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閆湘”。

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有一個社交基本原則,那就是:你什麼都可以跟我談,但是不能提借錢。某天,我一個同事微信上找我,簡單的一句寒暄之後,就要跟我借6000,說是家裡有點事,還保證三個月就還給我。我想著別人家裡有事,也沒多說,直接給他轉賬了。

結果沒想到,半年過去了,他也沒有還錢的意思。我只能假裝發錯微信,答疑就是提醒他:做人要講信用。

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好在他看懂了我的意思,並表示過幾天就會把錢還給我,說實話當時我看得也傻眼了,心想這傢伙還是挺有眼力價呀。

確實過了幾天,這位同事就微信轉賬給我了。我這還算幸運的,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同事借錢不還的情況,去問吧覺得不好意思,不問吧自己心裡又過不去。

大概是大家習慣了使用花唄和信用卡,借錢也就變成了一件很隨意的事情。如果是朋友之間,拒絕也還比較好找理由,同事之間的話就會比較困難,在職場上的話,借錢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一、救急不救難

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借錢這種事情,向來都是救急不救難的。在職場當中,如果是同事出了什麼意外,或者同事的家裡發生了變故,這種需要應急的時候,我們是可以把錢借給同事的。除了這種特殊的情況,不管同事說得再怎麼可憐,我們最好也不要隨便借錢。

之前我們辦公室的阿麗,特別喜歡買東西,花唄加上信用卡,能用的透支額度她都用上了。每個月她的工資,剛剛夠她還最低還款額。有一個月,她因為頻繁遲到,工資被扣了一半。

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到了月底,基本上每個同事的微信,都收到了阿麗借錢的消息。有兩個好心的同事沒忍住,把錢借給她了。結果之後的每個月末,他們都會收到阿麗借錢的消息,如果不借給她的話,她還會在辦公室發脾氣。結果每個月,同事都會借給阿麗一些錢,阿麗從來都沒提過還錢,大家都以為她可能實在是太缺錢了。結果,最近iPhone的最新款一出,她立刻就下了單,還在朋友圈曬了截圖。

二、借了就做好收不回來的打算

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借錢不還已經成了一種主流了,借錢的人活得像大爺,要債的人慫得像孫子。並且你在要債的時候,不能說話太直白,不能語氣太僵硬,否則別人聽得不開心,直接不還錢了。

池子之前說過這樣一個段子:“每次朋友跟我借錢,我都會讓他們把身份證抵押在我這裡,防止他們不還錢。”“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我想念他們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他們的身份證看一看。”

簡簡單單的一個段子,透漏了現在的不良風氣。就算是拿不回自己的身份證,就算是會失去我們這個朋友,他們也不願意還錢。

所以說,如果你一定要往外借錢的話,那麼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筆錢以後就收不回來了。

三、一定要寫借條

同事借6000塊半年不還,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後,他立馬轉賬還了錢

在我還小的時候,大人們之間只要借錢,就一定要寫借條,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無一例外。可是現在這個社會似乎都要談交情:“我們當了這麼多年同事了,還要寫借條?”“咱倆都在一個公司,你怕我不還你錢?”

總之,一提寫借條,大家都會覺得傷感情,久而久之,隨便一句口頭承諾就能借到錢了。借錢變得容易了,要錢就變得困難了起來。很多人都是借了錢就翻臉不認人,仗著自己沒寫借條,直接耍賴。

在借錢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留下書面證明,借條是必須要寫的。

在職場跟同事相處久了,難免會遇到同事跟自己借錢的情況。當同事跟自己借錢的時候,如果理由不是很合理,一定不要借出去,否則就有很大的幾率是要不回來的。如果一定要借的話,正規的借條是必須要寫的,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保障,日後如果同事不還錢,我們也有證據。

你覺得同事之間借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情,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