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二連浩特,中國的正北方的一個邊境口岸城市,與蒙古國的口岸城市扎門烏德只有9公里。過去這幾年,這裡每天馬路上都停放著大量堪稱古董級的越野車嘎斯69,蒙古國一些民眾開著卡車排隊來到中國這個北方城市來購物掃貨。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平均每天有5000多名來自蒙古國的消費者從口岸通關,奔波於各個商場、早市、實體店之間,部分人從這兒再中轉到蒙古國其他城市來賺取利潤。

他們,被稱為“國際倒爺”。

據瞭解,他們一般早晨開始進入中國境內,幫助買家購買商品,之後再於下午閉關前滿載而歸,購買包括中國生產的電器等在內的物美價廉產品,二連浩特也成為蒙古國民眾在中國的一大消費和購物場所。

因為,這裡對蒙古國民享有免籤待遇。

蒙古國內,整體的經濟已經從2016年雪崩一樣災難中逐步恢復,當年貨幣惡性貶值58%,物價飛漲,多數家庭被血洗。

三年過去了,情形沒那麼恐怖,但絕大多數人元氣大傷,購買力匱乏,更麻煩的是,他們急需的很多工業品自己也生產不了,所以,每天二連浩特的5000個倒爺,支撐起很多家庭的生活。

但2016年之前,這個國家被稱為“經濟奇蹟”,就說實際GDP增速吧,2011年是17.3%,2012年是12.3%,2013年11.6%。

經歷過高增長的中國人能理解那種高歌猛進的日子有多爽。才幾年功夫,為啥差別這麼大?還有很多人說“活該”?

蒙古曾經經歷過十年的迅猛增長,只因為......

家裡有礦!

他們只需要把這些地底下的寶貝挖出來往外賣,錢多的花也花不完。

簡單說,這個國家基本是躺在礦車上睡覺,目前已發現80 多種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多數品位較高。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事實上,“鄰居之難”由來已久。在援助蒙古國的問題上,中國的表現顯然是最為慷慨的。對於蒙古國,中國曾多次不計前嫌出手相助。

他們的最大買家就是隔壁的中國,當時中國先是大規模的工業化,然後又大規模城鎮化,對各種礦產需求量有增無減,這給蒙古帶來了一個巨大的紅利期。

於是,蒙古的支柱產業迅速從畜牧業變成了採礦業,出口額佔蒙古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0%以上,終於在2010-2012年,蒙古經濟走上了新的巔峰,當時中國已經啟動4萬億計劃,基建全面拉動了煤炭鋼鐵有色的需求,從蒙古購買的礦產總量再次暴增。

2011年,當時正值大宗商品牛市。

今天的蒙古國,國土面積157萬平方公里,人口300多萬,對比中國還不如一個地級市人口多。

好在蒙古國有著令人眼饞的豐富礦產資源。其礦產品資源覆蓋了蒙古國土的30%,尤其是煤、銅、鉬、鈾等重要的戰略資源。

所以,蒙古國也像沙特一樣極度依靠出賣資源生存,但礦產資源不是石油,世界很多國家都有豐富礦產,所以難以賣出較高的價格,同時也受到世界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大家紛紛認為,這個內陸國家將成為新的迪拜。

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這話小對個人、大對國家都有點道理。

縱觀近現代史,資源輸出國都有一個陷阱在等著他:賣礦/油/氣能掙錢的階段,沒有及時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沒有發展工業產業鏈,產業結構單一,競爭力缺失,導致豐富的資源最後成為一種詛咒。

在經歷了價格暴跌後,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並沒有為蒙古帶來經濟的騰飛。

今日的蒙古仍舊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論經濟總量只有咱們中國內蒙的1/26。

從2014年開始,出於對環保、產能的種種考慮,中國對於礦產資源的需求少了很多,當時全球能源價格也一落千丈,可以說幾乎所有依靠出賣資源為生的國家,都在這兩年裡陷入了困境。

