证明冯鑫是有才华的,他给女友帮忙做广告文案,结果帮女友在叶茂中那里得到了工作,叶茂中还邀请冯鑫加入做文案,开出上万月薪,在当时(1995-1996年)绝对算高薪了,但是冯鑫对广告行业已经过了兴趣期,就拒绝了这个邀请。冯鑫对什么感兴趣了呢?互联网行业。于是就有了金山、雅虎中国的打工经历,再后来创业,有了暴风科技。

冯鑫的暴风科技在一路波折之后终于上市了,冯鑫说公司能够上市得益于两点:

第一点,坚持。就是坚持不下牌桌,一定要扛下去。冯鑫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对的方向上坚持十年,他最少能抓到两三次大的机会。

第二点,好运气。这点似乎不用解释了,一个靠洞察力,一个还是要靠坚持。

小马宋在本书里引用了冯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讲会上做的一次演讲,演讲时间是2014年在5月7日北京是IDG校园创业大赛。冯鑫在这次演讲里表达了他对“创业”的看法:

我觉得鼓不鼓励大家创业不用讲,我觉得如果到了社会上以后,只有一件事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我能理解的只有一件事是真的,就是你要去折腾,折腾什么呢?要去创造。

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在你手里那件活里面安静地找找空间,找到以后设计一个作品,然后第三件事情等它有结果的时候做一下总结。我觉得这一辈子这么过完很好。我自己就希望自己一辈子都有这么一件事干。

这是我今天真正想分享给大家的事情,就是忘掉创业,要不要创业不重要,用你的时间去创造。如果这个社会有一个人生须知,我觉得须知的事情其实也蛮简单,你也许做不到每天反省,做不到每周,你至少一个月一次,一个月问自己两件事情:第一,你在这个环境里面,它允不允许你创造,还是他们就让你去做一些机械工,他允不允许你创造,如果他不允许,离开他;第二件事,你问问自己,这个月你干的活里边,有没有50%到60%在创造,还是说你只是麻木不仁地,人云亦云地靠惯性这么做了下来。我觉得你只要一个月能反省一次,把这两个事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去改变它。

我对以上的总结是:

1.无论是不是在创业,都要坚持创造,创造才有价值。

2.无论是什么岗位,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值得做,工作时间至少有50%到60%用于创造。

3.从擅长的方向(手里那件活)寻找创造空间,做出改进(设计一个作品),不断复盘(等它有结果的时候做一下总结)。

看完冯鑫的演讲记录,觉得他说的恳切而且在理,有大道至简的意思。冯鑫的话是对北航的学生说的,对于已经就业的人,一样有参考价值。比如说,很多工作岗位的内容和流程都是既定的,创造空间看起来不大,这个时候怎么去创造呢?

我觉得可以先做第3点,就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复盘,每天/每周/每月复盘,看自己怎样做更省时、省事,无论是对自己,对服务对象,还是对对接人,怎么提高效率怎么来。如果把第3点做好了,其实就是一种创造,因为创造的意义就在于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

工作要一半以上是在创造,也就是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可以被机器所替代的,如果是,那么这份工作是可替代性极强的,必须早作打算,2018年“36岁女高速公路收费员下岗”这条新闻就是最好的例证。

人活一世,就要创造,趁年轻,可劲儿造!

一张图看懂冯鑫的成长路:年轻,折腾就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