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變油”到“水變氫”從來都只是個笑話

11月18日,# 青年汽車正式破產 # 登上熱搜,"水變氫"再度在網上引發熱議。

青年汽車研發出一款“喝水就能跑”的新能源汽車,不充電只需加水,就能續航超過500公里,轎車甚至可以超過1000公里。

從“水變油”到“水變氫”從來都只是個笑話

“水變氫”的秘密

青年汽車集團最初的宣傳口徑是,技術人員在水中加入一種絕密“催化劑”,這種催化劑能讓水變成氫氣帶動發動機循環使用。

常識告訴我們,僅僅使用水和催化劑不可能完成化學反應制出氫氣,只能通過鋁粉與水在催化劑的幫助下進行反應,產生氫氧化鋁和氫氣。

輿論的壓力下,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自知這一說法站不住腳,轉而聲稱水氫燃料車經過絕密“催化劑”能讓水轉化濃度達99.99%氫氣,再通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驅動汽車。

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氫氣燃燒釋放的能量,與水制氫投入的能量損耗相比,後者明顯高於前者,催化劑只是改變反應速度,並不能減少中間的能量耗損。況且一邊制氫一邊發電極不穩定,如果在顛簸中出現漏氣,隨時會發生爆炸。

從“水變油”到“水變氫”從來都只是個笑話

有人很好奇,如此神奇的絕密“催化劑”到底是什麼?

經過記者多方取證調查發現,青年汽車手裡的絕密“催化劑”不過是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研發的“高活性微納米Al-Ga-In-Bi2O3-SnCl2材料”,青年集團的專利就是從他手上授權的,使用期限為4年。

降低氫能源的成本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董仕節團隊幾項專利就輕鬆解決了?

眼看著青年汽車這邊無法自圓其說,南陽市政府也迅速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當地工信局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馬上改口:“項目仍處於研發人員驗證階段,並未正式生產,也未經過工信等相關部門驗收。”

但龐青年不這麼認為,在被政府要求說明情況時仍堅定的表示:“水氫燃料車技術已成熟,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

從“水變油”到“水變氫”從來都只是個笑話

水氫發動機南陽下線

2019年5月23日,河南南陽市委機關報《南陽日報》頭版發佈“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的新聞,同時該新聞還登上了當晚播出的《南陽新聞聯播》。

據介紹,該車不用加註任何燃料也不用充電,唯一的消耗就是水,不但環保節能,續航能力也強,一次加水續航里程能超過500公里。一時全國震驚,不少媒體質疑,是又一起“水變油”騙局。

隨後,青年汽車對外解釋稱,這種汽車之所以能只加水就能開動,其最大秘密在於車內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水輕鬆轉換成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

青年汽車宣稱的新能源技術為公司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今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佈的《關於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顯示,青年汽車獲得約1.18億元的補貼。

青年汽車被處罰原因是,金華青年汽車公司2014年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於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

青年汽車集團想要再獲得大筆新能源補貼已不現實。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減少,導致國內新能源汽車在7月首次出現負增長,9月更是大降34.2%。

從“水變油”到“水變氫”從來都只是個笑話

超20次被列老賴名單

根據石嘴山市國資委2013年4月12日文件顯示,浙江青年汽車派駐人員從石嘴山國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馬科技)划走資金高達3.5億元。

當地調查發現,在掏空國馬科技同時,配套給浙江青年汽車的五處露頭煤礦生態治理工程也被轉賣。四家煤礦轉賣協議顯示,甘泥溝3.2億元,黑灣子1.3億元,李家溝1.82億元,驢子溝5000萬元。浙江青年汽車通過煤礦合計套現高達10億元。

據鄂爾多斯政府介紹,龐青年以收購薩博汽車成功並在鄂爾多斯投產為條件,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簽訂協議。青年汽車承諾在鄂爾多斯投資蓮花乘用車,計劃投資90億元,計劃總共年銷售548億元,利稅200多億元。

但在收購尚未成功之前,青年汽車即將煤炭指標轉手賣予億佳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佳合公司”),並收取2億元人民幣定金。

2011年11月5日,青年汽車收購薩博汽車亦宣告失敗。12月19日,薩博汽車在瑞典維納什堡法院破產申請被批准。

鄂爾多斯方面以詐騙罪報案並獲得立案。此後,龐青年則四處寫信控告警方插手經濟案件。最後龐青年主動提出“返還定金”以謀求解決問題。

龐青年在泰安、連雲港、六盤水等多地的項目基本處於停產、爛尾狀態。

青年汽車集團和龐青年多次被告上法庭。雷達財經統計發現,青年汽車集團涉及105項目訴訟,25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龐青年也超過20次被列為老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