2016年,蒙古經濟接近崩盤,貨幣大幅貶值,利率一度提高到15%,然而還是擋不住外資繼續撤離。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最慘的時候,軍隊和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當時蒙古的外匯儲備僅剩11億美元,但負債有230億美元債務,相當於蒙古當年GDP的280%,早已超過65%的警戒值數倍。

據蒙古國央行3月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該國外債總額又增長了7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

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22年將再增加1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償還利息支出。

2017年初,蒙古國銀行需要償付價值5.8億美元債務,但已經拿不出錢來了。

為了幫助還債,於是他們學習日本和韓國,號召民眾捐贈幫助國家度過危機。

蒙古著名經濟學家布烏克呼烏呼籲全國捐款,他個人率先捐贈了1千萬圖格里克(約4千美元)、10匹馬以及1個金戒指。

但這顯然還不夠,他又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了慈善基金的成立,並呼籲蒙古國民眾甚至開始捐獻自己的現金、珠寶、黃金,還有馬匹。只要值錢的都行,小到8歲,大到80,都拉到了計劃裡。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眾籌還債肯定不靠譜,從2017年開始,蒙古國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多國向其提供的救助包,其中由中國承擔的部分超三分之一,約合人民幣140億元。

該國2018年從國際銀行和金融組織以及捐助國獲得了7.28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獲得8.36億美元的援助

近二年在中國的幫助下,2019年第一季度,蒙古國的GDP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長8.6%,而這一增速在2018年世界第一GDP增速的面前也毫不遜色,穩穩的世界第一。

其實,蒙古落到這個境地,不光全是經濟週期波動導致的,他們自己的政策也有不小的問題。

從1990年開始,蒙古推行經濟轉型,外國人肯定不願意去他那養馬,都希望去挖礦,於是,蒙古先後頒佈了涉及礦業的《蒙古國外國投資法》和《蒙古國礦產法》,給予企業相當大幅度的優惠政策規定任何國籍的法人、自然人都可以申領礦產證並可轉讓和抵押。

在這個大利好的刺激下,大批資本雪片樣湧入礦業領域。

這些人錢還沒掙到手,民怨沸騰,行走在烏蘭巴托的街頭,會見到一些私家車的車尾,貼有這樣的標語:“決不允許外國人拿走我們的資源”

最嚴重的時期,街頭甚至出現很多戴納粹標誌的年輕人。

政府中的鷹派也附和這種意見,認為這將造成蒙古國家財產的流失。於是2012年,突然出臺了《限制外國投資法》,在一些礦產領域不接受外資投資,甚至已簽訂的合同都不允許履行。

之後制定大呼拉爾《戰略領域外國投資協調法》,把採礦和金融通訊幾個行業對中國投資商開放的大門完全關閉。

沒法幹了,三年內,有85%的外國投資者撤離了蒙古。

其實早在法令頒佈之前,他們就曾拿中國企業開刀。2011年的時候,中國神華中標塔本陶勒蓋煤礦(Tavan Tolgoi,簡稱TT礦),TT礦總價值預計超過3000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完全開發的最大露天焦煤礦之一,品質十分優良。

標是中了,然後,蒙古政府就反悔不認了。重來。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陶勒蓋煤礦地理示意圖)

2014年,神華再度中標,但折騰來折騰去就是過不了戶,神華為此花了小兩百億修了兩條鐵路,這麼一來,只能等著了,到現在,TT礦的歸屬還沒有定奪。

除此之外,蒙古政府還要收回400餘家非國有礦產,全是外國企業投資勘探挖掘的,裡面很多中國企業,所以他們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蒙古國礦產資源及其豐富!

蒙古國地處亞洲大陸的心臟和亞歐板塊腹地,由於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地區年輕岩層和“微板塊”岩心的增積,蒙古地質活動很大程度在古生代已經得到發育,基本上在中生代時期終止。

蒙古國中部和南部的地質構造主要是由於海西期造成的變形和結晶形成,主要地質成分為原生代和下古生代岩石組成的圖瓦岩層和包括二疊紀到侏羅紀侵入岩。東部地質構造主要形成於後二疊紀期,地質成分主要是非造山侵入岩體(主要是鹼性),沿深外殼斷口的新生代玄武岩在局部出現。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銅:蒙古國銅的儲量豐富,初步探明的儲量為20億多噸,居亞洲第一,主要分佈在北部的額爾登特、南部的南戈壁省,大都集中在三條由東向西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構造火山岩帶中,由此形成三條由東向西的銅(鉬)礦帶,分別稱之為北蒙古帶、中蒙古帶、南蒙古帶。目前,在北蒙古帶有已開採的額爾登特斑岩型銅礦是蒙古最大的銅礦。一處是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在南蒙古帶探明的東戈壁省滿都胡縣境內的查干蘇布日嘎大型斑岩銅(鉬)礦(儲量相當於額爾登特銅礦);另一處是2001年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投資勘探,在南戈壁省汗博格達縣境內的奧尤陶勒蓋地區發現的特大型銅礦,該礦距中蒙邊境甘其毛道口岸100公里,探明儲量為7.5億噸,比額爾登特銅礦大二倍。額爾登特銅鉬礦為蒙古國目前開採最成熟的礦床,該礦系原蘇聯1978年援建,屬俄蒙合資企業,蒙古國股份佔51%,俄羅斯股份佔49%。該礦為露天開採礦,每層採深15米,整個礦體厚度為200米,年採礦能力為400萬噸。該礦現有職工6000餘人,有近1000臺生產用的電腦,各生產工序基本由電腦控制,年產銅精粉45萬噸、鉬精粉4000噸左右。

黃金:

蒙古國已發現含金礦區300多處,初步探明儲量3400噸,主要分佈在蒙古北部、中部和與我國接壤的巴彥洪戈爾等省。現已開採或準備開採的有50處,分佈在16條金成礦帶中。蒙古國的金礦分為脈金礦、沙金礦和斑岩礦。主要產金區位於中央省扎瑪爾地區(烏蘭巴托西北280公里)、中央省色爾格林縣(烏蘭巴托東南70—100公里),以及距烏蘭巴托700多公里的保辦脈金礦、塔布特脈搏金礦、布木巴特脈金礦等。近幾年來,蒙古國掀起了“淘金熱”,到2005年,蒙古國已經有120多家採金企業。據蒙古國相關部門統計,2000年蒙古國採金13.5噸,2001年為12噸,2002年為10.9噸,2003年為10.1噸,2004年達到18.6噸。蒙古國最大的採金企業為俄羅斯獨資的“金色東方-蒙古黃金公司”,其年採金量佔蒙古國年採金總量的34%,其次是蒙古與俄羅斯合資的“純金”黃金公司,其年採金量佔蒙古國年採金量的13.1%,第三位是蒙古俄羅斯合資的“嘎楚爾特”黃金公司,其年採金量佔蒙古國年採金量的7.9%。這3家公司開採的黃金佔蒙古年採總量的55%。雖然私營企業資金雄厚,但由於技術設備落後,有30%—50%的細金被流失,如果這些企業技術設備得到改善,蒙古國的黃金年產量可達50噸左右。

煤:煤是蒙古國最豐富的資源之一,全國各地均有分佈。蒙古國東部地區的煤質優良、煤層厚、儲量多。阿爾泰地區以石炭紀形成的煤為主,其所生產的煤2/3用於電廠發電。南方以二疊紀的煤為主,北方以侏羅紀的煤為主。目前,蒙古國共發現煤礦床250處,初步探明儲量約500-1520億噸。現在,蒙古國煤的開採總量不到500萬噸。蒙古國已開採的煤礦主要有巴嘎諾爾煤礦(位於烏蘭巴托東125公里),設計年產能力600萬噸,該礦煤的熱值為3900卡/公斤;沙林格爾煤礦(位於烏蘭巴托北240公里),已探明儲量為20億噸,煤的發熱值為3900卡/公斤;中戈壁的新烏蘇煤礦(位於烏蘭巴托南240公里),年產原煤240萬噸,煤的發熱值為2800—3200卡/公斤。蒙古國最大未開採的煤礦位於南戈壁省塔本陶勒蓋煤田,生產潛力為50億噸,其中15億噸為煉焦煤,35億噸為蒸汽鍋爐用煤,煤的發熱值為5000——5500卡/公斤,煤層埋深16米,厚度為3—30米,該煤田距鐵路的最近距離為400公里。另外,那林蘇海圖煤田儲量為16.7億噸,塔翁陶蓋煤礦儲量為60億噸,巴音朝克圖煤礦儲量為12億噸。

鐵:蒙古有300多個鐵礦礦點,初步探明儲量20億噸。鐵礦資源可劃分為三大成礦區、五大成礦帶,其中以東蒙古地區北部地塊內的鐵礦化最為重要。靠近鐵路沿線主要有7個礦區:位於烏蘭巴托北部240公里達爾罕地區的圖木爾陶勒蓋、特木爾臺、巴彥高勒等3個礦區和位於烏蘭巴托西南300公里寶日溫都爾地區的額仁、紅格爾、都爾烏仁、巴日根勒特等4個礦區。上述7個礦區合計地質儲量為7.3億噸。達爾罕地區3個礦區礦石儲量合計為5.1億噸。其中,工業儲量為1.5億噸;含鐵平均品位是51—54.5%。寶日溫都爾礦區總儲量約2.2億噸,含鐵平均品位35—42%,均為磁鐵礦床,雖經選礦燒結試驗表明,鐵回收率80%以上。礦石中雖含硫高達3%以上,但經選礦燒結後,完全可以降低到冶煉標準。另外,該礦區礦石中不均勻地含有鉀、鈉雜質,需要在選礦試驗中採用適當工藝處理。該礦區礦石中不含氟。

鈾:據初步勘測,蒙古國鈾儲量約140萬噸左右,居世界前十位。早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就在蒙古東方省勘探發現了道爾鬧德、瑪爾代河、內木日、古爾班布拉格等6個有開採價值的鈾礦。1982年,在蘇聯的援助下,蒙古國建成了年產200萬噸鈾礦石的礦廠,1989年—1995年,蒙古國將採掘的鈾礦石通過鐵路運到俄羅斯赤塔州

化工廠進行加工。1995年,由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聯合成立了“中亞鈾礦”公司。2003年,蒙古國、俄羅斯、美國就三方合作開發鈾礦的可能性進行了深入探討。目前,蒙古國的鈾礦基本處於停採狀態。

銀:蒙古國有兩處重要的銀礦,一處是阿斯格特,另一處是孟根溫都爾。阿斯格特銀礦位於蒙古阿爾泰山北側,高度為2700—3100米,距最近的城鎮烏列蓋約170公里。該銀礦地帶長度為1.5—12公里,厚度為5—8米,深度為400—500米,初步探明儲量為2480萬噸。孟根溫都爾礦區位於烏蘭巴托東南310公里,距巴嘎諾爾煤礦及火車站200公里,距畢日和螢石礦90公里,該礦區每噸礦石平均含銀量為70克。

磷礦:據蒙古國地質專家考察,蒙古國磷礦探明儲量60億噸,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五。蒙古北部庫蘇泊盆地中有31個磷礦床(點),其中,有8個較大的礦床,分別是庫蘇古爾、布倫汗、察干諾爾、塔巴音諾爾、烏列音達巴、阿拉航斯可、貝爾希姆烏拉、哈爾馬因。

螢石:蒙古國有60多個螢石礦床,其儲量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產量居世界第4位,主要分佈在肯特省寶日溫都爾和東戈壁省、南戈壁省。目前,蒙古有20多家螢石採礦企業,其中最大螢石礦——色爾溫都螢石礦,儲量為1500萬噸,年產50萬噸螢石,可開採30年。開採的螢石主要銷往俄羅斯和烏克蘭。

鉛鋅礦:蒙古國鉛鋅礦分佈很廣,已知的幾個大、中型礦床均分佈在蒙古國東部。查夫鉛鋅銀礦位於喬巴山市東北120公里,距中蒙邊境線不遠,屬裂隙控制的碳酸鹽脈型。該礦共查明有10條礦脈,已勘測的只有2條。初步探明儲量167萬噸(以鉛為主),鉛鋅含量很高,平均品位8.2%。烏蘭鉛鋅礦床位於查夫礦床西部,為火山管道(爆破)型,管道直徑500-600米,礦石品位3%,含礦管道在800米深度礦化不減弱,管道直亦不變化。

錫礦:蒙古國錫礦以砂錫礦為主。烏蘭巴托附近40-60公里範圍有幾十處錫礦點。另外,在烏蘭巴托西北及南部的中蒙邊境附近亦有砂錫礦。蒙古國中部的慕什吉乎達赫和南部邊境的阿伍吉崗都有碳酸鹽類型的磷灰石磁鐵礦型,在蒙古阿爾泰地區發為鹼性岩型稀土礦,尚未開採。汞礦在蒙古國分佈亦相當普遍。

石油:蒙古國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其南部和東部的東方省、東戈壁省、中央省等地區,據蒙方新聞媒體報道,蒙古現有22個油田,初步估算儲量達60—80億桶,與中國接壤的東、南、西部地區就有13個比較大的石油盆地,儲量約30億桶以上,僅東方省塔木察寶魯地區儲量就有15億噸,東戈壁省東巴彥儲量為7億多噸。

蒙古境內有倒賣礦權生意,主要手段有兩種:

● 一是向蒙政府申請礦權,然後高價轉手;

● 二是從私人手中購買礦權,進行勘探,補充一些資料後再高價賣出。

曾經有一個鉬礦,第一次被買下來的時候才5000萬,買主企業經過勘探補充了一些資料後賣給了另一家中資企業,價格就翻了一倍。

蒙古政府收回礦產的做法,使得所有投資都存在不確定性,所以乾脆不玩了。

但是蒙古把礦收回去也只是賣賣賣,依賴中俄日韓進口,快錢掙的太容易,誰還費勁搞什麼工廠,所以蒙古和以前的俄羅斯有點類似,輕工產品、生活必須品匱乏。

而且,這種倒買倒賣的模式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貧富分化嚴重。

很多人對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印象還是大草原,其實人家很現代: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街頭也能見到各種豪車: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烏蘭巴托有300多家酒吧,另外還有迪斯科舞廳、夜總會、啤酒屋等,每晚燈火通明,主要都是礦主老闆們和政府官員光顧。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但城市外的周邊區域,卻滿是生活貧苦的牧民和礦工,去過的人感慨,彷彿穿越看到了成吉思汗的子民。

“家裡有礦”也完蛋!這裡全民捐黃金、馬匹還債,有人說“活該”

底層的日子則越來越苦。

物資短缺、物價昂貴,民眾不得不尋找求新的購物渠道來保障日常生活,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蒙古民眾分別使用火車和汽車兩種運輸方式,到達靠近邊境的通商口岸,採購中國商品,然後運回國。

這也帶火了緊挨著二連浩特的蒙古城市扎門烏德,這裡號稱蒙古的“小香港”,進出口量佔蒙古國外貿貨物運輸總進口量的80%及總出口量的35%左右。

蒙古國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蒙古國2018年GDP實際增速達到了6.9%,GDP約為130億美元。

同時,外匯儲備也由2017年的11億美元增長到了32億美元,雖然遠不及該國經濟高峰時期(17%)的數據表現,但蒙古國經濟最終還是看到了希望。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需求增加,礦產品出口收入增加,幫助蒙古經濟表現好於預期,同時,亞洲開發銀行將蒙古經濟的增長前景從2019年的4.3%上調至2019年的6.1%。雖然新一季的GDP增速達到了6.5%,但因為缺少更有力度的振興措施,未來依然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